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诗句自然清淡,绘声绘色,静中有动,托物寄情,韵味无穷。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萧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欹,玉搔斜,酒初醒。 
向晚风斗转,场上稻已芽。问雨何薄相,偏来戏吾家。
蟋蟀床下吟,络纬林中誇。戒寒谓稍疏,行矣逢此嗟。
渔家子,起沔阳,夥颐沉沉称汉王。橹箱连锁棚走马,乘潮东向吞天下。
奈何雁汊烧羊反间行,坏汝万里之长城。铁挝击碎寿辉首,义帝沉江战且走。
饿鸮一声摩天风,目睛突出箭血红。相士贵墓术不验,沙岸雨立朝班空。
虎斗龙争几朝暮,若翁业渔尚如故。不识门前拥彗迎,不逢俎上分羹怒。
呜呼载尸安用镂金床,比之溺器七宝装,龙凤鞍帕真珠光。
刘鋹孟昶汰已甚,与乱同事罔不亡。
我生几见当头月,但论性情不论迹。当筵忽惊主人诗,累世频沾君子泽。
我欲穷途哭嗣宗,相知岂分南北宅。兴来诗酒且追陪,莫问焦头与烂额。
今年太岁值丙寅,生气虎虎寻诗伯。银花齐放上元红,寸铁不持鏖战白。
天生贤宰作主盟,保护风雅同保赤。回视濂溪清复清,仙才飙举奋六翮。
陈思八斗旧知名,绛县甲子尊前席。文如燕许笔如椽,座有纪群声有力。
其他盟侣俱觥觥,绣凤描鸾侈雕刻。愧我庄荒骥尾随,爨馀未解唐音格。
一诗一酒气相投,三沐三薰心则获。转眼春光二月天,主盟贤宰徵嘉客。
寸怀得失古今同,斗醑催将篇什百。闻有东山继起英,想望夷犹不忍释。
世间安得素心俦,到此聊以数晨夕。昨夜桃花开满林,春来江水增千尺。
此时此地小勾留,匹夫自有兴亡责。纷纷我笑热中人,底事以心作形役。
三月二日春增华,泛舟也到王珣家。山中碧泉似?醁,岩下绿草如袈裟。
荒坟无人见白虎,新城有树啼青鸦。居中老禅不得会,空索剑池同煮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