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 / 过青溪水作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磐石 一作:盘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
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
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山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
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我的心一向悠闲,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
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注释
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义。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声:溪水声。色:山色。
漾漾:水波动荡。菱荇(língxìng):泛指水草。
葭(jiā)苇:泛指芦苇。“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素:一向。闲:悠闲淡泊
澹(dàn):恬静安然。澹:溪水澄澈平静。
磐石:大石。
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已:结束。

赏析

  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诗句自然清淡,绘声绘色,静中有动,托物寄情,韵味无穷。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一说此诗作于王维入蜀途中。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王维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也说那里的山路“危径几万转”,可与此诗的“随山将万转”对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花县弹琴暇,樵风载酒时。山含秋色近,鸟度夕阳迟。
出没凫成浪,蒙笼竹亚枝。云峰逐人意,来去解相随。
始吾尚幼学弄笔,群儿争诵公初文。
嗟我今年已白发,公初相见犹埃尘。
传家尚喜有二子,始知灵珠出淮滨。
去年束书来上国,欲以文字惊众人。
驽骀群马敛足避,天衢让路先骐驎。
尚书礼部奏高第,敛衣襆砚趋严宸。
曈曈春日转黄伞,蔼蔼赋笔摛青云。
我时寓直殿庐外,众中迎子笑以忻。
明朝失意落入後,我为沮气羞出门。
得官高要几千里,犹幸海远无恶氛。
英英帝圃多鸾凰,上下羽翼何缤纷。
期子当呼丹山凤,为瑞相与来及群。
南宫官舍苦萧条,常忆群居接◇寮。
古屋醉吟灯艳艳,画廊愁听雨萧萧。
残春共约无虚掷,一岁那知忽复锁。
顾我心情又非昨,祗思相伴老渔樵。
冷淡庭梅俨玉颜,孤高翠竹耸修鬟。
如何富贵天然质,犹欲寻盟二友间。

汉皇靖宇内,六合承统御。万乘还沛中,龙旗翼銮辂。

兴情侧微曰,张筵会亲故。酒酣歌大风,气势排云雾。

往绩示殊伟,丕图怀永固。众起称万寿,弘哉帝王度。

宽仁运乾刚,四百隆鸿祚。至今千载馀,光华垂竹素。

崇台面河曲,穹碑倚烟树。我来属秋杪,维舟久瞻顾。

矫首芒砀云,澹澹青空曙。

岩上横生脉,平林一里溪。
众船寒渡集,高寺远山齐。
残磬吹风断,眠禽压竹低。
自嫌昏黑至,难认壁间题。

古月天不收,敌君三万秋。天孙弄明镜,光涌云间流。

忆昔放逐江南州,金陵女儿歌棹讴。草裹乌纱巾,散著紫绮裘。

酒酣把玉笛,直欲扪参历井、骑斗牛。醉中呼儿摇双舟,吾欲乘流下石头。

起来茫茫视八极,万里只有元丹丘。丹丘子,游人间,风尘何为往复还。

玉华山人近招我,九日朝帝苍梧山。

京华冲雪路频经,待得归来岁欲更。烟锁荒村残日落,天低石栈冻云平。

愁魂摇乱寒镫影,旅梦惊回爆竹声。为祝高堂休怅望,征人已在第三程。

迷者似河沙。想世间、学者如麻。万中敬信无一悟,观今视古,浮生浊梦,个个都差。达了莫矜夸。访洞天、闲卧烟霞。他年归去方知得,瑶台阆苑,神仙乐处,四序仙花。

金卮湿花露,罗袖留春云。冶容月同皎,微词人莫闻。

雨夜宿山斋,夜深雨声息。石室含馀清,风枝堕残滴。

陈侯招我古寺行,破椽老瓦烦支撑。
丹青巨壁置庑下,大士五髻彯华缨。
旁风上雨尘土集,意象落莫无光晶。
近前谛视乃名笔,妙处不减本与琼。
惜哉此地非所托,走卒嘈杂儿童轻。
西邻塔庙颇雄伟,弥天老惠新主盟。
撞钟击鼓饭千指,分坐岂无三尺楹。
何人堪作不请友,参谋行解俱圆明。
从容试以语二士,曰此甚易非难成。
便从游戏出三昧,各借一臂相扶擎。
腾空似赴远公约,散花如入维摩城。
都人改观香火肃,雨泪膜拜争投诚。
主人更在好看客,永为道伴终生平。
莫言有我不须你,留取眉毛遮眼睛。

一湖冻玻璃,月夺雪色白。照天八百里,岳气混溟泽。

蛟龙蛰冬穷,那敢吞素壁。众阴呀然开,冰骨几欲坼。

森森古东州,万物谢雕画。木叶风以尽,荒岸送萧槭。

我来始秋䖅,荷苇删所积。颠倒南山影,屈注济水脉。

谓是矜乍见,莫便穷姽婳。兹焉卜三年,临湖住官宅。

半奁青铜镜,早晚鉴几席。红情伫花溪,绿意及柳陌。

美景宜可常,岁寒倍相惜。近旬雪弥天,呼月来咫尺。

空明互激射,清濯肝与膈。翻笑湖主人,拉为看湖客。

君子有酒浆,并坐乐今夕。齐菘嫩甲剪,汶鱼细鳞擘。

杯行勿逡巡,一举轰系百。三更殷钟鼓,衣袂冷侵迫。

策我羸马归,回首湖不隔。佳境托邂逅,古怀话畴昔。

明晨约登楼,看此雪中迹。

吏部瓮閒眠,先生窗下卧。夜偷绿醑饮,昼喜清风过。

人为清风快于酒,摆落烦襟洗尘垢。吾知醉寝胜闲睡,可以寄天真兮忘世累。

沟渎超江汉,幕席视天地。蝴蝶不知缘变化,黄粱未熟虚营利。

从来闲处得闲乐,何者功成与名遂。陇西夫子称世贤,世家自是酒中仙。

作亭占得松陵地,东坡名之为醉眠。醉复眠兮眠复醉,颐养邹轲浩然气。

贤人为浊圣人清,昏昏梦寐都忘形。花影满身犹未觉,竹风吹面不知醒。

忆昔乐天贪醉吟,吟哦未免劳其心。不如醉睡了无事,其乐陶陶得趣深。

我身走尘埃,羁鞅殊未息。有所思兮在高轩,欲往从之路艰塞。

无缘一榻同醉眠,空秃千毫挥醉笔。

灯前夜夜金钱卜,细数行人。梦绕离亭。水驿烟村第几程。

年来惯是轻离别。坠雨零星。寥落诗魂。只剩当时月一痕。

我爱山中坐,白云来无时。垂天自霭霭,归山亦徐徐。

青松千岁姿,天矫干霄枝。舍此下栖鸟,营营竟安之?

超然无怀世,日夕心刘怡。

乾坤虽有作,太平本无象。
赫日正中天,去却修罗掌。
宽用工,急著限。
是也划,非也划。
顶{左宁右页}忽然突出眼,圈圈圞圞,
一似古殿里壁角落头破灯盏。者老和尚,
元无所向。一味麻皮头,
做出万般样。我也无端被伊葛藤一上,
惭愧椿子倒了也。衔怨衔恩,
含悲合笑,烧一炷香供养。
滔滔法海,清浊混流。
湛湛禅河,鱼龙变化。
杳杳无涯际,澄澄彻底寒。
短棹孤舟,徒夸好手。
长竿画舫,方称男儿。
风浪揿天,云雷匝界。
丝纶便掷,不顾危亡。
灵鳌锦尾上钩来,跛鳌盲龟随浪去。
满船装载,月渚芦湾。
共乐升平,同歌道泰。
从前祖业,岂假外求。
截流到岸之人,且道是何面目。
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

王谢风流自一时,长干古巷记乌衣。寻常百姓几番换,那有当年燕子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