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元代·佚名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贴着金子的菩萨脸上细细刮金:在没有中找有。从鹌鹑的喉囊里找豌豆,从鹭鸶的腿上劈些精肉,从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亏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注释

正宫:宫调名。正宫是元曲常用的宫调,十二宫调之一。醉太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入“正宫”,亦入“仙吕”“中吕”。首二句须对仗,五、六、七句鼎足对。

夺泥燕口:从燕子口里夺泥。

削铁针头:从针头上削铁。

刮金佛面:从佛像面上刮金。

鹌(ān)鹑(chún):鸟名,头尾短,状如小鸡。也叫“鹑”。嗉(sù):鸟类食囊。

鹭(lù)鸶(sī):水鸟名,腿长而细瘦,栖沼泽中,捕食鱼类。又称白鹭。劈:用刀刮。精肉:瘦肉。

刳(kū):剖、挖、刮。

老先生:本称极尊者,这里用来讽刺官僚、地主。

赏析

  这首小令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和一系列的巧妙比喻,淋漓尽致地嘲讽了世上那些贪婪成性的猥琐人物。

  起首三句,在三个分述和一个总括中,无一字言“贪”,而贪者形象自然跃然纸上。“夺泥燕口”:春天燕子筑巢的时候,是靠着小小的嘴一口一口地衔来泥巴、树枝、羽毛等,一点一点地堆垛起来。一口泥,大约只有人的小指头蛋大小。一只巢,也不知道需要燕子风里雨里飞多少个来回才能筑好。可是这个人却丝毫不怜恤这小小生灵生存的艰辛,不嫌弃它们口里那一点点泥的微不足道,硬是从它们口里夺下一口口泥来!“削铁针头”:其实别说针尖,就是一棵针掉在地上,人们也得摸索半天才能找到。可是这个人硬是能从针头上削下一块铁来拿走!“刮金佛面细搜求”:佛教寺庙里的佛像大多是泥塑或铜雕,表面局部或全身镀金。佛既是彻底悟道者,又是能救济诸难普度众生,是佛教中的膜拜对象。然而,在这个人眼里,佛像完全没有了这种神圣的意义,其所有的价值只在于佛面上那一层薄薄的镀金。他可以全然不顾对佛的冒犯与亵渎,只专心于用刀小心地刮下佛面薄薄的金层。

  接下来“无中觅有”一句是对前三句的总括:“无”是一般人眼中的无,“有”是这个人寻觅到的有。他总能在别人都不会注意到的地方找到“可揩之油”“可拔之毛”,让人无法不佩服其眼光的精到敏锐。

  五六七句用三个逐步深入的意象,继续挖掘贪者之心:对一切可以捞一把的事物,从不轻易放过。鹌鹑吞到嗉里的豌豆,他要掏出;鹭鸶细长腿上,他要劈下精肉;蚊子小肚内,他要刮出脂油。这一系列艺术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鲜明地突出了“贪小利者”的本质。

  结句精警,抨击有力。所谓“老先生”者,实指元代的各级官吏,本称极尊者。这里却有的尽是讽刺,反话正说,干净利索却又幽默有力,极富戏剧性。让人惊讶到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整首小令,显言直说,明白如话,却又潜藏着精心的艺术加工,巧妙运用了夸张和博喻手法,是一首以俗为雅,俗而有趣的俳谑曲中的上乘之作。作者将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六种事物罗列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妙的讽刺效果。正因作者是板起面孔、正经八百地将这些事物罗列在一起,所以才具有了不攻自破的荒唐特点;但动词“夺”“削”“寻”“劈”“刳”的选择、运用和六种比喻排列的工整,以及口语的通俗得体,又显出作者造的苦心经营。遣词造句是经过精心挑选、安排的,然而它给人的整体感却是平白浅近的。它更像一首民谣,于嬉笑怒骂间对当时贪婪无度、黩货病民的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揭露和抨击,生动形象,入木三分,讽刺效果非常强烈。

创作背景

  此曲流行于元代,为讽世讥时之作。元代朝廷不给地方官吏发放俸禄,因而掠夺百姓的财富便成了大小官吏谋钱发财的必然途径。此曲正是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猜你喜欢
洛阳三见牡丹月,春醉往往眠人家。
扬州一遇芍药时,夜饮不觉生朝霞。
天下名花惟有此,樽前乐事更无加。
如今白首春风里,病眼何须厌黑花。

腥风暂说静鲛潭,石首新尝到草庵。常味番令食指动,病身未觉水鲜甘。

试和芹子心仍在,欲荐椿庭恨岂堪。莫谓有无关口腹,安危消息系江南。

忆昨同醉长安之酒楼,少年十辈君不浮。忆昨同跨郊坰之骏马,偕游七人君最雅。

君才岂比凡少年,我意雅欲追前贤。长安城中与君友,五度碧月联吟肩。

我交于世皆苍老,朱贾沦亡益悲悼。吾曹缓急须托身,讵敢相轻此年少。

我感古人志行超,虽未绝交能寡交。身今纵贱有殊禀,冀与一世回轻爂。

十年此志不暂忘,世人不知谓我狂。乡闾益复盛嘲毁,并以余论加孙郎。

畏谗一室居疑蛰,昨者孙郎有书及。我谋于众谢不敏,君独不辞乎燥湿。

亦知人生饶缓急,难尔少年尤独立。朱门纨绮艳障天,独出英英矫余习。

吾侪快意得一朋,如入玉陛升金门。急持一书报远人,谓此年少非常伦。

离风昨风吹原野,花叶纷披已成夏。交君未久别念侵,独持一杯与论心。

酒楼花开三面阴,马蹄浮红五尺深。燕秦十年游,近始抵乡土。

晏公祠外箫鼓喧,竞渡来看日端午。离程关陇复数千,南瞻无家有墓田。

桑根草堂富经史,举半赠子穷雕镌。识君不嫌迟,别君不嫌早。

读书溪南柳阴好,新妇窗前月痕皎。人生聚散殊草草,君不见,百回相思令人老。

儿曹耳语。借问何处去。家在翠微深处住。生计一犁春雨。
客中且恁浮游。莫将事挂心头。纵使人生满百,算来更几春秋。

辣鼻作犀向月卬,便唧鼻涕天尺长。十卬九低头作鹭,才能一嚏噀作雾。

积年糟蛊烂人肠,霎从毛孔走大荒,一战笑受糟酋降。

伯伦无妇堪诒左,谁持五斗来贺我。战捷知真却病不,兴败少渠真不可。

西国葡萄那得来,吾卿豆酝逐家堆。黄公握曲千年返,卓氏当垆百店开。

新涡放水荷花白,旧栈溅珠黄琥珀。个个鼾闻忉利天,人人梦到华胥国。

华胥国,餐?醁。生无欢,死无哭。孟公紫菘赛黄独,绿台大拇抽肥玉。

一浇一段鲁微生,闭在春瓷饷醉人。一嚼一嚏醉辄醒,醒来却苦多烦恼,醒固不恶醉亦好。

林野初疑盘野鹤,岩巅俄喜见枝撑。地偏绝胜临平路,閒与行人管送迎。

燕山雪花大如席,岂料江南亦见之。
腊前六出知焉往,却在春风二月时。

挂壁流泉匹练飞,白云深处叩禅扉。斜阳一抹秋林晚,古径无人僧独归。

閒耕山中云,坐钓溪上月。仰看白玉钓,下垂紫贝阙。

总角习义方,结发事明主。栉纵豸且貂,勤劳几寒暑。

青皇一顾中,遂与国人伍。区别垂鬒云,岐分戢鸦羽。

昔我秋谷公,爬搔净寰宇。象贤实无愧,冠服俨前矩。

愿言寿而康,三握勿为苦。他年麟阁上,雪鬓照簪组。

何用拭肝石,道贵随所处。老我任飞蓬,歌诗美绳武。

巉巉拔地老危峰,不许龟蒙耸大东。半夜赤光低海日,九霄寒翠落天风。

荡磨云气风雷近,镇压坤维气势雄。可怪客帆留不住,瓣香无路谒云宫。

素娥会把诗人调。衰颜不值圆蟾照。特地变云阴。江城三日霖。今宵佳节过。天上冰轮破。才却放余辉。要看清兴远。

把酒莫辞频,呼童更疾温。清明三月节,庭院又黄昏。

广苇夹深流,萧萧到海秋。宿船横月浦,惊鸟绕霜洲。
云湿淮南树,笳清泗水楼。徒悬乡国思,羁迹尚东游。

海邦鼙鼓年年急,野妇村氓相对泣。何当夷丑更陆梁,海上人家徒壁立。

朝闻碣石已屠城,暮报平山复波及。喜看儒将有子房,帷幄运筹禽已执。

净扫妖氛岭峤清,万井千家事耕汲。

古藤横瘦肩,两屦踏残雪。阳乌啼未休,春山若为别。

䑃胧睡眼何处开,应向前途指明月。

别路同攀春柳条,闻君秋驻海南轺。书来自喜州无瘴,运去那知鬼作妖。

子建诗雄空盖世,宗元谪死不还朝。黄梅岭外钩辀雨,零落残魂谁与招。

任气称张放,衔恩在少年。玉阶朝就日,金屋夜升天。
轩骑青云际,笙歌绿水边。建章明月好,留醉伴风烟。

夫君远行役,一去不回头。山头望夫处,日日大江流。

望夫不来化为石,山鸟山花伴孤寂。

亭沼回环绿树遮,吟襟疏散契烟霞。败荷经雨瘦于叶,荒苇摇风凉欲花。

落落吾生伤逆旅,茫茫尘事感天涯。幽栖依约清苕好,一桁峰鬟最忆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