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钵罗花歌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歌曰:

白山南,赤山北。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天山的南面,火山的北面,
那里有一种花,人们都不曾见识,它长着绿色的茎,碧绿的枝叶十分美丽。
它有六片叶子,花开时成九瓣;
夜里花瓣合拢,早晨开放,多有奇异的香味。
如今它被移植在庭堂之下,令我的府邸大增光彩。
想必你一定是不耻于同媚俗的花草们为伍,才如此孤独高傲地自个开放于僻静之处!
为何得不到人们的赏识呢?在深邃的山坳谷地里饱受寒霜的摧残而凋折。
我暗自悲伤阳关一带道路漫长,我无法将你进献给君王。
注释
优钵(bō)罗:梵语音译,也作“乌钵罗”,意译为青莲花、黛花、红莲花。汉语称雪莲。
忝(tiǎn):谦词,辱居。摄:兼任。大理评事、监察御史:官职前者掌出外推求、审查案情。后者掌纠察内外官吏、监诸军等亭。此都非本参实职,乃是朝廷加给升任官员的朝宫职称的虚衔。
伊西:伊州、西州,隶北庭节度。
公:公门,官府。
婆娑:盘桓。
寄敖:寄托傲世之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敖。”
交河:交河城,其地在天山南麓。
巃嵸(lóngzōng):高耸貌。弁(biàn):古代贵族的一种帽子。
嶷(yí)然:高貌。
骈(pián):并列。
景:日光。
遐裔:边远地区。
阴阳:阴阳二气,古人认为是生成万物的因素之一。
厥(jué):其,它的。
适:如果。遭:遇到。
摈(bìn):抛弃,斥逐。林薮(sǒu):山林草泽。
白山:即天山。
赤山:即火山,又名赤石山。
花九房:花有九片花瓣。
夜掩朝开;意即花瓣夜晚合拢,到早晨又开放了。
中国:中土,中原,相对于西方少数民族而言。
公堂:官府的厅堂。
委严霜:因受寒霜摧残而凋零。
窃:暗自。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曾:乃。

赏析

  优钵罗花即岑参所认定的印度梵语中的雪莲花,按照作者在序言中的说法,优钵罗花这个名字他最早是从佛经里读到的。唐代的西域居民多把优钵罗花想象成神山圣域里罩有灵光圈的小佛像。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四句写在天山南部、火山北部,一种人未曾识的奇花异草生长于其间,其茎干、叶片皆晶莹玉润,浓绿如翡翠,亭亭匀秀,美丽婀娜。

  “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四句写此花碧叶六片,翦翦如齐,花瓣有及,色如凝脂,夜晚掩合如羞,清晨幽心静放,笑对骄阳,其香清幽淡雅,沁人心脾,叹此花为何生于寒荒西域,而不生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中原大地,使有道之士、高洁君子但有知音之赏、惺惺相惜,而不能植于静室,相濡以沫。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这几句写将此花移于官署,使其高情逸态、淡放幽香涤尽官署锈染浊蚀的纷纭伧俗气,增其恬淡,秀其玉色,也使诗人日日得以耳濡目染,声气相求。叹此花高洁秀逸,幽香独放,亭亭静植,不蔓不枝,有君子澹泊明净之心,有贞女沉静清淑之态。耻于与众草为伍,择地而居,深山幽谷,冰霜侵逼,抱寒寂对幽冷亦淡定自若,无怨无艾,不因无人而不芳,不为孤影而自怜。如握瑾怀瑜的君子啸傲林薮,抱道自持,也绝不同流合污,和光同尘。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二句写诗人叹此花清雅高洁,如高尚其志的隐士,定是佐王的股肱大才,必当献于君王以其光明和德化布于天下,怎奈山长水阔,阳关路远,君王难致。

  此诗长短不拘,随情感的波动而蜿蜒前进,显示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巧和精湛的表现手法。全诗以花自喻,以花独居僻壤,喻自己穷居塞外;以花种类奇特,喻自己胸怀大略;以花的独自开放,喻自己的洁身自好、特立独行;以花的罕为人知,喻自己的怀才不遇;以花因路途遥远无法上闻帝王,喻自己远戍边塞,晋身无阶。古人以物喻人者为数不少,但像此诗这样切合得丝丝入扣,以至有花与诗人简直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之感的则并不多见。这首诗堪称唐代以物咏志边塞诗中物我融合较为完美的一首。

  此诗为歌行体,形式灵活自如,多用散句,穿插变化,以韵调、用意来调节字句,流畅和谐,调如辘轳,而圆转自如。词不妩媚,而清秀淡朴、婉转有致,也颇合于诗的内容和格调。

创作背景

  关于创作背景,诗人所撰序载之甚明。天宝十五载(756年),诗人岑参当时在北庭都护府任职,有个小吏献上此花,诗人惊讶于此花的高贵秀美,不禁感叹它虽委诸山谷,未能生长于内地,反使牡丹、芙蓉价重誉高,可惜之至。进而由花及人,拟之以怀才之士未预明主,有感而歌。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晴皎霜花,晓熔冰羽,开帘觉道寒轻。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不听秋声。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忺人。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
洛水西来泛绿波。北瞻丹阙正嵯峨。先皇秘聿无人解,圣子神孙果众多。
民物阜,岁时和。帝居不用壮山河。卜年卜世过周室,亿万斯年入咏歌。
竹笼盛书去,遥知官事闲。
水程春有雨,海岸晓无山。
奥理渐摩后,清名护养间。
坐曹观剡木,意与易相关。
洞庭云梦秋,空碧共悠悠。孟子狂题后,何人更倚楼。
日西来远棹,风外见平流。终欲重寻去,僧窗古岸头。

又见周郎携小乔,武昌赤壁醉娇饶。蜀江雪水来三峡,吴苑风烟访六朝。

秋月春花出肝肺,新词丽曲入笙箫。归来却侍金銮殿,好看霜毛映珥貂。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入舫山侵塞,分泉道接村。
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

许由轻九州,归休娱颖颜。共伯弃千乘,结隐巢首山。

渔钓性自适,轩冕忧相关。泽雉苦樊笼,神龙乐潺湲。

何事子牟心,犹存魏阙间。

微雨洒复止,春山人独行。西湖知不远,照眼小桃明。

阳山青不断,阴壑路疑穷。
鳌蝀凌松杪,骖棨历桂丛。
隔云分野绿,穿月逗中空。
胜绝流孤赏,疏钟殷梵宫。

谷口寻源入渐深,回峦相接昼阴阴。屿禽掠水应愁下,野鹤穿云太不禁。

暝接草房烟漠漠,树当若岫绿森森。重游始得名山趣,老去翻惭少日心。

率尔东游不裹粮,斜风洒雨遍船凉。都无长物惟存砚,净扫闲心剩爱香。

十载索居成懒癖,一生多累为柔肠。欢筵到处兴悲感,羞听狂时旧乐章。

野鸭鸳鸯姊妹如,打散鸳鸯鸭亦飞。月落沙空俱不见,满江鹅鹳吊雄雌。

酌酒狂歌对万山,乾坤浩荡几何关。罗浮老鹤应相待,何日乘风自楚还。

雪晴幹鹊尚流澌,天子金舆出每迟。
新粉未干朝较早,坐熏龙脑熨红泥。
八月都城新过雁。西风偏解惊游宦。十载辞家衣线绽。清宵半。家家捣练砧声乱。等待中秋明月玩。客中只作家中看。秋草墙头萤火烂。疏钟断。中心台畔流河汉。

野径云深杖屡幽,竹风松影共悠悠。偶来分得禅家榻,静看西山一片秋。

长安少年游侠客,走马日逐城南陌。见人不肯道姓名,不是英雄不相识。

平生意气重结交,龙泉三尺横在腰。片言偶合吐肝胆,万事到手轻鸿毛。

朝入主人门,暮醉主人宅。主仇不报空丈夫,跃马出门身不惜。

刺杀仇人函首归,淋漓颈血尚沾衣。主人请以千金报,踏步掉头去不告。

君不见,荆卿当日勇无伦,聂政西来亦可亲。从来缓急相看者,犹数屠沽辈里人。

明光起草五云边,犹忆同参雪窦禅。花雨石床听说法,竹林茶鼎爱谈玄。

拂衣未许还庐社,飞梦时能堕辋川。借问玉皇香案吏,何如兜率鍊形仙。

午困俄惊啭栗留,东风独立思悠悠。
蜂搜花醴勤王事,燕拓芹巢为子谋。
白发愁边添渐密,青春忙里去如流。
无言猛拍栏干曲,恰喜长须荐茗瓯。

斋头幽敞净无尘,况有檀栾一径深。雨过箨香侵卷幔,风回玉韵戛鸣琴。

根移帝子分湘沚,养就龙孙看渭林。曾道子猷慵问主,几时待我坐清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