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宝刹环垣万竹脩,春风疋马昔曾游。花前酒醒杯仍酌,石上棋残局不收。
僧梵有时来客座,佛灯常夜落渔舟。最怜甘露亭孤迥,百尺寒檐迫斗牛。
家无负郭田,架有悬签轴。不惜罄俸钱,渐已充床屋。
先世颇有藏,贪嗜苦未足。薄宦包山庭,快意屠门肉。
且喜百城拥,何妨高阁束。所愿子孙传,汝辈岂能读。
余日诵千言,老大徒秉烛。汝不及百言,少小已刻鹄。
㞚㞏虽云多,淹洽竟谁属。况彼饶记珠,或乃讥书簏。
近时尚考订,栉比致豪秃。达者工词章,华赡夸锦簇。
数事非所能,我言维可服。从来万卷通,不如一经熟。
穷经务远大,掩卷思往复。《禹贡》治河渠,《春秋》断疑狱。
如此荣稽古,不然诮拘曲。汝方补诸生,妄自期令仆。
出身重廉能,居家先孝睦。能收已放心,自拓无穷目。
求之贵有恒,戒之在欲速。读书善提纲,藏书真式谷。
吾年且衰矣,终日勤案牍。汝能任诒谋,吾当返耕牧。
种菱占半郭,与人阅三庚。去年亦兹日,惓言镜槛凭。
微我二三子,孰偕鸥鹭盟。襟摇半峰影,桨划疏蒲声。
北来风云思,南话江湖并。中通莲气味,静喻山性情。
岂必蹇处士,始题海右亭。尽得七桥势,以挈千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