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草丛中的蟋蟀鸣叫个不停,梢头的梧桐树叶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只能一年一次短暂相会,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喜鹊搭桥,一年才能相见,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注释
蛩(qióng):蟋蟀。
云阶月地:指天宫。
浮槎:指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星桥鹊驾:传说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时,喜鹊为之搭桥,故称鹊桥。
牵牛织女:二星宿名。
甚霎(shà)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霎儿:一会儿。

鉴赏

  这首双调小令,主要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写人间的离愁别恨,凄恻动人。此词由人间写起,先言个人所见所感,再据而继之天上神话世界。全词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并通过写牛郎织女的会少离多,抒发了对自已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首从人间的七夕着笔,写周围环境的沉寂和抒发主人公孤独痛苦的心情。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大兴夸张之笔,说那几张飘然落地的梧桐老叶是。呜蛩”所“惊落”,极写出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烘托了词人内心孤寂凄怆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间。天上愁浓”的联想,把自己的心境与牛郎织女的离愁紧紧地编织在一起,成为所托之事与所言之情的纽带。下面写牛郎织女的故事:“云阶月地,关锁千重。”描写牛郎,织女远隔云阶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见的痛苦,正抒发了自己与丈夫身在异地,心相牵系的离愁;描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瞬息离散的苦难,正倾吐了自己与丈夫远隔千里、不得欢聚的别恨。

  正所谓:“纵浮搓来,浮槎去,不相逢。”整个上片由人间写到天上,于叙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紧着词人的感情脉搏。最后,在下片词人的感情已经完全化他为我,将自己夫妻的境况与牛郎、织女的境况融合为一,因此,她从现实自我处境出发,展开了奇特的联想:“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天宇间风雨变幻莫测,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现在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这种推测联想,完全是移情的结果,含蓄婉转地抒写了人间七夕夫妻不得相见的难言苦衷。

  尾句写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与首句人间七夕之景遥相呼应:一边是风雨飘忽,阴晴不定的银河两岸,一边是蟋蟀低吟、梧桐落叶的深闺庭院,这就开创出一种清冷凄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词人孤寂悲伧的心情。尾句“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成功地提炼了口语,用排句形式集中描绘了宇宙天体的瞬息万变,在创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增添了词的音乐美。

  总这首词由人间写起,先言个人所见所感,再此词由人间写起,先言个人所见所感,再据而继之天上神话世界。全词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并通过写牛郎织女的会少离多,抒发了对自已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据而继之天上神话世界。通篇以牛女传说为寄托,境界奇丽,曲径通幽,写透了青年男女的离愁别恨。

赏析二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词作开首,词人抓住秋天自然现象的两个突出特征落笔。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此时此际,此情此景,在词人看来,正是人间天上离愁别怨最浓最重的时候。词人开首落笔即蒙上一层凄冷色彩,想象相当阔大,由眼前之景,即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此外,着一“惊”字,表明词人自身也为离愁所“惊”。词作题为“七夕”,由此可知“人间”的“愁浓”之中也包含了自己,从而含蓄地点出自己也为离情别愁所煎熬。次二句,“云阶月地,关锁千重”,词人的笔触放得更开,叙说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谓天上。唐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末三句,“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浮槎”,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词人在此继续展开其想象之笔,描述牛郎、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写自身体验的离愁,和对离愁中牛郎、织女的深切同情。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词作下片首三句紧承上片词脉,词人继续展开想象。上片是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这里则是忧虑牛郎、织女别恨的难以穷尽。一个“想”字,道出了词人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也表露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情怀。“牵牛织女,莫是离中”,这两句由想象回到现实。词人仰望星空,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关注之情溢于言表。结句“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甚”字加以强调,突出了词人的耽心与关切。

  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词人一笔两到的写法,词作写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但又何尝不是在抒写自己的情怀。如果没有自己深切的感情体验,又如何能写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整首词作幻想与现实的结合,天上人间的遥相呼应,对开拓词作意境,气氛的烘托,都起到重要作用,也展示了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阔大胸襟。此外,本词叠句的运用,口语化的特色,也都增加了词作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历代诗余》题作“七夕”,有可能是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写于池阳的。是年三月赵明诚罢江宁守;五月,至池阳,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赵明诚独赴建康应召。这对在离乱中相依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离。此时,李清照暂住池阳,举目无亲,景况倍觉凄凉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江上桃花流水,天涯芳草青山。楼台春锁碧云湾。都入行人望眼。
一镜波平鸥去,千林日落鸦还。天风袅袅送轻帆。蓦过星槎银汉。

温公天下士,百计兴艰危。大厦势已倾,意欲一木支。

功名等山岳,德泽均雨露。奈何谈笑间,而取鬼神怒。

鬼神岂不鉴,忠义当扶持。一见亦何伤,冥路俄与期。

似非理所安,端恐数应尽。邂逅不可逃,纷纷遂为信。

孔子昔有言,既敬亦须远。三复而三思,临风更三叹。

公诗有意拂廉纤,令似欧阳韵更严。
犬子亦应惭赋缟,痴儿端合愧夸盐。
飞绵勃窣争平堑,冻笋槎牙欲堕檐。
胡避只今何处是,玉屏森映一峰尖。

穷巷閒门本阒然,强将爆竹聒阶前。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

口不两匙休足谷,身能几屐莫言钱。扫除一室空诸有,庞老家人总解禅。

西风两鬓忪,凉意吹伶俜。
百巧不救贫,误拜织女星。
御水縠纹风皱,画桥横处,沙路晴时。曲坞藏春,朱户翠竹参差。过墙花、娇无限思,笼槛柳、低不胜垂。海棠枝。为东君爱,未敢离披。
迟迟。日华融丽,悠扬丝管,掩冉旌旗。喜入繁红,坐来开尽不须吹。听莺迁、还思上苑,约凤浴、应展新池。促归期。燕飞蝶舞,特地熙熙。
乍临毛发竖,双壁夹湍流。白日鸟影过,青苔龙气浮。
蔽空云出石,应祷雨翻湫。四面耕桑者,先闻贺有秋。

落叶卷风雨,客愁仍去年。背镫三峡水,欹枕九江船。

预想他时话,须妨此夕眠。南湖烟翠色,应湿草堂前。

秋英开后已无花,征战频年怅海涯。独对西风起愁思,孤城落日又鸣笳。

鹤鸣劳永叹,采菉伤时暮。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玉山草堂秋七月,露梢风叶正翛然。出林新月清辉发,当竹幽花夜色鲜。

羽客时来苍水佩,山僧频寄白云泉。文章录事休轻别,正好深樽满眼传。

胡骑长驱紫陌头,穹庐无复汉宫秋。飘零不改春风面,试问君王念我不。

霜鬓老人踏雪来,手持藜杖坐莓苔。单衣破絮苦风冷,抚膺痛哭颜如灰。

我问老人何所哭,答言于今岁九六。少年不识兵火惊,日饱稻粱卧茅屋。

一朝忽报军贴至,关北关南事暂异。顷闻乾坤亦崩坼,鼎湖无处攀龙驭。

咸阳宫阙作尘飞,日暮空闻杜鹃悲。貔貅百万恣横嚼,九土行人尽啼饥。

生男十五从戎戍,生女十五为军妻。老夫年大得二儿,县官抽点防关西。

辞家一去十五载,又调关东射鲸鲵。我欲向邻问生死,吏卒叩门索丁糜。

少儿南山刈马草,飞丹催促嫌行迟。烽烟不靖兵不止,二男万里无归期。

生逢离乱不可说,垂老悲伤那得知。呜呼老人之言有如斯,吾身虽在亦可危,相与痛哭城南湄。

百岁光阴,寄身宇宙。半世蹉跎,忘怀诗酒。窃玉偷香,寻花问柳。放浪行,不自羞。十载江淮,胸蟠星斗。
【紫花儿】鬓丝禅榻,眉黛吟窗,扇影歌楼。献书北阙,挟策南州。迟留,
社燕秋鸿几回首。壮怀感旧,妩媚精神,罗绮风流。
【调笑令】渐久,过清秋,今古盟山惜未休。琴樽相对消闲昼,尽乌丝醉围
红袖。阳关一声人去后,消疏了月枕双讴。
【秃厮儿】浩浩寒波野鸥,消消夜雨兰舟,津亭送别风外柳。甚不解?系离
愁,悠悠。
【圣药王】夜气收,人语幽,西楼梦断月沉钩。惜胜游,忆唱酬,追思往事
到心头,肠欲断泪先流。
【尾】彩云冉冉巫山岫,还相逢邂逅绸缪。终日惜芳心,思量岁寒友。

闻说东堂堰,乾宁制未湮。沙平半篙浅,潮落两堤真。

粳稻田多石,蛟鼍窟近人。岂无何刺史,耕凿重忧民。

隔竹闻樵斧,临流见塔灯。杖轻时自倚,山好不曾登。

立石清于鹤,浮槎懒过僧。前畴新雨后,溪水蘸垂藤。

查渡湖南涉路歧,云门不惜两茎眉。
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

秋阳暴东林,巍然道南峙。先帝重贤者,拆毁不及此。

讲堂遂荒芜,斯道亦已矣。小人紊忠奸,君子杂怒喜。

朝野学渐绝,吾汝乃奋起。一二同心人,往往隔千里。

春秋偶相过,必求是非理。庶几化党同,他日能不倚。

悲风自南来,衰草满基址。垣墉昔谁勤,何以为后死。

孤城吹角罢黄昏,归马萧萧向驿门。
衰柳更添霜后色,残流初耗雨余痕。
求田未果青山愿,出守仍衔紫禁恩。
转入乱峰行不进,投身空馆寂无言。

柱笏西山爽气浮,傍林野鸟竞啁啾。烟笼淡柳丝丝暮,风捲残荷叶叶秋。

有客题诗酬逸赏,几人缓步接清游。尘踪莫附淩霄翮,梦入丹崖尽日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