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中国传统节令之一,相传在七夕的晚上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据《荆楚岁时记》记载,这天晚上,妇女们纷纷以彩色线穿七孔针,于庭院中陈列瓜果乞巧。民俗流风所及,七夕也成为六朝诗人咏歌的热点。除了歌唱牛郎织女外,“七夕穿针”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如梁简文帝萧纲诗“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刘遵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柳恽的《七夕穿针》,虽然题材也是传统的闺怨,但比起前面各家来,诗的内容更加丰富,意境也开拓得较深。
诗歌发端“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且不提七夕穿针,而先说明丈夫从军代地(今河北、山西北部),妻子独处闺中,各色抽裳,无心料理。然而瞬间已到七夕,须为丈夫打点冬装,于是归结七夕穿针这一诗题:“迎寒理抽缝,映月抽纤缕。”旧注引《周礼·春官》中“中秋夜,击土鼓、吹豳诗以迎寒”解释“迎寒”,似乎牵强。这两句诗使用修辞中的“互文格”,即“映月迎寒,抽纤缕理抽缝”,在月光下迎夜凉、穿针孔、缝抽衫。单纯的穿针娱乐变为实际的裁抽寄远,于是民俗与社会问题浑融浃洽,天抽无缝。下文便描写女主人公飞针走线时的容貌神情。“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的皪,光亮鲜明。连娟,纤细弯曲。眼波媚丽,奈何凝愁远望;眉山春妍,只是紧蹙不舒。全无佳节兴致,更添独居抑郁。这是人物的正面描写。接着诗人再从侧面对环境进行渲染:“清露下罗抽,秋风吹玉柱。”玉柱,这里代指筝瑟等乐器。罗抽沾露,只为伫立已久,可见时已夜深。秋风拂弦,可见心绪撩乱,置琴不顾。清露点点,微响悠悠,两句勾勒出一片凄清氛围,蕴含着恍惚失神的人物形象。结尾转到人物心理:“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一夜光阴大半流逝。残夜馀光欲留无计。寥寥十字,辞约义丰,既是慨叹牛郎织女欢会短暂;又是自伤良宵虚度,比之牛郎织女,尤为不及。这两句将节日与日常生活收束合一,将人生感慨与神话传说收束合一,将世间凡人与天上星宿收束合一。神韵超远悠渺,耐人寻味。
此诗的人物描写,堪称细腻。随着时光的推移,由夜晚到中宵再到残夜,或是穿针缝抽的举止,或是颦眉含愁的神情外貌,或写幽清环境,或状嗟伤心绪,移步换形,内涵充实。从而使整首诗歌也显得清隽雅丽,卓然出群。正如清人陈祚明所说的,“柳吴兴诗如月华既圆,云散相映,光气满足。”(《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五)
天门兮?户,孰由兮贤者?无正兮溷厕,怀德兮何睹?
假寐兮悯斯,谁可与兮寤语?痛凤兮远逝,畜鴳兮近处。
鲸鲟兮幽潜,从虾兮游渚。乘虬兮登阳,载象兮上行。
朝发兮葱岭,夕至兮明光。北饮兮飞泉,南采兮芝英。
宣游兮列宿,顺极兮彷徉。红采兮骍衣,翠缥兮为裳。
舒佩兮綝纚,竦余剑兮干将。腾蛇兮后从,飞駏兮步旁。
微观兮玄圃,览察兮瑶光。启匮兮探筴,悲命兮相当。
纫蕙兮永辞,将离兮所思。浮云兮容与,道余兮何之?
远望兮仟眠,闻雷兮阗阗。阴忧兮感余,惆怅兮自怜。
愁心中酒付腾腾,强兴松寥更一登。高地寒潮回午梦,小楼淡日话残僧。
棋枰急劫世何短,江海一麾吾未能。还欲禅庵添故事,夜窗破壁影寒灯。
周旋欢莫同,回策入云峰。阳崖亘积雪,六月如严冬。
若人竟何乘,孤游邈难从。倘遇仙潭鲤,露我蹑云踪。
空流空说、火中能生莲,清水芙蓉、天然人莫传。水火相去谬千里,奚啻美玉杂葭苇。
月之西兮日之东,日月奔走无穷中。宇宙无穷一气通,天地万物吾体同。
日月长新不用洗,照见种种群生臭腐兼旖旎。岂无牡丹妆点春富贵,又何似天绣芙蓉出清泚。
看花看色眼尚尘,看花须看花精神。见之不识识不见,如公方是观莲人。
无穷宇宙,不知观者几千万亿神圣彦,须臾聚散如一宴。
因嗟此宴休草草,荏冉光阴不能以转盼。将军一去随华豪,红花落尽空江涛。
裈虱区区是寰堵,太山不察与秋毫。归尽玉皇及帝伯,雪月风花未穷索。
大都当作观莲观,閒与诸公餐胜实。
晞阳熙春圃,悠缅叹时往。感物思所托,萧条逸韵上。
尚想天台峻,仿佛岩阶仰。泠风洒兰林,管濑奏清响。
霄崖育灵蔼,神蔬含润长。丹沙映翠濑,芳芝曜五爽。
苕苕重岫深,寥寥石室朗。中有寻代士,外身解世网。
抱朴镇有心,挥玄拂无想。隗隗形崖颓,囧囧神宇敞。
宛转元造化,缥瞥邻大象。愿投若人踪,高步振策杖。
菽水承颜尽所欢,传家风土占高寒。力田桑梓供租了,孝弟读书事最难。
五里到岭脚,十里才岭腰。三百六十盘,盘盘上青霄。
危峰插高空,细栈缘秋毫。前趾压后顶,首下尻乃高。
崖倾碍飞鸟,石滑逢堕樵。登顿屡旋折,谓已穷山椒。
峰回一仰睇,绝顶仍迢迢。振步攀其巅,目眩神为摇。
一岭植如盖,众岭罗周遭。仄阴障义娥,绝径悲猿猱。
不知路何从,但觉呀岩㠂。密箐丛修修,赪桐间红蕉。
飞流挂木杪,晴日舞素蛟。茅庵嵌青壁,瞰临万丈坳。
俯窥落深井,结构何由牢。独立望归云,天风飒飘飖。
远客閒无计,微官欲赋归。偶寻幽寺去,颇觉俗情非。
涸泽饥鹰恋,高空独雁飞。西风如有意,向晚袭人衣。
尚书天官贵,持经侍帷幄。青冥欲无际,白首非故约。
连樯动南浦,父老望岩壑。下车入里门,执手问欢乐。
十年几风雨,寒鸡叫屋角。勤劳毕吾分,帝赉出宠渥。
殊适奉香火,禁直连六阁。遂令宣室思,从今问晦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