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沅水 一作:流水)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沅江四处水路相通连接着武冈,送你远行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注释
侍御:官职名。
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乐观开朗的诗词来减轻柴侍御的离愁。而实际上自己却是十分伤感。这种“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抒情手法。更能表达出诗人浓浓的离愁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期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猜你喜欢
维舟登野岸,因访故人居。乱后知何处,荆榛匝弊庐。
欲问当年事,耕人都不知。空馀堤上柳,依旧自垂丝。
客子慕俦侣,含凄整晨装。邀欢日不足,况乃前期长。
离袂惜嘉月,远还劳折芳。迟回越二陵,回首但苍茫。
乔木清宿雨,故关愁夕阳。人言长安乐,其奈缅相望。
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唯有猿声满水云。
一生坐与蛇添足,万事不如龟缩头。
亦笑军持太多事,孤桐自了月明秋。

岁始三日雨,恩随万井春。如何至和气,先被远方人。

洗濯山川秀,沾濡草木新。尧仁际天地,调燮有臣邻。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众窍为嘘万窍号,调调未定见刁刁。画风雄笔君须继,北海南溟捲紫毫。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依稀烟树暮鸦风,春事无端怪落红。
白发相知有谁在,卷帘闲坐雨声中。
缓步绕芳丛,时时鼻观通。
不须薰百和,满院是香风。

迩别非久淹,征驾憩南馆。黯黯金波灭,离离玉绳断。

绪言殊未竟,积思俄已满。行矣念相慰,裁音冀无缓。

杨柳拂溪流,风牵荇带柔。前山青可数,停楫坐船头。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金粟天南碧殿云,镜中空影夜氤氲。白鸾树下三千女,一色龙绡玉雪裙。

深掩重门春院静。又是年时,一段销魂景。未过花朝春尚嫩。

柳梢渐觉黄金褪。

睡起髻鬟斜不整。注罢沉檀,火灭香篝冷。帘外樱桃花落尽。

晚来几番东风紧。

仙侣无何访蔡经,两烦韶濩出彤庭。
人间若有登楼望,应怪文星近客星。

重关踞天险,三辅重神京。绣岭遥尊岳,黄河曲抱城。

一夫今保障,群盗昔纵横。星陨何年事,徒伤父老情。

凤凰飞去听箫韶,燕雀群飞想见嘲。记取旧时栖止处,莫教鹰隼误来巢。

龙山僧舍多,亦自少佳处。
妙峰正可人,正以深远故。
我行困炎歊,肩舆特纡路。
穿林入幽洞,木石尤怪古。
飒飒清风来,忻然惬胜趣。
耆阁有老禅,恨未款语晤。
即对石莲池,一诵碧云句。

寒山翼径来,环径绕清泚。越冈若异态,共是此溪水。

野桃缭乱开,翠筱密于芑。苔锢荒碑断,芦封古桥圮。

垝垣三四见,萧萧一城峙。两水合汀际,孤舟向沙舣。

度津入古垣,曲巷仅容履。喧寂虽各殊,台笠尽入市。

纵怀乞米书,施之得糠秕。坡公煮肉法,于此无可使。

烦襟郁愁滋,恍然望溪水。明月牛渚情,适有袁夫子。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