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清朝·禁幄低张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宫禁中的护花帷幕低低地张蔽遮阳,红色的栏杆工巧地缭绕围护。那里被精心保护的是一种独占暮春风光的名花。这种花淡雅挺立,姿态柔美,朵朵都呈现出天公造化的精巧绝伦。等到数不清的春花纷纷开过之后,经历了春风吹拂、春雨浴洗、清露浇洒的名花,仿佛晓妆初成的美人,带给人无限清新。它以无比妩媚的姿态,戏弄春风、嘲笑春月,尽情地引逗着司管春天的神君。
在东城、南陌这些日光易照之处,那里的亭台池馆整天都被暖烘烘的太阳熏抚;从早到晚,赏花买花的人们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在这般牡丹盛开如锦如簇的兴会结束之后,又有什么花可以继它之后,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呢?最迷人的是在这明光宫苑内,有几枝向阳的牡丹正在竞芳吐艳。对着花儿飞觥举觞,快些把金杯内的美酒喝下,别管它金乌已西坠,黄昏将袭来,筵上还有未燃尽的残蜡!
注释
庆清朝:此词调名他本多作《庆清朝慢》,疑误。《词谱》以王观《庆清朝慢·踏青》为正格,李清照此词为变体。王、李二词字数、句读均有所不同,调名亦不同,兹作《庆清朝》。又说《庆清朝》,即《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指护花的帷幕低垂。
彤阑:红色的栏杆。
“容华”二句:意谓素淡的花儿就像一个不加雕饰的美女一样。伫:久立。这里以之形容花色淡雅。绰约:姿态柔美。
“妖烧”三句:意谓娇媚的花儿惹得春风嫉妒,明月却为之绽开笑脸,她还能把春天久久留住。殢(tì):滞留。
绮筵:豪华而丰盛的酒席。
芳尘:含有双关之义,一则是对“香轮”车尘的美称,其意与“戟流波于桂水兮,起芳尘于沉泥”(陆云《喜霁赋》)差同;二则当指词人所欣赏的这种入禁赏花的高雅活动,其意与“振芳尘于后”(《宋书·谢灵运传》)相近,指某种名声、风气。
明光宫殿:汉代宫殿名。明光宫:建于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秋,在长乐宫中(见《三辅黄图》卷三)。明光殿:《三辅黄图》卷二云:“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这里借指北宋汴京的宫殿。
日边:太阳的旁边。这里比喻在皇帝身边。
“金尊倒”三句:意谓日夜宴饮,喝得杯盘狼藉,灯烛燃尽。

赏析

  这首词因为未点明吟咏的是何种花卉,所以在对此词吟咏对象的理解上出现了争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咏牡丹,一说是咏芍药。

  咏牡丹说

  这首长调赏花词,是写在牡丹盛开之时,明光宫苑之处,词人与同游者对花倾觞,自朝至暮直到秉烛,兴致未减;说尽了暮春三月、牡丹娇媚,也点出了赏花人的心境。笔调生动,风格含蓄。

  上片开始,采取烘云托月的手法,写花而先不见花,只见“禁幄低张,彤栏巧护”。这种渲染起到未见其具体形象,先感受其高贵气质的效果。“就中独占残春”句,则是说那里面被精心保护的是一种独占暮春风光的名花。

  接下来词人挥洒画笔,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描绘这种花形态,边绘边评。“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二句是先写花色、花态。“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则是从花跳出,加进客观评说。“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三句,更进一步勾画花态、花情。读词至此,直令人拍案叫绝,具有这般媚力的花真够称得上“国色天香”,不可能不是牡丹。上述“淡伫”、“绰约”、“天真”、“晓妆”、“艳态”,再加上一个“妒”字,一个“笑”字,一个“殢”字,每一句都是以花拟人,把静静开放的牡丹写成了盼倩生辉、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若非词坛高手易安居士,没有人能有此令人心旌神驰的笔力。“东君”一词,在这里义同“青帝”,是神话中五方天神里的东方神君,东方主五行中的木,又称司春之神;唐黄巢《题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是众所熟知之句,此外从宋严蕊“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卜算子》)、宋黄庭坚“东君未试雷霆手,洒雪开春春锁透”(《玉楼春》)等句,亦足以兹证。

  下片分明是词人身在明光宫苑牡丹花前,与从游人把酒醉赏流连之际,又不禁想象着他处赏花盛况的心态,“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东城”、“南陌”都是日光易照之处。“竟”,在此作“从头到尾”之义,是“竟日”之省;“香轮”,指游春踏花的车子,醉人的花香足可染透车轮,是夸张之词。“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之句,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词人在沉醉于盛开的牡丹之时,忽又感伤起没有不凋的花朵、也没有不散的筵席来,是“兴尽悲来”,还是这景象触动了潜藏心底的隐痛,不得而知。但是词人确能把握分寸,紧接着便开始了心理上的自我调节。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的言外之意是,背阴处的牡丹也将次第开放,倒足可再挽留住一段赏花春光。这里所提“明光宫殿”不知是哪朝的宫苑,也不知座落何方,但想必是当时向游人开放的、赏牡丹的好去处。既然春光尚能留驻,又何需自寻烦恼,负此良时。“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这里蕴含着几多“借酒浇愁”的豪情,读者尽可以细细品尝。(韩秋白)

  咏芍药说

  因为词人未点明她咏的是何种花卉,而先说此花生于宫禁,用朱红色的栏杆,巧妙地加以护持。待吟咏此花时,又说它是“妖烧艳态”,惹得春风嫉妒,明月为之绽开笑脸,有几枝先在皇帝身边开放。这样一来,有些文章便把它误解为号称"国色夭香"的牡丹。其实清照所咏花卉不外江梅、金桂、藕花、白菊等,它们都好比是人中的雅士,清淡高洁,未见她对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何好感。这恐怕与词人的审美情趣、品格爱好不无关系。这首词也绝不是咏牡丹,而是咏芍药。词中说:“就中独点残春”,也就是说此花在春未夏初开放。又说这“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即又一次交代此花开在“群花”之后,能把春天留住。这不可能不是芍药。清照父亲李格非著有《洛阳名园记》,而清照当熟读此书。这一点从其咏花卉的同中可以得到证实,她不仅熟悉各种花卉的"物理"体性,还能准确地把握它们的神韵,仅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十个字,既创造性地刻画出芍药的特征,又不是恣意杜撰,她很可能读过《神农本草经》和《新修本草》等汉唐人所撰的中药学书籍,因为这类书就以“绰约”形容芍药。“丰姿绰约”又是人们心目中美女的形象,词人又显然是以“绰约俱见天真”、“妒风笑月”的芍药自况。同时从这首词中,又可以窥见词人当时生活得多么优雅“潇洒”。为了观赏芍药,她和“酒朋诗侣”,不仅乘着华美的车子游遍了“东城”、“南陌”,享尽了珍羞华筵,她们还可以到御花园中去,与皇帝一起观赏那儿枝先期开放的名贵花朵。白天游览,晚上皇宫中设宴招待,她们个个喝了个酩酊大醉,“玉山倾倒”,从黄昏直到深夜,玩得好不快活。(匡亚明主编《李清照评传》)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李清照新婚前后。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18岁,适赵明诚。是年,李格非(李清照父)为礼部员外郎,赵挺之(赵明诚父)为吏部侍郎。赵李两家均居汴京。《庆清朝》诸阕当作于是年前后。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天宽地阔无拘嫌,日往月来无留淹。
有兴一日是一日,赏心乐事古难兼。
我贫到底君不问,君自与我相嬉恬。
安知朝夕不自给,有酒须与我共酣。
窗前有菊相色向,采掇为我苦中甜。
老妻在傍发一噱,谓虽谑浪意自严。
想见古来圣贤酒无量,千瓢百榼非。
回头笑谓安得此,但与刘伶阮嗣宗。

倦枕攲眠到五更,却嫌风铎久悲鸣。恍疑絺绤南邻夜,寒铁丁东客梦惊。

功名烜赫在三朝,经术从容辅汉条。
儒服早纡丞相绂,戎冠再插侍中貂。
开仓六塔流人复,出甲甘陵叛党销。
东第只今空画像,当时於此识风标。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晚节扶持仗友生,切偲每见古人情。题门一日丝犹络,仰屋无常语可惊。

李氏山河势若蓬,手提长剑截长虹。请将唐室中兴事,可比汾阳再造功。

直道不为邪党败,逆鳞深得诤臣风。儒生若有逢时幸,未必勋劳尽在公。

绛帕蒙头读道书,孙郎见后肯容无。休将侥倖乖名教,天上臞仙即是儒。

匠余留片木,楮案定欹倾。
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仙郎群从十三魁,司寇诸昆十一牧。
青蚨无贯润高门,白蠹有编堆破屋。
我家凤池东复东,我生白晢炯双瞳。
九岁气食牛,十岁工雕虫。
十二容华推宋玉,十三词藻学扬雄。
春早姣童初奠雁,秋来快婿已乘龙。
自怜妾发初覆额,自信君才非落魄。
乳燕双栖合卺钗,文鸳并著交欢舄。
定情为雨更为云,燕婉春朝复秋夕。
百和香薰翡翠衾,九微灯照芙蓉席。
桃叶须臾野茧黄,草根倏忽哀萤碧。
哀萤野茧两悠悠,玉粉香胭不少留。
珠箔尘迷羞拂镜,雕梁泥落怅登楼。
石榴裙暗鬼何处,金错刀斑泪不收。
乌影打霜啼滑滑,鬼灯吹雨夜啾啾。
管停孤凤难成调,弦到离鸾只听愁。
孤凤离鸾颜色故,春鸿社燕流年度。
一旦飘零委逝波,五年骨肉同朝露。
仰首悲旻天,俯首看墟墓。
雨余寒蝶泣虚堂,日暮饥鼯啮庭树。
吊影摧心肝,风云乖所遇。
洛阳季子更无锥,蜀道长卿空有赋。
结得韦郎再世缘,续将秦女已离弦。
双雌绣出茱萸枕,四牡迎来琥珀鞯。
凉月更寻巫峡梦,落花重泛武陵船。
青云无媒日复日,白发有根年复年。
丈夫壮志已如许,不愿低头守儿女。
长歌问天天为愁,出门拔剑驱车去。
游子空悲枥上驹,畸人宁效仓中鼠。
不草治安趋帝阙,便斩楼兰献当宁。
匹马辞家客路尘,马头明月几回新。
昭王台下犹怀古,督亢亭前早问津。
年比士龙初入洛,才如五羖便归秦。
云边幹鹊联青琐,日下鹓鸾拜紫宸。
词客尽叨三馆禄,酒人争买九衢春。
泥涂不复知鸿宝,草莽无缘问小臣。
青草霸图宁买骨,白衣祖道未归轮。
卢龙戍老千牛卫,涿鹿天空万骑屯。
献策马周终不达,干时曲逆莫辞贫。
莺迁苑路如随马,燕掠宫墙不见人。
蟋蟀啼来惟闭户,蘼芜多处正沾巾。
蟋蟀蘼芜生又灭,感遇伤时兼恨别。
凄凄岁暮望眼枯,绵绵远道中肠结。
老奴夜号衣裳单,瘦马昼眠刍粟竭。
炙砚不融指如堕,暖罩无权面欲裂。
绣虎含毫业似掾,神龙出匣终非铁。
鱼困渧涔目是珠,骥服盐车汗成血。
以兹感叹岁华更,又逐征夫更北征。
天划故关无雁度,云连衰草断人行。
元戎尽锡飞鱼服,黠虏皆坚市马盟。
虎帐晓愁沙碛雨,龙荒暮惨浊河声。
黄花较猎安西卒,玄菟高烽海北营。
雪卷牙旗朝草檄,月高铃阁夜谈兵。
射雕原上云初净,散马回中草渐平。
叠鼓椎牛威远堡,登陴飨士受降城。
髑髅天黑呼群泣,磷火秋深逐队明。
从古请缨非浪子,由来谈剑属书生。
书生任侠空驰逐,荡子从军非碌碌。
前年灵武全军覆,昨日辽阳新鬼哭。
惟闻螭陛发边糇,不见虎头飞食肉。
腰间宝刀悔未试,箧里阴符懒将读。
黑貂尽敝卧牛衣,白龙不遇空鱼服。
几年沧海变桑田,何日阳春回黍谷。
万事升沉笑棘猴,一朝得失同蕉鹿。
著书无计学虞卿,去国有袍怜范叔。
虞卿双璧委蒿莱,范叔一寒如此哉。
岁岁白扉题凤字,年年华发困龙堆。
笛中杨柳愁难写,曲里关山恨未裁。
漠漠秋烟生笔冢,萋萋春草上琴台。
冰因腹冷终难解,木为心坚更不灰。
万里桥边题柱过,一丸关外弃襦回。
萧萧陇树萧萧泪,续续胡笳续续悲。
白眼风尘羞故土,汴水漳河复东鲁。
邺下荒台鸟雀悲,灵光废殿牛羊聚。
龟蒙山势到平原,马颊河声通覆釜。
逆旅谁怜似楚囚,羁人翻笑为秦虏。
长淮东下且停桡,五两邗江廿四桥。
瓜步北来犹有渡,广陵南去不通潮。
石头波浪连三楚,京口帆樯问六朝。
柳带尽将牵别思,榆钱都把买宫腰。
风风雨雨千重恨,燕燕莺莺百倍娇。
莺莺若有情,燕燕还多态。
过马或遗鞭,逢郎应解佩。
采莲若尝莲子心,摘菱莫笑菱花背。
词赋客如云,风流花作队。
买棹发吴讴,对酒论兴废。
苏小门前粉黛销,西施苑内琉璃碎。
垂杨十里万条斜,珠勒罗衣问狭邪。
夜月家家寒食酒,春风处处断肠花。
王孙客路愁芳草,游女深闺正破瓜。
眉翠新妆月颜朱,欲衬霞檀口半遮。
歌宛转玉纤,无力送琵琶。
琵琶声已变,宛转歌初啭。
万古钟情不似崔,一夜离魂应比倩。
愿作蚕上丝,缠绵同一线。
愿作鸾边镜,团圞同一面。
镜将比侬貌,持来岁岁光。
线将比郎意,牵来缕缕长。
羞看倚门笑,焚却舞衣裳。
君才学鹦鹉,妾愿学鸳鸯。
怀书去国无人识,卖剑移家非故乡。
鄣岭千重高似掌,丰溪百转曲如肠。
亲知隔绝疑天远,桂玉艰难恐岁荒。
雏出凤巢皆有彩,驹名骥子定称良。
甫因潦倒留夔府,白也漂零困夜郎。
世路乱山多坎坷,人情衰草易凄凉。
已拚涸水资蛟蛰,亦有卑栖侮凤凰。
宁不感恩终按剑,岂无知己但空囊。
严霜摵摵啼征雁,小雨潇潇泣夜蒐。
此时思妇肠堪断,此际空闺坐愁叹。
君边青镜风光好,妾处红颜岁华晏。
尺素寥寥双鲤迟,明河耿耿三星烂。
海上云生归梦悬,溪南草长春思乱。
一年一度燕都归,飞去飞来云不散。
金鸭灰寒宝篆销,玉鱼帐冷银屏暗。
鹈渼何心春去留,杜鹃无主花羞看。
人知妾有夫,弃妾不如无。
秋荷捧朝露,难将纫作明月珠。
秋林落晚霞,难将剪作红罗襦。
潮水尚遥犹有信,月圆虽好只须臾。
朅到死心难折,杨柳逢春眼不枯。
杨柳结深愁,菤发心怆。
乡国路悠悠,乡关云莽莽。
乡梦偏惊欹枕时,乡心怕到高楼上。
朅来乡语暂为欢,摇落乡园花不赏。
故里偏思乡信归,故山只送乡人往。
到门有客问沈沦,同调相怜意倍亲。
似我盘跚非故步,逢人巧笑效初颦。
巴渝九折终归海,越绝千峰尽向闽。
百感故人灯下泪,十年羁旅梦中身。
残冬对酒还今夕,除夜题诗又此辰。
忆昔题诗兼对酒,旧事谈来堪白首。
一半交知埋草根,几家池馆余衰柳。
碌碌生涯且莫悲,悠悠书剑今何有。
断鸿天远消息稀,少妇春寒别离久。
郎今莫怨山下山,妾处愿为口中口。
闭门小隐是鸡栖,天马峰前歙水西。
菰米叶干秋水尽,木绵花落夕阳低。
河流湾到三三尽,云雨峰迷六六齐。
何处关山何处月,一行征雁一行啼。
归来兮采芑,家人兮色喜。
一围新竹凤池边,数亩荒田虎丘趾。
归来兮采薇,野人兮息机。
鳌峰台畔三椽屋,螺女江头一钓矶。
天高海阔路行难,一事无成泪不干。
为语妻孥休叹息,笔花犹在剑光寒。

潭潭道爱堂,素不通杂客。况当正旦初,公事少关白。

尝观循吏传,声誉无赫赫。如公真其人,清暇事文墨。

云敛湖天玉界明,洗妆拥出万娉婷。水光泼眼晴方好,花气撩人远益清。

夜月阑干人不眼,晚风襟袖酒微醒。女郎急桨归何处,隔浦时闻语笑声。

万事由来信有天,癯儒只合住林泉。藏书自搆山中屋,束带仍耕墓下田。

但对老农谈亦好,何须漂母识为贤。壮年未断人间世,且尽平生嫁娶缘。

倦踏征尘,厌驱匹马,凝望故国犹赊。孤馆今宵,乱山何许,平林漠漠烟遮。怅过眼光阴似瞬,回首欢娱异昔,流年迅景,霜风败苇惊沙。无奈轻离易别,千里意,制泪独长嗟。
绮窗人远,青门信杳,叙影何时,重见云斜。空怨忆、吹箫韵曲,旋锦回文,想像宫商蠹损,机杼生尘,谁为新装晕素华。那信自怜,悠扬梦蝶,浮没书鳞,纵有心情,尽为相思,争如傍早归家。

家世平陵东曲住,生长轻肥耻纨裤。夷门曾访鼓刀人,赵州一拜平原墓。

杀身不惜为知己,乡闾但道酒人耳。北上边城望大荒,南寻禹穴西衡湘。

万里阴相天下士,眼中彼彼止如是。一笑归来更读书,十年折节为名儒。

当时心慕要离勇,今笑荆轲徒匹夫。

十顷澄莹水,有客亭负日,看人来去。春怨难胜,不如秋好,碧云吟暮。

千古销金地,尽付与、柳丝芦絮。问荷花,照过倾城,还似旧时香否。

延伫。前游三过。记玉堂墙外,眉月弯处。更有珠宫听红儿歌罢,较量词谱。

只恨诗人老,况近日、黄流沙污。怕图中画里相逢,又钩离绪。

不是风兮不是幡,几人北斗面南看。祖师直下无窼臼,眼绽皮穿较不难。

动时常寂寂,静处活鱍鱍。
动静两俱忘,佛祖何处著。
蓦地梦回头,长天飞一鹗。
春风有时好,春风有时恶。
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错错错,蒸饼元来是面作。
胶投漆,水和乳,
一卷一舒,全宾全主。
谁言不落青黄,就中要人道取。
谁道取,分付镬汤,
熟蒸烂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