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醉

先秦·佚名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孙子。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君王赐美酒喝得酩酊大醉,君王赐美食我们饱受恩惠。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世世代代永享福禄和祥瑞。
君王赐美酒喝得酩酊大醉,您又令人奉上佳肴和美味。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您的美名大德永远放光辉。
您的伟大光辉是那样长盛,高风亮节将使您必得善终。好的结局说明有好的开端,先王替身发出美好的祝愿:
他到底说出什么样的预言?祭祀用的笾豆净洁而美好;亲朋好友们都来维护辅助,同把隆重热烈氛围来营造。
隆重热烈氛围非常合时宜,敬祝伟大君王嫡传有孝子;孝子贤孙世世代世永相继,祝愿您的家族永受天赐予!
您的家族领域到底有多大?王家深宫内的道路细又长。敬祝伟大的君王万寿无疆,上天永赐您福禄远子孙旺!
您的子孙后代将来怎么样?上天让他们遍享福禄富贵。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上天授予您大命永远附随!
上天授予的大命如何附随?上天赐予您有德行的嫔妃。上天赐予您有德行的嫔妃,自有孝子贤孙世代永不亏!

注释

既:已经。
德:恩惠。
介:借为“丐”,施予。尔:指君子。景福:大福。
将:行也。亦奉持而进也。一说通“臧”。
昭明:光明。
有融:融融,盛长之貌。
令终:好的结果。
俶(chù):始。
公尸:古代祭祀时以人装扮成祖先接受祭祀,这人就称“尸”,祖先为君主诸侯,则称“公尸”。嘉告:好话,指祭祀时祝官代表尸为主祭者致嘏辞(赐福之辞)。
笾(biān)豆:两种古代食器、礼器,笾竹制,豆陶制或青铜制。静:善。
攸摄:所助,所辅。摄,辅助。
孔时:很好。
匮(kuì):亏,竭。
锡(cì):同“赐”。类:属类。
壸(kǔn):宫中之道,言深远而严肃也。引申为齐家。
祚(zuò):福。胤(yìn):后嗣。
被:加。
景命:大命,天命。仆:附。
釐:通“ 赉”。赐予。女士:女男,才女。又《郑笺》释为“女而有士行者,谓生淑媛,使为之妃也”。
从以:随之以。孙子:“子孙”的倒文。

赏析

  此诗通篇都是祝福词。全诗以“既”字领起,用的虽是赋法,但并不平直,相反,其突兀的笔致深堪咀嚼。而“既醉以酒”,表明神主已享受了祭品;“既饱以德”,表明神主已感受到主祭者周王的一片诚心,更为下文祝官代表神主致辞祝福作了充分的铺垫。享受了主祭者献上的丰盛的美酒佳肴,对他的拳拳之意不能无动于衷。因此,神主愿意赐给献祭人各种福分,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诗的前两章,讲的都是享受了酒食祭品的神主的心满意足之情,他深感主祭者礼数周到,便预祝他万年长寿,能永远获得神所赐的幸福光明。而第三章末二句“令终有俶,公尸嘉告”,直接点出公尸,说明下文均为神主具体的祝福之辞,诚如陈子展所云,“为一篇承上启下之关键”。如果把此诗比为一篇小说,则前两章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法,而后五章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法,第三章则是两者的过渡。“其告维何”“其类维何”“其胤维何”“其仆维何”云云,等于现代汉语“他的……是什么?他的……是……”这样的结构。这五章中,除第三章是答谢献祭人的隆重礼节外,其余四章都是祝福的具体内容。从尽孝、治家、多仆几个方面娓娓道来,显出神意之确凿。诗的中心词不外“德”“福”二字,主祭者周王有德行,他的献祭充分体现了他的德行,因此神就必然要降福于他。而神主所宣布的将赐之福,在诗中主要是属于家庭方面而不是属于军国方面的,颇显示出此诗颂祷的倾向性,对一般读者来说这似乎也更有亲切感。

  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善于运用半顶针修辞格是此篇的一个特色。《诗经》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屡见不鲜,但像此篇这样上文尾句与下文起句相互绾结,而重复只在上句的末一字与下句的第二字那样的修辞方法(姑称之为半顶针修辞),却是并不多见的。其实,接第三章“公尸嘉告”句的第四章“其告维何”句、接第五章“永锡尔类”句的第六章“其类维何”句、接第六章“永锡祚胤”句的第七章“其胤维何”句、接第七章“景命有仆”句的第八章“其仆维何”句,若改为“嘉告维何”“尔类维何”“祚胤维何”“有仆维何”,也完全可以,这样各章之间便以纯粹的顶针格相贯连。但此篇的作者却蹊径别出,不取上下章衔接文字完全重复的纯顶针格,而仍收“蝉联而下,次序分明”(方玉润《诗经原始》)之效,并别具曲折灵动之势,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这章与章的半顶针衔接又与各章章内的纯顶针修辞(如“高朗令终”与“令终有俶”、“朋友攸摄”与“摄以威仪”、“君子有孝子”与“孝子不匮”)连成一片,产生了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效。由此可见,颂诗的表现力也相当强。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主旨与背景,历来有多种观点。严粲《诗缉》认为:“此诗成王祭毕而燕(宴)臣也。”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系“父兄所以答《行苇》之诗”。程俊英《诗经译注》谓此诗“是周王祭祀祖先,祝官代表神主对主祭者周王的祝辞”。

  猜你喜欢
山阳遗韵在,林端横吹惊。响迥凭高阁,曲怨绕秋城。
淅沥危叶振,萧瑟凉气生。始遇兹管赏,已怀故园情。

桂枝冬更好,浪蕊到今稀。雅韵催吟笔,幽香傍舞衣。

月分千里影,风突百花围。倚策山亭暮,寒鸦亦倦飞。

新苗未没鹤,老叶方翳蝉。绿渠浸麻水,白板烧松烟。

笑窥有红颊,醉卧皆华颠。家家机杼鸣,树树梨枣悬。

野无佩犊子,府有骑鹤仙。观风峤南使,出相山东贤。

渡江吊很石,过岭酌贪泉。与君步徙倚,望彼修连娟。

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归来春酒熟,共看山樱然。

烟水萧疏总画图,若非米老定倪迂。何须更说江山好,破屋荒林亦自殊。

金华山下赤松乡,何日横门杜短墙。皮几鹑衣甘淡泊,竹阴花径任徜徉。

雨馀静听溪流激,风过时闻稻米香。缄负此心刚未遂,羡渠陶子傲羲皇。

往年采玉于阗东,今年采玉昆山中。近来苦难得白璧,荆珉燕石常相逢。

世无明眼非无玉,水苍玄英委空谷。何限瑰奇不见知,岂独骊珠混鱼目。

君不见琥璜在璞未琢磨,云谁识之古卞和。

仙人白玉阙,踏月戏紫霞。坐阅东海水,秋风捲尘沙。

烂柯亦偶尔,人世惊咨嗟。龙汉劫运长,谁能测幽遐。

西山秋水来天地,巨野横流浩无际。长风蹙浪鳞甲生,两角斜分半山际。

缭堤北去接飞桥,鼓鼙汹汹翻惊涛。中流突兀玉山起,直疑河伯驱灵鳌。

冷光摇荡秋云白,浑似梦中游震泽。隔林我欲唤渔郎,孤帆忽如过鸟翼。

安得酒船常拍浮,四时甘味置两头。何人与我同此乐,颍阳试觅元丹丘。

晓寒着人肌粟生,空阶顷刻一尺平。开门起视天地白,埽榻坐爱琴书清。

黄州竹楼惊碎玉,许家仙子誇飞琼。东邻西舍醉新酒,蹇驴细踏春风行。

官山山下水西头,杨柳津前绿荫舟。海内风涛多不定,未应长啸独临流。

美人心迹,似卷中曾见。秋影帘旌渺征雁。料小坊幽院,翠掩红藏,空怅怨、梦散南楼坠燕。

羽陵投老去,绮思销磨,合为词仙苦分辨。箫谱懒重修,小幅乌丝,累几度、研朱亲点。

记一捻、犹余粉痕香,让秋水、新编染兰装线。

徒传文屡变,未省学通经。呈卷犹颜赤,持衡自眼青。

雕龙矜健笔,振鹭误充庭。世道终何赖,难分楹与莛。

黑云一朵白虹气,凛凛寒风鬼愁避。铭文廿六署姓字,乃是高邑赵公铁如意。

公之烈性百炼刚,指挥亦见铁石肠。公之定力千钧强,谈笑亦飞铁面霜。

我观公物识公志,弗若是折秉道义。珊瑚碎,亦无赖,何似公掌选司,志在屏四害。

唾壶缺,安足雄,何似公坐都堂,志在除四凶。将使汝为朱云上方剑,斩佞臣头进直谏。

将使汝为司农袖中笏,击逆竖首舒愤郁。奈何钩党纷纭君听谗,元凶争指群耽耽。

不如意事真八九,为同心人仅二三。锻炼深文竟被逐,西厂权弄东林覆。

太阿倒持事日非,逆案迟成公已没。如意兮如意,我不知击阉之疏草罢时,可曾携汝起舞扬双眉。

又不知雁门关外荷戈日,可曾持汝悲歌望京邑。

问汝汝无言,但见土花惨澹面冷无颜色,似有无限烦冤诉不得。

呜呼茄花委鬼魁柄干,聚六州铁铸错难。饮刃终成白马驿,赐环遑望金鸡竿。

朝局既坏社亦屋,历劫乌金犹在握。当时公盼东方明,祇今人效西台哭。

君不见见泉儿奉圣母,附九千岁同掣肘。神鼎如在难铸形,话柄虽传耻污口。

惟公奇觚矢赤衷,无愧铮铮在铁中。遗物犹为人爱惜,不惟瑰宝惟孤忠。

昔年得公书,什袭珍手泽。今又得如意,峥嵘森毅魄。

我欲快磨铁砚,椎拓墨本作画图。更将豪挥铁笔,大书铭词张座侧。

见者惊心读挢舌,何物犹矜炙手热,请看区区一片铁。

幽禽栖稳棘枝低,黯惨江天雪四围。明日郊原晴烂熳,好寻芳树弄毛衣。

半壁灯光孤立。一缕炉烟弦直。梦断小楼中,何处数声长笛。

幽绝。幽绝。恰好疏帘淡月。

我生无他长,所耽惟种树。树中尤爱梅,为其能守素。

守素有同心,相将老岩穴。花时犯清霜,坐到将残月。

家园兴未足,寻梅过太湖。梅花如白云,茫茫路欲无。

入山不忍尽,下山元独宿。钟清何处寺,花隐谁家屋?

愿言寄吾友,一枝折寒林。微物何足贡,将此岁寒心。

仲尼日月几曾昏,自古君师岂必存。
水陆三千游圣域,风云万里望天阍。
燕台接武何多隗,吴国孤骞未见云。
观上又分明月影,漫漫长夜与谁论。
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献赋未为龙化去,
除书犹喜凤衔来。花明驿路燕脂暖,山入江亭罨画开。
莫把新诗题别处,谢家临水有池台。

未织晚烟纷似絮。涛牙嚼雪扁舟度。网得鱼儿茭叶覆。

呼阿妇。村中沽酒将钱去。

半醉归来船倚树。大江多少风波路。阿妇向前乂手诉。

君休误。风波除却何方住。

三载抽簪返故丘,紫泥催起侍垂旒。山光欲傍宫袍动,云气仍随彩宫浮。

诗点烟花辞泽国,步凌星汉上皇州。伫看补衮为霖雨,两世龙门史汉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