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子·晚天萧索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傍晚的江边,十分寂寞,我像折断了的蓬草,到处飘飞,如今兴致一来,又乘船向东游荡。夜雾初散,三吴地区的风景历历在目,苏州一带的亭台楼榭稀疏零落,远不及以前漂亮。这往昔属于夫差的国土,芳香馥郁的花径都湮没了,空自留下座座荒凉的小山岗。繁华的景象已经看不见,只听见麋鹿呦呦地叫嚷。
怀想当年,夫差徒然运筹帷幄,不停指挥战斗,为的是称霸逞强。江山似图画那样美丽,天空云涛滚,江中水波茫茫,但威风凛凛的他,还不如坐着小船远游的范蠡。细细研读以前的图书、历史,当时的风云、成败只能使人嗟叹神伤。夕阳斜照着无边的野革。就像那永不消逝的愁情,一片怆廉。
注释
双声子:词牌名,该格双片一百零三字。全词同韵,平韵,韵字可阴平、可阳平。凡五字句首字为领字。
萧索:萧条落寞。
断蓬:断根的蓬草,因风而四处飘飞,常以喻游子。
兰棹(zhào):木兰树所制之桨,此以指船。
三吴:江浙一带地名,具体何指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苏州、润州、湖州,此处指苏州。
姑苏:山名,在苏州西南,上有吴王夫差所筑之姑苏台。
牢落:荒凉冷落。
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一度称霸,后为越王勾践所灭,自杀而死。夫差都苏州,故称苏州为夫差旧国。
香径:飘满花香的园中小路,即指宫廷园圃,越曾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香径”亦暗示西施。
呦呦:拟鹿鸣叫声,《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决战:指夫差二年,吴越会稽一战。
图王取霸:谋求称霸一方。
翻输:反而不如。
范蠡(lǐ):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句践灭吴,后泛舟隐于五湖。此句意为夫差曾不可一世,然结局反不如范蠡,虽漂流在野,无显赫的权势地位,却能保全性命。
验:查验。此句意为查验前代经史,那些风流英雄下场往往可悲,如同夫差。

赏析

  上片写景,叙述三吴美好的自然风光,引发出怀古伤今之思。“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薄暮的天空散发着萧索的凉意,我像无根之飞蓬浪迹天涯,乘兴驾舟东游。开篇点出了东游的时间背景。“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因西南有姑苏山,有姑苏台建于其上而得名。三吴的风景,姑苏的亭台,全都笼罩在沉沉的暮色中。“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当年的御阶宫道已被乱石衰草所埋没,昔日的繁华景象早已灰飞烟灭,只剩下一片麋鹿哀鸣的荒凉山丘。“麋鹿呦呦”,据《史记·淮南王传》载:“王坐东宫,召伍被与谋曰:‘将军上。’被帐然曰:‘上宽赦大王,王复安得此亡国之语乎!’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麇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后人以麋鹿游姑苏台比喻亡国。此处开启下片,引发了柳永词鉴赏词人的怀古之思。

  下片追忆春秋吴越争霸的旧事,抒发了深沉的历史兴亡慨叹。“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据《史记》载:“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想当年,吴越争霸,堂堂夫差空有运筹之志,却不知审时度势,图王争霸无止无休,最终招致了亡国之灾。越败姑苏之后,对吴称臣。吴王刚愎自用,不听伍子胥劝谏放虎归山,将越王勾践君臣放归越国,给自己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之后又频频兴师北伐,与齐、晋等北方诸侯强国争霸,劳民伤财。越王趁机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志在报复,最终在越国强大军事力量的反攻下,仓惶败溃,落得身死亡国的下场。“空”字,意味深远,饱含了对吴国兴亡的深深感叹。“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意谓吴王好大喜功,“图王取霸无休”,反将大好河山拱手输给了泛舟五湖的范蠡,可叹啊,前朝旧史中不知有多少灰飞烟灭的风流人物。“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斜日里衰草连天,历史的长河中涌动着不尽的千古遗愁。

  这是一首即兴而作的咏史诗,意境深沉,格调苍凉,谋篇布局洋洋洒洒,颇有大家风范。历史带走的是一身尘埃,在这不尽的长河中,人的绵薄之力犹如苍海一粟,显得那样微不足道。“江山如画,云涛烟浪”,滚滚而去的历史长河给后人留下的只有无穷无尽的慨叹。

创作背景

  此词风格典雅,写作态度严肃,当是柳永入仕后作的雅词,但写作的具体时间已难考定。当时柳永宦游时来到吴国故地苏州,许多古代的一遗迹使他产生了怀古的幽情,此词便是他宦游苏州所做。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猜你喜欢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醉透香浓斗帐,灯深月浅回廊。当时背面两伥伥。何况临风怀想。
舞柳经春只瘦,游两到地能长。鸳鸯半调已无肠。忍把么弦再上。
古铁如钩戟,岁久钢断绽。
久为土气蚀,皆成豌豆{氵篡}。
铢两每不多,积之可精炼。
为剑或为刀,花宾劣于滇。

美人颜色娇如花,鬒发光翳朝阳鸦。玉钗斜插翠眉蹙,岂亦有恨来天涯。

画工善画斜穷意,故把双眸剪秋水。丹青幻出亦动人,况复嫣然能启齿。

年来居士心如灰,草户金锤击不开。纵教天女来相试,虚烦云雨下阳台。

虚谷兮委蛇,云英英兮日迟迟。
繁阴兮土滋,兰之生兮彼桃李其安知。

睡馀得清风,起坐傍书几。日长谁晤言,赖此管城子。

欣然共游戏,一笑我忘尔。群鸿偶下集,但怪惊不起。

古来翰墨事,著意更可鄙。跌宕三十年,一日造此理。

不知笔在手,而况字落纸。三叫投纱巾,作歌识吾喜。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曾闻兵革话承平,几见承平话战争?
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
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
官匪拾遗休学社,徒惊绛灌汉公卿。

吴会有高楼,上切星与斗。北牗临玄湖,南窗对钟阜。

楼上一老翁,皤皤垂白首。服食窗烟霞,图书是宾友。

虽为中丞父,何异商山叟。谁歌难老篇,愿以祝眉寿。

从渠儿辈错书獐,自写新诗细作行。门外满生书带草,林间知有德星堂。

流匙已厌青精滑,蘸甲须尝白堕香。秖恐笑谈须此老,又教天下起冯唐。

孤竹生来瘦,挥毫欲动摇。双溪风月夜,想像沈郎腰。

杼悲情虽滞。
送往意所知。
空座几时设。
虚帷无久垂。
暮气亦何劲。
严风照天涯。
梦寐无端际。
{忄敞}恍有分离。
意念每失乖。
徒见四时亏。

登山如登天,便作云霄想。决眦入青汉,顾步失尘坱。

时闻谷鸟鸣,何来人语响。畅游济胜情,遐瞩恣幽赏。

素心于焉惬,平生屐几緉。

永兴书传右军法,碑楷无过孔庙堂。西安城武重勒石,善本旧推荣蔡张。

吾斋墨缘幸萃合,敢例三箧收遗亡。先生长歌昔题记,为我载赓银印章。

谢表兼摹群玉刻,篆书八字衔具详。黄银印出晋内史,三百年后传有唐。

官以人重印千古,那数会稽骠骑王。玉麟牢锁有谁见,异代出作虞书祥。

琼文照耀石墨字,光怪所聚神鬼藏。当时奇秘忍轻与,山阴遗韵东观扬。

银青光禄添故事,宝带不换梁公房。乃知精灵契翰墨,鹤口铜砚殊轻偿。

惜哉金石就沦绝,后人数典徒煌煌。我今前后三旧拓,并此临卷珍琳琅。

何殊永兴书石罢,永和文物归佩攘。牙签犀轴锦装褫,要附至宝缄青箱。

虞戈夜烛牛斗气,苏斋妙迹争腾芒。陶镕顽钝受心印,庶免算子诃香光。

翅掩飞莺舞,啼恼婕妤悲。料取金闺意,因君问所思。
流莺拂绣羽,二月上林期。待雪销金禁,衔花向玉墀。
狗子佛性无,宝剑出规模。
落在将军手,横按立当途。
纸上遗书字宛然,千年微意有谁传。
曾将灵钥开关钮,珍重成周二老贤。

性佣人事拙,思向远山居。欲得是非少,先宜来往疏。

善邻惟水竹,良友秪琴书。冷淡生涯外,逍遥一室虚。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