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藏本同涂,明哲遇辄安。畎亩道可乐,肯思负鼎干。
膰肉倘爱礼,岂遽涉汶川。大哉天地准,笑汝士女耽。
丈人三吴秀,此理久已参。缅怀洛京老,知音赏英咸。
佳名表栋宇,妙语来江山。至今编简香,不谓室有兰。
君看为邦问,正在箪瓢间。阅世从川流,如愚安石磐。
圣门惟若人,始可语易占。不见系辞中,岿然特书颜。
秋籁本泠善,听者自哀商。峭绝天际云,落势疑瞿塘。
人老苦不少,日短苦不长。昨见荷花落,今近梅花香。
迭伊鸟与虫,适命怡厥常。寂怀泯有无,于世永徜徉。
贼臣苏峻犯台城,谋国谁人致寇兵。臣死为君儿为父,晋家惟有卞忠贞。
韶光九十轻抛掷。柔风腻雨无人惜。懊恼大刀头。何时是倦游。
但留颜色好。珍重宜男草。莫更寄征衣。春归侬也归。
拘儒谈往事,百鸟同一咮。尽信则无书,故牒何足究。
穆满方耄荒,四海茕在疚。累囚盈犴狴,飞龙跃天厩。
当时徐偃王,坎阱引手救。诸侯尽东来,玉帛已辐辏。
德化亦既阐,大业偶不就。后儒肆刻论,竟遗万年臭。
昔人更有说,要足订差谬。殷扈以义亡,徐偃以仁覆。
此论吾所凭,名实正相副。周宣詟淮夷,自将耀戈胄。
当时岂乏材,不敢任指嗾。可知徐方民,历久不忘旧。
功罪三古前,是非千䙫后。聃、董异见闻,竹册有遗漏。
子长生未晚,文献有所授。世家编田齐,犹有宰我陋。
何况今之人,毁誉迭相构。
王畿千里余,赤县首三辅。佳气来阊阖,去天如韦杜。
古时封内地,多以蕃同谱。凡温及应韩,历历皆可数。
朔风日暮急,惨淡过戎伍。二南有遗泽,流恨兼今古。
附海无细波,附岳无卑岵。所以封泰山,尝先禅梁父。
约略计斯城,初不下万户。胡为兵戈中,筑堞失完土。
还闻东土人,据地列田圃。自云托国家,一一皆肺腑。
大兄侍中郎,中兄司卤簿。季子未拜恩,鲜衣缠华组。
安坐召县官,促装揖州府。还家自生光,道上人如堵。
兼金旧络马,百宝新装弩。貂首大秦珠,可充千万估。
牛羊盈其门,珠玉盈其庑。堂上斗酒会,健儿鸣钟鼓。
大妇工锦瑟,中妇歌《金缕》。小妇贵家子,徐徐调鹦鹉。
吾欲终此曲,此曲闻者苦。长安连狭邪,日月通前浦。
四并堂中别公去,四至堂中傍公住。也知公未到斯堂,光辉照遍淮南树。
淮南遗泽海陵长,绍圣名齐有美堂。康乐达人绵祖德,士安惠政满江乡。
绣衣借寇从来有,六州霖雨争骧首。夹道焚香送使车,问公还忆棠阴否。
宣慰欣传简郑韩,簪缨休作尚衣看。堂帘一德承恩易,节钺重来异数难。
圣心独眷江南重,盐梅好作和羹用。早识元龄公辅才,待偿昭达台垣梦。
蜀冈公燕狎烟霞,别馆题襟护碧纱。翠饮玉炉三涧雪,红簪金带四围花。
致亲许我听官鼓,绛随才愧兼文武。八表间停南浦云,一鞭催踏东华土。
甓社珠光照海东,屋梁颜色正思公。江山夜共冰轮影,丝竹秋生绛帐风。
蕙{木边}仿佛看题字,匆匆廿七年前事。当时童子问何知,此日勉为清白吏。
月阙微名阚泽惭,祝公开府又东南。魏公昼锦堂成后,六至还应续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