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朝服绶带遗弃在尘世之境,赶赴青山拜谒佛教道场。

黄金为绳显示觉悟之路,乘上宝筏渡过惑人迷川。

岭上高树拢聚构成飞栱一般,岩上红花盛开掩盖山谷的泉水。

佛塔高耸是海上日出的标志,佛楼雄伟依傍大江烟云缭绕。

佛烟香气传遍欲界色界无色界,佛钟敲响声连万壑千川。

手中念珠如秋日莲子成熟满把满串,繁茂的松树团团圆圆如月。

鸟儿相聚疑是为听法而来,龙王亦来参加原为护法而来。

惭愧我无洋洋兮若江河般的流水声韵,可以混为伯牙的琴上之声。

注释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李白好友。

朱绂(fú):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此代指官职。

梵(fàn)筵(yán):佛教道场等宗教仪式。唐陈子昂《夏日游晖上人房》诗:“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金绳:佛经谓离垢国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典出《法华经》。

宝筏:指船。佛教语,比喻引导众生渡过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迷川:指众生为欲念所蔽而陷于迷障的生活,与“苦海”的意思相类似。

栱(gǒng):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

谷泉:山谷间所出的泉水。

江烟:指江上的云气、烟霭。

香气:指佛寺里的香火烟雾。三天:即“三界”的意思,佛家把“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这里的“三天下”犹言“天下”。

“鸟聚”句:王琦注:“《法苑珠林》:舍卫国涯树梢舍众集之时,猕猴飞鸟群类数千悉来听法,寂寞无声,事竟即去,各还所止。”

“龙参”句:佛教认为龙王护持佛法。

流水韵:指美妙的乐曲

赏析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朱绂”此处用以指代游者,正显示其身份之尊贵。“尘境”与“梵筵”相对,一指世俗生活的地方,一指超脱红尘的佛寺。诗人陪同这位贵人离开了世俗的境地,来到这青山环抱之中拜谒佛寺。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两句纯用佛典当中的用语。“这两句是说佛法能开启众生觉悟的道路,能超度众生脱离迷川,到达理想的彼岸世界。诗人这里是借眼前之景既赞颂了佛寺、佛法,又赞颂了来游禅寺的人。

  “岭树攒飞拱”以下四句是从宏观上描绘佛寺之壮观,也是诗人刚入禅寺所看到的景色。山岭上茂密的树木簇拥着寺庙的飞栱;岩石边的繁花覆盖着谷中的幽泉;寺中的高塔,高耸入云,似乎凌驾于海日之上;而雄伟的殿宇,气势非凡,又好象超出于江烟之上。“海日”、“江烟”在这里无非是用以烘托“塔形”与“楼势”,不一定意味着这禅寺真的在海边江上。所以对诗意的解释不必过于拘泥。这四句诗不但对仗工整,而且用词精妙。“攒”、“覆”、“标”、“出”四个字把环境的幽美,庙宇的雄伟写尽写足了,也写活了。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随着这两句诗的展开,诗人之笔深入到了佛堂之中。由此可以体会到全诗似乎是由外而内逐步深入的。佛寺里的香烟弥散于“三天下”,宏亮的钟声在千丘万壑之间回荡不绝,象征着佛门广大,其影响正普及于天下。这两句诗气魄宏伟,正是李太白的一贯诗风。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这是进入到禅堂深处了。这两句虽仍是写景,却隐含着佛理。秋天荷叶上布满了晶莹的露珠,繁茂的松树已亭亭如盖。这两句描摹景色,细致入微。“已”、“初”两字用得十分确切,“圆”、“满”更是语带双关。“圆”,“满”两字一方面赋于荷珠、松盖以鲜明的形象和勃勃的生机,准确地传达出荷珠松盖的神韵情致;另一方面又隐含着禅机。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有一节“说圆”写道:“释书屡以十五夜满月喻正遍智”。他广征博引上座大众诸部经典,如《文殊师利问菩提经》《杂阿含经》《增壹阿含经》等等中的各类例子。可见以“圆”“满”作为“如来智慧”的形容在佛家经典中是比较普遍的,所以人们也说功德圆满之类的话。诗人在这里揉诗意禅趣于一体,可谓巧妙之至。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两句进一步借写景点明身在佛寺,也像“鸟”与“龙”一样受到佛理佛法的薰染,体验到佛法的威力。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两句借用伯牙钟子期的故事,自谦和的诗愧非知音。《吕氏春秋》载:伯牙鼓琴,遇钟子期,伯牙志在泰山,子期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志在流水,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从此“高山流水”成了“知音”的象征。

  李白一生与道教关系密切,自称“臣是酒中仙”,以贺知章赠给的佳号“谪仙人”自傲。但是他与佛教的关系也同样十分密切,他自称“青莲居士”,并有诗言道:“金粟如来是后身。”据有人统计,与李白交游的僧人有三十余人,他还曾从两位高僧学法。他寄居过的佛寺寺院有名可考的便有二十余座,他写的有关佛教的诗文有五十多篇。李白在这首诗中用了大量应景的佛家典故,胡震亨曾说道:“诗家拈教乘中题,当既用教乘中语义,旁撷外典补凑,便非当行。”李白在这首诗中基本上是为了应景而用佛典语,但他用得精工,用得巧妙,景语佛语熔于一炉。这就表现了他的诗学佛学造诣均卓越非凡。这首诗音律精严,对仗工稳,是一首典型的律诗。确实,最能表现李白心胸、抱负、胆识的是他的乐府古风之中的许多不朽之作,但这首诗虽是应酬之作,仍表现出他超凡脱俗的横溢的才华,于“端整”中不失“飘逸”。诗中没有明写游禅寺,但几乎每一句每一字都不离一个“禅”字,使人一下子便能悟到诗人说的是禅寺,这些地方也可见诗人深厚的功力。

  这首诗也许不能代表李白诗作中主要方面,但正因为其独特更说明了它不可忽视的价值。恰如要全面地了解杜甫,除了“三吏”三别”之外,《秋兴八首》也不可不读一样,读读这首诗,对全面了解李白是会有帮助的。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诗题是“春日归山寄孟浩然”,但据诗意,这首诗与孟浩然并没有什么关系。王琦在《李太白全集》的注里这么说:“孟六浩然恐是孟赞府之误。”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欲知别后思君处,看取湘江秋月明。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芦花风起雪平川,数亩荒洲倚废莲。小榜乍依沙子岸,惊禽忽破水条烟。

閒移竹影莓苔地,坐爱溪文荇藻天。且与鹭鸥相伴著,平分僧月载归船。

前日君远游,相怜每独悲。宁知君未返,自笑还若兹。

贤者易姓逃,圣者微服驰。圣贤不必容,吾道其如饴。

浮舟颍水清,远与尘嚣违。卜邻西郊郭,得近樵渔期。

主人文章伯,声望高一时。平生莫往还,见我如旧知。

势与年俱忘,胸中坦无疑。人当意气展,何有忧寒饥。

反思万类情,纠缠未易推。向者虽定居,睽孤常不怡。

迩来暂奔走,师友足自持。物或损而益,吾又何怨为。

且苟无陈人,吾岂能至斯。岁穷景萧条,多感令志衰。

须君济其弱,嗟子何当来。

见人偶语暗心惊,叵测风涛有变更。著布小怜姿韵在,啼妆孙寿病愁并。

忍言憔悴羞相见,喜耐危疑表至诚。奇祸不妨含笑受,旧恩山重一身轻。

独倚空楼畏景残,凝眸魂断楚云端。
猿清好杂江声听,山远宜和霁色看。
鸟掠平芜堪入画,风来危槛欲生寒。
萧萧前浦归帆静,落日长吟且凭栏。

司鹾作宰为家贫,清俸重颁足养亲。枢要遗徽今具在,期君衣钵继先人。

薄暮雨如驰,中宵月半规。真成忆玄度,不是突西施。

蝉堕风枝急,蛩鸣露草垂。不眠还索句,自笑欲奚为。

前年常见云西画,今年始识云西翁。
文章惊世怈所重,笔力到老老更工。
流水涓涓石凿凿,一啸长才风雨作。
岂云笔底有江山?自是胸中蕴丘壑。
昨日亭东白云起,怅望吴松满江水。
安得先生乘兴来?写我江南雪千里。
物生天地间,细大各有容。
伟哉霄汉姿,厄此盆盎中。
嗟吁尔橐驼,局促吾苍龙。
驼兮顾我笑,可悯岂独松。

风雨凄凄客思凉,况逢冬至在殊方。愁看瘴岭遮天短,独拥寒衾觉夜长。

地杂夷情休问俗,庭无官事懒升堂。醇醪幸接周公瑾,百感伤怀总欲忘。

寝庙徒悲剑与冠,翠华龙驭杳漫漫。原分山势入空塞,
地匝松阴出晚寒。上界鼎成云缥缈,西陵舞罢泪阑干。
那堪独立斜阳里,碧落秋光烟树残。

言寻鹦鹉庵,乃在凤山侧。石磴引途长,筠舆穿箐密。

初地峙山门,重关辟香域。佛亦专城居,崇垣势崱屴。

眼明见花宫,照耀黄金色。谁凿铜山穴,来构梵王室。

参差万瓦明,磨砻两楹植。藻井与疏寮,玲珑胜雕刻。

中奉武当神,玉座颇莹拭。庭前五丈竿,大旗飏落日。

居然范金为,非是通帛质。穹碑屹两旁,大书夸撰述。

经始万历中,甲辰首载笔。伟哉陈中丞,持节抚南国。

勇略伏猓獠,余威詟爨僰。三宣设八关,屯兵备缅贼。

雄才足筹边,韦李乃其匹。惜哉侈心生,未免留口实。

铜柱马援置,铜鼓武侯勒。克敌扬天威,岂恃象教力。

况当神庙年,中外困掊克。殿工筹度支,矿使遍南北。

滇中增贡金,数比旧额溢。辇石充山庄,购象备扈跸。

要荒肆徵求,帑缗糜千亿。以兹六诏民,愁叹废力穑。

中丞亦慈祥,宝井役请息。乞哀一纸疏,读者尚心恻。

奈何侈兴筑,物力不遑恤。竭此三品金,空为十地饰。

即今厄红羊,战场浩荆棘。昆池灰再飞,阿房火未熄。

兹殿类灵光,巍然可登陟。窗轩稍零落,父老为哽恧。

醵金累锱铢,鸠工庀堂阈。毋使大厦倾,谓是明神式。

我意独不然,狂论众所嫉。不见民苦饥,老稚葬沟洫。

厂废鼓铸穷,那能振万镒。佛开甘露门,断臂且舍得。

何惜方丈地,借为救荒术。巨炭炽红炉,新模就赤仄。

弹指千万缗,散以助耕织。鸿嗷得栖迟,鹑衣救凛慄。

徐议销兵气,农器铸亦亟。斯事实便民,余岂贪货殖。

神鬼如有灵,罪谪誓不怵。

野径云深杖屡幽,竹风松影共悠悠。偶来分得禅家榻,静看西山一片秋。

男儿踪迹误浮沉,把臂相于快入林。客馆因依同雁序,霜天酬唱作龙吟。

一灯分照还家梦,千里谁明抱璞心?请念退之论驽骥,莫将高价索黄金。

杏花风起雨如丝,人在轻寒暮阁时。杨柳毵毵春院闭,青鸠啼上最高枝。

桃花日日觅新奇,有镜何曾及画眉。只恐轻梭难作匹,
岂辞纤手遍生胝。合蝉巧间双盘带,联雁斜衔小折枝。
豪贵大堆酬曲彻,可怜辛苦一丝丝。

滩浅声如泻,人行逐影流。歇鞍休病马,掬水戏浮鸥。

野渡横西岸,江关截上游。莫言乡国远,襟带在扁舟。

九十二光阴,分明对众说。
远洞散寒云,幽窗度残月。

丰年瑞雪积峰头,为兆磺溪岁有收。远望芙蓉无限白,教人错认玉山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