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汉台南面,越城东臂,胜地曾作蘅皋。湖通珠浦,溪连香谷,花木一一分曹。
兰亭几度,觞咏罢、徒有蓬蒿。难陶写,把丝竹,留教山鸟啾嘈。
幸狐狸,知谢公白血,珍同水碧金膏。微躯安惜,乾崩坤裂,平陵一死洪毛。
与龙髯马角,和粪土、同委员濠。炊残白骨,牛羊总成,一片腥臊。
亭馆初同宴,烟萝别一家。依依檐际雀,澹澹雨中花。
曾从乔樾挹清风,千里山川梦亦通。不谓过桥无靖节,悬知化俗有文翁。
隔江烟雨堪留客,满径篱花可赠公。中宿别来谁作者,为君一笑倒诗筒。
岁历居庸万仞山,词臣供奉有馀閒。试看翠竹丹枫画,犹似金风玉露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