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咏柳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已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三眠柳枝条还在风中飘荡,秋天就突然降临了。斜阳余晖洒在树梢上,树上寒蝉幽咽。经过灞陵离别,飞絮已经飘落水面成为浮萍,落叶被风吹卷,空留下悲凉凄切。

不要轻易折断柳枝作离别,因为离别的怨恨还要由它来诉说,那些在章台游玩的人来来往往,如同飘零的柳枝一般。如今送别的红板桥上空空荡荡,游春浣裙的女子也已经离去,只留下清晓的风伴着残月。

注释

三眠:三眠柳,即柽(chēng)柳(又名人柳)。此柳的柔弱枝条在风中摇曳,时时伏倒。

灞陵:即霸陵,汉文帝之墓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苏小恨:喻与情人离别之怅恨。

倩:请、请求。

游冶:追求声色,寻欢作乐。章台:此处指妓楼舞馆。宋晏几道《鹤鸽天》:“新掷果,旧分钗,冶游音信隔章台。”唐韩翊以《章台柳》诗寻访柳氏,诗以章台借指长安,以章台柳暗喻长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后人遂将章台街喻指娼家聚唇之所。

红板桥:红色木板的桥。诗词中常代指情人分别之地。

湔(jiān)裙人:代指情人或某女子。典出《北齐书·窦泰传》。窦泰之母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渡河浦裙,产子必易。”泰母从之,俄而生泰。后成为古代之风俗,谓女子有孕到河边洗裙,分娩必易。又,唐李商隐《柳枝词序》云:洛中里女子柳枝与商隐之弟李让山相遇相约,谓三日后她将“溅裙水上”来会。后以此典借指情人或情恋之事。

赏析

  该词上片写弱柳初秋,一派凄切悲凉之景。下片借柳托恨,抒发无限楼空人去,孤苦无依之感。作者借景抒情,以秋天的萧瑟,表达自己内心的悲凉之感。

  上片开始,点名时节,“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时令为初秋时分,一个“乍”字刻画出了秋天的突然而至,为写离别之苦展开铺垫。此处虽然没有写道离别,也没有刻画离别,但却从一个“乍”字,就凸显出了离别的伤感。

  “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伤感蔓延开来,离别便顺理成章地牵引出来,夕阳西下,在树梢上的太阳,更显得日落西山的迷茫。而后面一句, 则是直接描写柳条变得枯黄,柳叶凋零,柳絮早已化作浮萍随风而逝,秋天真的到来了。“絮已为萍风卷叶,空凄切。”纳兰兀自悲切,感伤季节的无情和人世间无情的变更。

  而到了下片,纳兰却表现出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来,他轻柔地写道“长条莫轻折。”不要轻易地折断柳条诉说离别,离别虽有遗憾,但只要不告别,内心便依然充满温情。而后一句“苏小恨,倩他说。”则是在写一代名 妓苏小小。苏小小的爱情故事凄婉动人,离别是这个故事的主题,纳兰用苏小小的典故写出自己的惆怅与伤感,他达到了托物抒怀、借景言情的目的。

  而后的两句,自然也是围绕离别而写:“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词写到这里,颇有几分柳永的风范,但纳兰更显得干脆,既然红桥之上,离别已经无法挽回,那么就干脆道别了吧。就让自己与这晓风残月,独自相守,为离去的人祝福。这首词写出了词人悲凉的心境。

  该词咏秋初之柳,作为咏柳之作,纳兰以写景开始,以抒情终结。苍凉的景色中透露内心的悲凉。在万物调零的秋天,词人在一片美景中悲哀地感伤,整首词的情致极为凄婉,是首上乘之作。

创作背景

  该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根据最后一句“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的词意“游春浣裙的女子也已经离去,徒留晓风伴残月”推测,该词可能是写给作者妻子或者沈宛的,极有可能是为其妻所写。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三月灞桥烟共雨。拂拂依依飞到处。雪球轻飏弄精神,扑不住。留不住。常系柔肠千万缕。
只恐舞风无定据。容易着人容易去。肯将心绪向才郎,待拟处。终须与。作个罗帏收拾取。

莫怪风前玉斝飞,饮酣初喜传花枝。正当北雪消残后,恰直东风料峭时。

赫奕诸王后,清贫一士同。楼成召长吉,山裂梦虚中。

及子员郎泽,能诗伯氏风。琅玕嗟早折,魂不到安东。

欲理西斋居,厌兹尘境扰。发地得幽芳,斸石依寒筱。

闲暇一题诗,怀冲独观眇。偶此惬高情,公门何日了。

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
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天阍变化地,所好必真龙。
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
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未过溪桥笑语闻,纷纷惊起暮鸦群。双眉已挂家山雪,犹带巫闾几片云。

萧寺来人少,祇林过雨清。日光微破影,云色未全晴。

久客嗟殊俗,中年哭后生。庭前空柏子,此意复谁明。

人中有佞人,谗言不可当。蜜口覆人国,簧言乱侯王。

贤愚任喉吻,君子归雌黄。舐痔讵知耻,掇蜂终见伤。

绥绥九尾狐,媚惑迷四方。洋洋八风舞,斯文遂无光。

我尝览前古,圣言奚敢忘。为邦远佞人,谗夫尤所防。

鲁公食粥已数月,苏子探囊无一钱。身后胡椒八百斛,尔曹堪笑亦堪怜。

三十年前鬓未苍,曾陪宰相入鹓行。解衣换酒寻常醉,跃马看花取次忙。

乱后已非前日梦,老来那复少年狂。黄冠野服新妆束,稳把长竿钓海乡。

相逢海外若平生,谁主谁宾谢送迎。千里不胜轮铁倦,同文多感译鞮清。

晓风残月余诗梦,豪竹哀丝带酒醒。东亚且联唇齿谊,两家门户各支撑。

平旦曈昽瑞霭浮,曙星送月下西楼。画衣遥入迎仙跸,黄伞高擎覆采旒。

鸾帚拂尘花雨霁,霓旌曳影柳风柔。太平无事春如海,天保歌长乐未休。

欲知今岁好生朝,召节翩翩下九霄。
便入三槐新位次,空余八桂旧歌谣。
机神照物宜前列,质干参天合后凋。
他日凌烟图画处,方瞳炯炯映金貂。
此身虽不系,忧道亦劳生。万里江湖梦,千山雨雪行。
人家依旧垒,关路闭层城。未尽交河虏,犹屯细柳兵。
艰难嗟远客,栖托赖深情。贫病吾将有,精修许少卿。

落尽残荷草树荒,天留晚节傲严霜。东篱冷倚三更月,老圃寒余一瓣香。

雅称携尊添逸兴,有时插鬓学新妆。风流陶令真知己,合并苍松殿众芳。

飒飒西风起白蘋,无端归思与时新。迂疏每自惭尸素,孱薄凭谁减剧辛。

把酒且同今夜月,看花因忆昔年人。追陪不觉秋容老,野外幽芳放小春。

欧美辞家已十年,闻鸡更欲整先鞭。征途远涉愁风雨,世事何知有变迁。

祖训能持期恪守,清芬无替继前贤。京华挟策怜游子,陇树燕云有梦牵。

两经霜露动深哀,况听秋声木末来。江上重寻鸥鹭侣,雨中复上凤凰台。

千家古里连青陌,六代遗宫长碧苔。此日登临多感处,百年怀抱一时开。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