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调名于诸本二主词或作《柳枝》、或作《杨柳枝》。这首词于清《全唐诗》中有题作“赐宫人庆奴”。据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载:“江南李后主尝于黄罗扇上书赐宫人庆奴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想见其风流也。扇至今传在贵人家。”明顾起云《客座赘语》中亦云:“南唐宫人庆奴,后主尝赐以词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书于黄罗扇上,流落人间,盖柳枝词也。”其他如《西溪丛话》、《六砚斋三笔》等本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由此可见,这首词当是李煜前期的作品。这首词是李煜代宫女庆奴书、书后赐与庆奴的,所以词中的主人公是宫女。
开篇“风情渐老”直写女主人公青春不再,人老色衰。“风情”本来是说男女欢爱的情怀,但这里指的是女人容貌和情态。“见春羞”是自觉羞于见春之意。春花盛开,春色明媚,是女子容颜娇美艳丽的映照,而此时不敢与之相比喻。说明了女子年华已逝,美艳不复当初的自伤自艾。诚如顾起元语:“‘见春羞’三字,新而警。”比喻生动,情怀毕现。“到处”是指女子原在宫中受宠时的恩爱欢情,处处都曾留下过她与他的足迹和影子。此处用来颇有深意,既表示对过去的无时无刻的怀恋,也喻示出如今处处见情伤心、触情生愁的感慨。“芳魂感旧游”,旧地重游,情已不再,怎能不黯然魂消。“多谢”句以柳枝相喻,“似相识”照应“感旧游”,正是女子怀思、处处生情的真实写照。“强垂”二字愁意渐深,柳枝本无“强垂”之意,但人总有邀宠之心,刻意求宠,而又因“风情渐老”而求宠不得,所以勉强不来的无可奈何之情让人感伤不已。
全词以第一人称口吻写成,既有直叙,也有妙喻,通过宫女的感伤情怀侧面地透露出她的不幸身世,虽是李煜代笔,但个中深情却真切动人。词中以柳枝喻人,以“强垂”喻境,喻象别致、生动,手法清新、自然,情景交合,颇为感人。不过,也正因是李煜代抒宫女之情,词中难免有以帝王之眼看宫女之色的庸俗感觉,格调相对不高。
皇情念手足,大器期晚成。时哉不可后,挥袂轻沧溟。
英姿自飒爽,猛志宜专精。接人谦而尊,奉己俭乃宏。
晏然处众中,孰能指以惊。譬彼五岳重,无令见真形。
世变在旦暮,天道犹难明。莫兹君父忧,归来佐中兴。
山后山前暝不分,草堂无径觅徵君。惟馀玉气无藏处,散入空青作白云。
大人多丽壑,谁此觅奇观。一刹从天外,诸峰特地攒。
泉迎三涧落,瀑洒万珠寒。瑞草龙髭似,芳苔鸟篆看。
月光时隐见,霞色远瀰漫。绝壁丹梯险,危巅石磴盘。
侧身防圻岸,屏息瞰斜湍。欲尽诸天胜,旋惊鸟道难。
攀藤垂一线,入户绕千竿。流响俱弦管,林香半蕙兰。
云松窥定密,霞岛得传单。说法天花坠,翻经贝叶残。
君登能者岸,余访志公坛。妙辩驱尘劫,深谈沦腑肝。
传餐香积远,啜茗露华漙。却恨林泉外,苍生未奠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