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洛阳愁绝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当我辞别洛阳的时候,春暮的景色更使我伤心欲绝,杨花柳絮飘舞着如漫天飞雪。远行的人天天折走柳枝,桥下的流水时时都在呜咽,唱不完送别的悲歌。
上马时朋友争劝送别的酒。我最怕那南浦的莺啼,声声都是断肠的歌喉。燕赵儿郎也伤愁,挥不尽千行泪,又回头。
注释
1.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名。《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2.洛阳:最早为东周都城,此后后汉、西晋、北魏、隋等朝均建都于此。唐时为东都。
3.恣(zì)攀折:任意攀折。恣,一作“争”。
4.离觞(shāng):饯别之酒。
5.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6.平原年少:泛指贵族子弟,这里指远行的人。平原,古地名,战国时赵邑,即今山东省平原县。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上阕写桥上送别。“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一开头就点出了这次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正值阳春天气,洛阳城里柳絮纷飞,如同雪花飘飘。这时有人要远行,朋友们都聚集在桥上为他送别。“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按照古人风俗,送别要折杨柳以相赠,用来表示依依不舍之情。因为经这桥上远行的人络绎不断,来这桥上送行的人成群结队,所以整天都有人折杨柳枝,整天都有人执手呜咽。送别的哭声和桥下的流水声发生共鸣,那声音真是撼人心肺。这里不是直写离愁,而是侧面烘托离愁的气氛。

  下阕具体描绘离别的场面以及别后的心情。“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飞断肠。”行人上马就要起程了,这时朋友们争着劝饮最后一杯酒,大家便挥手告别。江淹《别赋》有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浦是地名,在福建,这里借指送别之处。一旦离开洛阳,又是那样的牵肠挂肚。忽然听到莺啼婉啭,好似声声劝人留下,实在不忍离去。换头二句所写情景,愁绝可见。“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平原年少,出自“我本平原儿,少年事远行”。平原作为燕赵之地,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交友至深,故离愁使人格外伤感。结尾二句先以“愁杀”二字与首句的“愁绝”呼应,点出情怀,再以“回首挥泪千行”六个字将依依离情与主人公的无限悲苦,形象地揭示了出来,一种难舍难分之情态跃然纸上。

  一般送别之作多写得凄凄切切。温庭筠这首词虽然格调也不高,但并无儿女之态,脂粉之气。大家公认温庭筠词“大半托词房帷,极其婉雅”,这首词却是个例外,别具一种阳刚之美。

创作背景

  温庭筠存《清平乐》小令两阕,此乃惜别之作。一般送别之作多写凄切,而此词却别具一种阳刚之美,因此有人猜测可能“作于被贬之时”(见《唐五代四大名家词》)。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南山老,还记少陵诗。七十古来稀。清池拥出红蕖坠,西风吹上碧梧枝。趁今朝,斟寿酒,记生时。也不羡、鲲鹏飞击水。也不羡、蛟龙行得雨。人世事,总危机。扶床正好看孙戏,舞衫不要笑儿痴。更埙篪,三老子,鬓如丝。

浩荡鸥盟久未寒,征骖聊此驻江干。何时买得鱼船就,乞与人间画里看。

九日独何日,欣然惬平生。四时靡不佳,乐此古所名。

龙山忆孟子,栗里怀渊明。鲜鲜霜菊艳,溜溜糟床声。

闲居知令节,乐事满馀龄。登高望云海,醉觉三山倾。

长歌振履商,起舞带索荣。坎坷识天意,淹留见人情。

但愿饱粳稌,年年乐秋成。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壮气凛横秋,如何老作州。
有儿官左墄,无地办菟裘。
木落湖阴暝,书沈塞外秋。
佳城千古恨,树静晚风遒。

拔地千盘深黑,插天一线青冥。行旅远从鱼贯入,樵牧深穿虎穴行,高高秋月明。

半鱼半红山树,如歌如哭泉声。六月阴崖残雪在,千骑宵征画角清,丹青似李成。

朔风吹南山,黄叶满一屋。扫之向墙隅,然薪一冬足。

田畴虽不广,常满瓮头粟。闭户无所营,时还把书读。

背负明霞叶叶舟,靴文万顷夕风柔。閒看落日平生事,不待山僧更苦留。

荡漾无端入画堂,帘栊微动昼初长。暖催花底莺声滑,轻拂檐前燕翅忙。

酒醒香尘凝座榻,梦回芳草满池塘。飘扬不解留春住,又逐鞦韆度粉墙。

半落釭花午夜闲,戍衣裁就寄君难。雁来不带平安字,却带边风入帐寒。

渥洼水咽天房开,酸风嘶入黄金台。赤虬帝子市骏骨,感激白汗啼香埃。

双铜刮露竹披耳,三騣连钱窣红尾。碧蹄飒沓碎琼瑶,青毛参差剪秋水。

画阑十二春梦凉,银缸夜煮兰苕香。胡雏黄须不敢秣,忽惊神骏生辉光。

刘郎倚醉桂华树,洗却芳尘拂金紫。为君折取珊瑚鞭,一日旋风五千里。

徐郎既吴越,王子又瓯闽。孰与还仍往,惟馀病与贫。

尚寒花有信,欲尽雨催春。子去宁关抱,余留独损神。

入谷沿流曳杖行,亭亡白谷半为陵。蝉惊两腋风初定,树少多年秋不生。

水急溜穿南涧石,云深黍没夕阳僧。龟兹板上元和脚,犹有刘郎旧姓名。

古爵斑斓高寸五,文字郁律蛟龙舞。云是嘉泰四年造,相台后裔祀忠武。

忠武祠宇松柏苍,金牛湖畔金陀坊。生恐精魂招不得,却铸彝器荐椒浆。

馨香上达为王侑,王欲下咽眉应皱。若教痛饮抵黄龙,何用款字精忠籀。

生气旁魄物与传,尘劫受磨五百年。商尊掊击鲁壶碎,神灵呵护非偶然。

吁嗟乎!秦张当年漏鈇钺,麦饭浊酒春秋阙。子孙岂少不祥金,徒供当官铸佞骨。

秋风百柁倚江皋,幻出城南不柱桥。
虹影勒回天际水,鷁头惊退海东潮。
白银阙里看车马,赤玉阑边听鼓箫。
硎刃有余舟楫在,待随乏检上云霄。

百年辽左号精兵,负险谁知气益横。一鼓日中飞炮火,三军帐下拔霓旌。

不闻西贼忧韩老,犹自长沙哭贾生。近事大同姑勿论,往年甘肃悔行成。

不到翠岩如许久,朅来聊复破春愁。已闻高士徐孺子,更约平生马少游。

梦里钟声惊客枕,静中玉子落纹楸。非关风雨留连我,要作山间十日留。

异井甘如醴,深仁远未涯。气寒堪破暑,源净自蠲邪。
修绠悬冰甃,新桐荫玉沙。带星凝晓露,拂雾涌秋华。
绿溢涵千仞,清泠饮万家。何能葛洪宅,终日闭烟霞。

身处茅茨陋,天开绿野宽。因天分地利,春雨一犁寒。

西山青,无谓情。洪井碧,无涓滴。西山人,见曷亲。西山事,无可似。

若是灵利底举著便知,懵懂者付与德山临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