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夕阳已经落下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
月光照进松林夜晚渐生凉意,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
山中砍柴人已经全都归家而去,烟霭中鸟儿刚归巢安息。
与丁大约定今晚来寺住宿,独自抚琴站在山路等你。
注释
业师:法名业的僧人。一作“来公”。山房:僧人居所。期:一作“待”。
度:过、落。
壑:山谷。倏:一下子。
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
樵人:砍柴的人。
烟:炊烟和雾霭。一作“磴”。
之:此。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宿来:一作“未来”。
孤琴:一作“孤宿”,或作“携琴”。

鉴赏

  孟浩然在山水诗中,很善于表现自然景物时间中的运动变化。山区寻常的景物,一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清丽幽美的图画。

  此诗写诗人夜宿山寺中,于山径之上等待友人的到来,而友人不至的情景。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全诗不仅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令特征,而且融合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境界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

  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形象,不仅仅准确地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态特征,而且融统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特别是“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见泉而感山幽,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全部感受,很有韵味。

  全篇前六句都是融情入景,到了第七句,才点出“之子期宿来”,然后在第八字再点出一个“候”字,彰显了诗人不焦虑不抱怨的儒雅风度,也从侧面表露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有人的信任。“孤琴候萝径”,以“孤”修饰琴,更添了孤清之感。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而用“萝”字修饰“径”,也似有意似无意地反衬诗人的孤独。因为藤萝总是互相攀援、枝蔓交错地群生的。这一句诗,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诗的收尾非常精彩,使诗人深情期待知音的形象栩栩如生。

  表面上看起来,前六句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从一开始就在写候友,不过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前六句看起来是无人之境,实际上是有人之境。“群壑倏已暝”是诗人看到的,“松月生夜凉”是诗人感到的,“风泉满清听”是诗人的感觉,“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也是诗人看到的。这些诗句表明诗人候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待读到“孤琴候萝径”,暗藏在景物中的人,与抚琴候友的人迭在一起,形象蓦地活起来,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全诗色彩不断变幻,景物描写十分清幽,语言含蓄委婉却不失韵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是此诗名句。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其背景是这样:孟浩然住在僧人业师的庙里,他的朋友丁大(可能是丁凤,有才华而不得志)约定晚上来庙里和他共宿。天快黑了,丁大还没有来,孟浩然就除庙等候他,并作此诗记其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年少髭须雪欲侵,别家三日几般心。朝随贾客忧风色,
夜逐渔翁宿苇林。秋水鹭飞红蓼晚,暮山猿叫白云深。
重阳酒熟茱萸紫,却向江头倚棹吟。
隐来未得道,岁去愧云松。茅屋空山暮,荷衣白露浓。
唯怜石苔色,不染世人踪。潭静宜孤鹤,山深绝远钟。
有时丹灶上,数点彩霞重。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老怀清净化,乞去守洵阳。废井人应满,空林虎自藏。
迸泉疏石窦,残雨发椒香。山缺通巴峡,江流带楚樯。
忧农生野思,祷庙结云装。覆局松移影,听琴月堕光。
鸟鸣开郡印,僧去置禅床。罢贡金休凿,凌寒笋更长。
退公披鹤氅,高步隔鹓行。相见朱门内,麾幢拂曙霜。
湖上烟景好,鸟飞云自还。幸因居止近,日觉性情闲。
独酌乍临水,清机常见山。此时何所忆,净侣话玄关。

且爱灯檠短,宁论剑铗长。芝兰照春紫,编简著人香。

贺监聊吴语,昌黎岂楚狂。豹文元炳蔚,未信雾能藏。

人间足安危,顷刻异候状。
唯应山中石,不爱客尘障。
搜奇贮元龙,飞云劳鲁望。
高原濯濯弄春晖,金碧冠缨彩绘衣。
石溜泻烟晴自照,岩枝横月夜相依。
有时勃窣盘跚舞,忽地钩輈格磔飞。
寄语人间用矰缴,瑶台鸾凤好同归。
病中恨不见花开,赖有仙郎折送来。
一笑相看如有得,呼儿草划具樽罍。

驿迥村幽客路微,今朝楚树发南枝。重门深锁无寻处,故斸云根带藓移。

稽首牟尼古佛图,今朝犹剩旧头颅。纵经万死知何恨,欲尽馀生亦是虚。

破寺独松万日月,短床閒梦到江湖。从他知罪浑无涉,纳纳乾坤一病夫。

良朋不易得,此去复谁群?别酒无劳劝,浓愁已自醺。

间已花外鸟,冷淡日边云。莫唱《阳已》彻,离声忍更闻。

谈笑从吾乐,相过罢送迎。凭阑看月出,倚钓待云生。

蝶化人间梦,鸥寻海上盟。轩居总适意,何物更关情。

仙都石笋似天成,凫水松龙是弟兄。
走遍游人与行客,未知谁可寄深情。

一春闲著最无聊。宝炉香懒烧。金铃空自护花梢。

难禁飞絮飘。

杨柳岸,木兰桡。江南景色饶。乍寒乍暖易魂销。泪珠红豆抛。

金盆驰问请阍人,邮信浮沈杳未闻。二十八言还寄我,一挥多谢管城君。

繁华过眼若为情,独倚雕栏数落英。朱户月来虚弄影,玉阶星陨不闻声。

惊鸿雒浦游魂远,飞燕朝阳舞态轻。几日啼将春色换,教人错恨树头莺。

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
袅袅碧海风,濛濛绿枝雪。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悦。

解骖为助久未闻,以马借人史阙文。古之佚事孰能继,杭州太守苏使君。

使君有马出天厩,嘉名肇锡玉鼻骍。东斋却对李方叔,匆匆惜别情难分。

忽推君恩及良友,三致其意殊殷勤。丈夫宁有恋栈志,勖哉蹴踏超风尘。

当其要约书公据,一纸笔落生烟云。虾蟆压石信奇喻,字体出入从颜筋。

更教涪翁定价直,又以长句烦颍滨。何年刻石石自裂,风雨剥蚀生苔纹。

忆昔由拳遭兵火,不共珠玉摧妖氛。眼中旧迹喜重见,万生好古真不贫。

晚香堂刻旧曾觏,问值乃索百廿缗。短长肥瘠各有态,秋高二华同嶙峋。

迩来摹本苦杂出,东家难效西家颦。蜀中椎拓亦艰得,洋川数石犹堪珍。

长公作字留戏语,跋待五百年后人。小生后公岁九百,高山徒自怀清芬。

呜呼公之高谊今不作,翻覆之手何纷纷。万生万生善宝此,此券莫使冯暖焚。

周室悯黍离,蜀臣悲杜宇。吁嗟彼王孙,甘心事仇虏。

死愧文丞相,生惭谢皋羽。书画虽绝伦,大节吾不取。

贤域彝斋翁,高风邈千古。遇弟辄生嗔,到门必见侮。

吾爱《水仙图》,宝为翰墨祖。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