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东岳高”一句,开门见山,吟咏泰山巍峨高大,“秀极冲青天”,既勾画出直刺云霄、高耸陡峭的山势,又把静止的山峰写得生气蓬勃,富含动态之美。
与前两句从大处着眼不同,下面四句则着眼于细部描绘。山石峥嵘竟然分割了天空,显得格外静穆幽远。此山此石仪态万方,看上去好像是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其实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诗中出现的“秀”、“幽”、“玄”、“自然”等词,与魏晋时期的思想崇尚及人物品评理论有关,在这里用来形容泰山,折射出鲜明的魏晋时代色彩,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赞叹与景仰。但诗人在感叹泰山神秀的同时,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个人身世的坎坷与艰辛。诗人质问造化:你既令泰山如此迷人,却为何又使我遭受命运的坎坷,屡遭颠沛流离之苦。
诗人的确与普通女子有很大不同,她在提出质问之后,并没有进一步作悲痛哀婉的泣诉,而是笔锋一转,在诗中融进自己刚强不屈的精神。面对高耸入云的泰山,面对神秘莫测的造物主,诗人没有因为自身遭遇而悲伤沮丧,而是决心投身于山川这雄奇壮伟的怀抱,以顺应自然,终亨天年。
该诗虽有哀痛激愤之语,但对泰山之美的描写却并不是为了衬托这些情绪,而是为了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真挚而热烈的爱,这种爱与诗人坚强不屈的性格相交融,使诗人在面对泰山时淡定而又坚强,这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崇高精神状态,也是诗人在遭遇困境时更加主动地融入自然,感受自然魅力的原因。
驿吏逢迎旧赭衣,生还今日是耶非?纶竿喜值金鸡放,华表真同白鹤归。
抱蔓摘瓜馀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循墙叹息看题句,淅淅秋风起夕扉。
阁雨云疏,弄晴风小,薄寒恻恻如秋。有约湔裙,红罗先绣莲钩。
酒鎗茶具安排惯,倩移来、三板轻舟。莫因循,岁岁芳时,日日清游。
水乡曲折疑无路,又花随柁尾,转个弯头。谢了绯桃,二分春色全休。
短蓬移入香深处,载新诗、不载閒愁。好溪山,除却西湖,一半句留。
东南多胜友,如斯复几人。岂惟才力壮,能令气声亲。
披襟明宿昔,怀抱各清新。我观时世客,惟思要路津。
世道多荆棘,时心满甲鳞。何如一樽酒,淘洗令其醇。
以兹咸叹息,当杯莫逡巡。且勿谦新贵,亦无骄贱贫。
但作平等意,醒醉总相匀。糟酾共餔歠,此情亦未真。
情钟在我辈,心同是一身。与尔成三益,何妨有四邻。
甫里先生何处是。家住近、垂虹亭子。著罢新书,开门闲望。
但见一湖烟水。
放棹偶然垂钓饵。人道是、松陵渔史。若问羊裘,投竿何所,应在白苹洲里。
群鸡溷野鹤,意气独昂昂。谁料红尘里,能逢白玉郎。
双凫俱北翥,一雁独南翔。久别何须叹,相思岂易量。
声名过沈鲍,制作拟班扬。笑我人材拙,何如袜线长。
流年悲白发,却老慕仙方。仅得清而瘦,终期寿且昌。
篱边栽细菊,径底植修篁。抱瓮田畦外,操觚涧水傍。
蹉跎千里志,愁绝九回肠。公子多文翰,天葩压众芳。
朝廷崇礼乐,歌颂美成康。堂上莱衣舞,阶前萱草香。
瑶琴弹绿绮,雅调合清商。指日罗英俊,承恩步玉堂。
欃枪既扫沛深仁,群丑投戈尽束身。汤网恩宽三面解,轩台威耸百蛮驯。
蕃歌人踏关前月,铙曲风传塞上春。直画青丘为比户,不须戎鼓节金錞。
道人买山无一钱,今留祠宇苍松前。起家入直羽林卫,挂冠归隐知何年。
甲申都城危不守,公卿迎贼拜马首。虎狼分踞九殿喧,鞭扑当阶佐行酒。
尸䭾广柳贼醉歌,笑顾黄金高北斗。囊空官小公莫苦,脱身间关到乡土。
栖霞寺古白云多,犹许孤臣作庵主。登州海远煤山青,君亲生死一梦醒。
南都将相非我顾,后庭歌吹难为听。临春结绮倚娇娥,防江策尽唤柰何。
道人自抱白云卧,世上一度沧桑过。我来吊古伞山曲,雨歇颓垣秋草绿。
当时剪烛夜窗人,想见哀吟声断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