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对着席案上的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对柱挥舞发出长长的叹息。
丈夫一辈子能有多长时间,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丧气?
放弃官衔辞职离开,回到家中休养生息。
早上出家门与家人道别,傍晚回家依然在亲人身边。
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
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注释
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又,案,即古“椀”(碗)字。
会:能。这句是说一个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
安能:怎能。蹀躞(diéxiè叠谢):小步行走的样子。这句是说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呢。
弄儿:逗小孩。戏:玩耍。
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这二句是说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贫困不得意,何况像我们这样孤高而耿直的人呢!

鉴赏

  全诗分三层。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一上来先刻画愤激的神态,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诗篇这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关注。接着便叙说愤激的内容,从“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再联想生命短促、岁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难忍。整个心情的表达,都采取十分亢奋的语调;反问句式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

  中间六句是个转折。退一步着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丢开自己的志向,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于是适当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虽则寥寥几笔,却见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不自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当然,这里写的不必尽是事实,也可能为诗人想象之辞。如果根据这几句话,径自考断此诗作于诗人三十来岁一度辞官之时,不免过于拘泥。

  然而,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符合作者一贯企求伸展抱负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决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结末两句又由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在所不免,这足以证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这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升华。还可注意的是,诗篇终了用“孤且直”三个字,具体点明了像作者一类的志士才人坎坷凛冽、抱恨终身的社会根源。所谓“孤”,就是指的“孤门细族”(亦称“寒门庶族”),这是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对讲的一个社会阶层。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政权,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鲍照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标榜,自然为世所不容了。钟嵘《诗品》慨叹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是完全有根据的。他的诗里不时迸响着的那种近乎绝望的抗争与哀叹之音,也不难于此得到解答。

  前面说过,同为诗人抗议人生的哀歌,此诗较之《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的正言若反、半吐半吞,写法上要直露得多,但此诗也并非一泻到底。起调的高亢,转为中间的平和,再翻出结语的峭拔,照样是有张有弛,波澜顿挫。音节安排上由开首时七言长调为主,过渡到中间行云流水式的五言短句,而继以奇峰突出的两个长句作收煞,其节奏的高下抗坠也正相应于情感旋律的变化。所以两首杂言体乐府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再进一步,拿这两首感愤言志之作,来同前面那些借思妇口吻言情的篇什相比较,风格上又有不少异同。前诗婉曲达意,这里直抒胸臆;前诗节拍舒徐,这里律动紧促;前诗情辞华美,这里文气朴拙——随物赋形,各有胜境。不过无论哪一类题材,都能显现出作者特有的那种奇思焕发、笔力健劲的色调,这正是鲍照诗歌最能打动人心的所在。《南史》本传用“遒丽”二字评论他的乐府创作,后来杜甫也以“俊逸”概括其诗风,其实“俊”和“丽”还只标示出它的体貌,“逸”和“遒”才真正摄得它的神理。从鲍照的“俊逸”到李白的“飘逸”,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的。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你喜欢
欲出乡关行步迟,此生无复却回时。
千冤万恨何人见,唯有空山鸟兽知。

蚯蚓本微虫,托生在泥滓。饮泉食槁壤,既饱鸣自恣。

躯小无他肠,气尽声乃止。虽无招忧累,奈何聒吾耳。

半篙新涨渌周遭,种出荷花十丈高。撷秀堪纫水仙佩,招词更续楚臣骚。

去年春日盛,七十庆仪新。
今岁从头数,重过一万春。

盛事流传记昔贤,橡花红遍岭东天。神州苍莽英雄出,不为科名合著鞭。

试问乌程第一篘,醉仙翻作酒家羞。
三千年上探星海,未必黄河是浊流。

汝未闻天籁,簸扬箕有神。能清常侍暑,不动庾公尘。

大江东去天连水,薄暮萧萧朔风起。
须臾吹却冻云同,六花乱撒沧波里。
桥南桥北树槎牙,隔浦纷纷集晚鸦。
马嘶百折蟠云路,犬吠孤村卖酒家。
俯仰山川同一色,眼前不辨浪花白。
茫茫七泽与三湘,分明皓彩遥相射。
渔翁独酌寒江滨,顷刻琼瑶飞满身。
得鱼醉唱湖南曲,款乃一声天地春。
有时倚棹弄长笛,洞庭景物清无敌。
中流迢递望君山,但见遥空耸银壁。
今年大旱值丙子,赤土不止一万里。
米珠薪桂水如汞,天下苍生半游鬼。
南山北山云不生,白田如纸无人耕。
吾生政坐沟壑叹,况有狼虎白日行。
大官小官人父母,杀犬屠牛事何苟?南风日日吹太空,旱魃徒勤城南妇。
炼师一出役万灵,绿章上扣天帝庭。
乞得秋阴三日雨,洗濯山泽回余青。
老农额手喜复叹,点点都是盘中饭。
雨我公田及我私,免得残年坐涂炭。
老农所见愚又愚,拜师更乞天雨珠。
雨珠饮彼残暴腹,庶几活我东南隅。
我方热恼岩壑底,眨眼忽听雷过耳。
起来发歌登大楼,长江大河都是水。

近水人家小结庐,轩窗潇洒胜幽居。凭阑忽听鸣榔响,知有小船来卖鱼。

畴曩伊何,逝者弥疏。温温恭人,慎终如初。览彼遗音,恤此穷孤。

譬彼樛木,蔓葛以敷。

松生在山上,垂柯荫其下。人生苦别离,念此岁寒者。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五龙深处相公家,楼阁连空锁暮霞。门外久荒车马迹,庭前犹放木樨花。

北斗横空夜正高,朔风吹月上征袍。年来更入中原路,醉倚青天绰宝刀。

春霖涨合两溪平,雪浪中浮桑柘青。南市唤船撑未到,一番蓑笠满津亭。

古屋依青润,袈裟半是苔。壁间僧影在,一坐九年来。

朝来旭日喜瞳眬,万籁无声百虑空。一夜雨抽春草碧,半溪晴放早梅红。

病多养气逾良药,客久惊心叹转蓬。差幸亲朋同逆旅,不须蹙蹙怅途穷。

雨余落日满临安,病况逢君得暂宽。
抱玉已经三献后,还家又值一春残。
时违自觉君恩远,客久方知世路难。
国事于今用长剑,镜中绿发未须看。
平生疏散性,万事皆真率。
唯於五字城,如用萧何律。
为官既无称,治生亦无术。
护落每如斯,一长何足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