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谁起萧閒堂,图赞凡丑质。昧昧起我思,有怀斯士吉。
吾生终不逢,二陵已相失。苟养走四方,公卿更绝迹。
向老交渐稀,背憎十六七。丰吾九畹兰,任汝满地棘。
我岂萧閒人,偶然得空壁。美哉何方彦,精绝入妙笔。
君不愧顾长康,取媚桓温图九锡。我不愧孟浩然,缓策京山遇摩诘。
前此交道久不康,纷纷白头多不卒。呜呼纷纷白头多不卒,回首此君应辟易。
去天一尺古蓬州,年来除守得胜流。渠家本是城南杜,诗律贤我三千筹。
如此才高却解事,入眼人才皆可意。他邑犹分刺史天,片言每为将军地。
故应怜我退无田,力相推挽令向前。傍人闻说皆抚掌,竹竿那使鲇鱼缘。
三月江南烟雨晴,杜若草没沧江平。轻舟短棹又相别,花落鸟啼难为情。
淮王邸第旧称雄,玉节东来太史公。路入吴疆家尚远,客游梁苑赋还工。
云开层岭梅花碧,雨过千林荔子红。此日张筵宜寿酒,彩衣象服映帘栊。
昊穹积长阴,寒日光炯碎。虚徐少城隅,物色入遐睇。
苏侯故台沼,芜没今谁记?依依故址存,惨惨回飙厉。
谷传魑魅啸,地失神灵卫。伊人百夫特,文采倾当世。
立朝罹罔罗,抱影投荒裔。皂淹天马逸,鸷困秋鹰鸷。
空馀意气雄,摩荡山岳锐。生存且飘泊,身后何嗟异。
下泉虽冥冥,精爽不可閟。孤城千载归,秋风九皋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