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鸡》是一首题画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
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这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题的诗,诗人画完这只高昂的公鸡后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那只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公鸡。
正歌场匝地,舞榭临风,碧天如昼。官自何来,拖麟衫艾绶。
从事喧豗,郎君贵倨,禁游童趋走。千载吴山,一场秋兴,月僝花僽。
黄鹤飞仙,玉清谪吏,偶趁风光,閒来林薮。见此尘容,展轩渠笑口。
七贵貂蝉,五湖烟水,问谁堪长久。且掣青萍,化为铁笛,作狂龙吼。
鹃红稿。静照恰同清照。最是销魂新句好。回身将梦抱。
叵耐氤氲颠倒。彩凤教随乌鸟。晓镜画眉添懊恼。红颜祈速老。
来路不须长老问,小车休着野猿惊。好听法鼓毗卢阁,三月春雷卜姓名。
过雨山亭暑气微,老人犹未试生衣。满园閒绿无人到,春日南风燕子飞。
花簇香亭万朵开,雕舆高自九关来。轻阴阁雨迎天步,寒色留春送寿杯。
仙吹彻云终缥缈,恩鱼逢饵几徘徊。曾参二十年前会,今备台司得再陪。
捲筠帘,金梭忽溜,青林已非昔。倚阑干立。讶老桂黄边,犹露春色。
几丝带雨蔫红湿。莺穿亦爱惜。为载酒、向曾听处,相逢如旧识。
巡檐觑花太零星,翻疑狼籍后、东风留得。记前度,寻芳事,梦中游历。
又谁料、敷声似诉,重唤起、秋窗拈赋笔。便杜老、断无吟句,也应题醉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