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浪拍打着石滩,声音犹如战鼓般响亮,铺天盖地而来的海浪就像一座银色的拔地而起的山。
天空中还刮着风下着雨,但鹭鸶却依然悠闲的独自站立着。
鹭鸶:一种水鸟,羽毛洁白,又叫白鹭。
激石:水浪拍打石头。
独立:单独站立。
亭亭:高标独立、姿态美好的样子。
《鹭鸶》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这首诗将鹭鸶拟人化,借咏这一在喧闹环境中仍保持高洁的鸟,抒发作者虽遭贬谪但仍希望保持内心清高的高尚的思想感情。此诗刻意营造出一个江滩之上风吹浪打的喧闹环境,鲜明地勾画出鹭鸶独立不倚、气定神闲的形象,堪称宋代咏物诗的上乘之作。
诗句首联将水浪拍打石头的声音比喻为战鼓雷鸣,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声音的响亮和水浪的巨大。“激”字体现出水浪拍打石头的激扬动态。颔联将翻滚的海浪比喻为银色的山,突出鹭鸶栖息环境的美丽,从侧面衬托出鹭鸶的高洁。这两联构成对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描写鹭鸶所生存的环境。颈联仍是对环境的描写,体现出海浪和风雨的汹涌。在尾联中鹭鸶的形象终于出现:高标独立、姿态美好。“亭亭”这一叠词生动表现出鹭鸶伫立时的高雅轻盈的体态。
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一引《庚溪诗话》说:“众禽中惟鹤标志高逸,其次鹭亦闲野不俗。”又引佚名《振鹭赋》赞扬鹭鸶的高洁不俗:“翛然其容,立以不倚,皓乎其羽,涅而不缁。”欧阳修的这首咏鹭鸶之作,便是将此鸟拟人化,来具体描写其高洁娴雅品格的。
这首诗应当作于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当时作者由滁州调知扬州,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侧蜀岗中峰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作者背堂远眺,见一高阶的鹭鸶,便写下此诗,以咏心怀。
台城隋苑总相怜,忆昔萦堤并拂烟。金屋流萤俱寂寞,玉关羁雁苦缠绵。
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
汉家天子置三雍,袒割亲行礼数恭。师傅位高恩渥重,几人稽古作儒宗。
煌煌百二宅,怀里念前都。孰无雍门哀,恨役久长途。
登赋时有望,所苦言辞粗。自蒙新什惠,披玩忘晨晡。
疏越发潜响,烂若湍锦舒。惭亦作者末,欲画安我愚。
浏浏回中吟,宛游秦陇隅。清渭韵浟浟,南山笔巍如。
谁云篇目寡,已包千里馀。读既摇我心,倘附西飞凫。
晋安先生雅好古,吉金乐石归网罗。余君入肆得铜爵,持献铃阁供摩挲。
先生一见定商物,精识不共硁䃴磨。政余诂订吟且绘,奚翅获鼎汾之阿。
上骈双柱下三趾,饕耳豕腹形无颇。腰环素带俨围玉,斑作翠点如浮荷。
{扳食}中三字子孙父,铭辞质朴迥异他。景毫遗制务光篆,差胜赝器讹承讹。
我维爵以戒沈湎,如卣戒{武暴}名立戈。又维酒以介眉寿,如鼎祝寿称阜禾。
先民制器岂徒尔,于以飨射与干戈。旁稽款识释薛氏,可补博古图宣和。
能铭古者大夫事,一时纸贵七字哦。想见庋阁备三代,更较积古斋中多。
门{犭支}卣盖应好在,殷周一室欣如何。新诗漫拟苏答穆,佳话聊同欧得坡。
客中喜见故乡人,况是吾宗骨肉亲。听雨偶同孤馆夜,看花犹忆八壶春。
清樽绿酒须沈醉,瓦瓮黄齑莫厌贫。明发又看千里别,凄凄草色暗归津。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不禁辛苦况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