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老鼠欺我家猫死了,窥瓮翻盘还搅乱人晚上睡眠。
听说你家猫儿生下几个小崽,买了鱼,穿上柳枝去迎个衔蝉。
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
狸奴:古时人们对猫的一种别称。
将(jiāng):养,带养。
聘:延,请。衔蝉:宋人对猫的一种俗称。有几种说法,一说白猫黑嘴,犹若衔蝉,故名;一说唐人某画作里有猫衔蝉,故名;一说据《辞源》,明王志坚《表异录九》云:“后唐琼花公主有二猫,一白而口衔花朵;一乌而白尾。主呼为衔蝉奴,昆仑妲己。”
全诗描写了作者家中老鼠很多,听说别人家的猫将产子,他乞求要一只猫仔为他家解决老鼠为害的问题。诗中对老鼠的猖獗和自己买猫食、乞猫进行了具体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和渴求。全诗写得浅易亲切,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之前两句写鼠之猖狂。“窥瓮翻盆”的意象生动传神,其字面背后可想见人的无奈。诗的后两句写主人公去聘猫。“狸奴”“衔蝉”都是“猫”的方言称呼。“买鱼穿柳”的意象,写主人公心情的急切;“衔蝉”之称有对敏捷神勇的猫的爱意,透过这画面亦可领会报复的快意。正是在无奈与快意的对立中,揭出了处于生存困扰中的人的窘态,使识者会心一笑,是无刺的调侃态度。如此状物,不独形象鲜明,确实也增加了许多趣味。这是深含“陌生化”旨趣的,是一种谐谑艺术。
这事据说还有后集。黄庭坚集中还有一篇《谢周文之送猫儿》:“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一箪未厌鱼餐薄,四壁当令鼠穴空。”或许这只“狸奴”就是黄庭坚要的那只猫仔。
向人讨只小猫,事是生活中的一桩小事,诗也是一首小诗,写来浅易亲切,富有生活气息。李屏山《西岩集》中说:“黄鲁直天资峭拔,摆出翰墨畦径,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江西诸君子翕然推重,别为一派。”《乞猫》这首诗正体现了黄庭坚“以俗为雅”和“以文入诗”的特点。
这首诗一作《从随主簿乞猫》,当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黄庭坚在京师之时。当时黄庭坚三十五岁,与苏轼有诗文、书信往来。当年十二月受“乌台诗案”的牵连,坐罚铜二十斤。
静坐焚香念念中,念中须见己形容。生成本藉铅中汞,变化端由火里龙。
二八莫辞频采造,一三还用苦交冲。此中有路通天去,可把尘踪继赤松。
竹林残暑摄衣迎,揖客西来坐尽倾。异代河山扶片语,中原渔猎傍时名。
马嘶讲肆非官舍,鸾啸高天岂世情。囊有酒钱君莫问,金鞍还许过孤城。
疏星澹秋明,阴霞绚朝映。积雨成坐愁,晨光动幽兴。
石门归驭引,湍浦渔舠并。旷荡光景新,归藏四山静。
平湖风漪绿,远岸秋沙净。洋洋游鱼逝,汎汎轻鸥泳。
隐显乖夙心,感遇见真性。倦游时自悼,违己将安竟。
忧端从中来,茫茫发孤咏。
玉洞沈沈晓雾寒,鼎中绛露转金丹。黄庭阅罢心无事,閒数飞花落石坛。
幽洞灵潭彻底汪,寒泉万丈透羚羊。云雷一动潭龙起,宇宙均沾雨泽长。
春江送愁更阔,甚抽刀断水。浪花似、片片柔情,急流还蹴连蕊。
酒衫重、尘痕未浣,筝船晓月陈欢坠。想桃根、双楫临风,几触离思。
乌鹊南飞,画鼓夜紞,感从军荡子。枕函梦、曾说飘零,玉骢消息难至。
悔殷勤、封侯误觅,换年鬓、沧桑弹指。剩狂歌,谯隐楼头,问天何意。
邯郸过客,襆被僧房,听疏钟不寐。还暗省、维舟邗上,抑掩幽哽,隔座琵琶,烛龙催泪。
分明在眼,家残国破,窜身来向江干哭。看新蒲、野老都憔悴。
何堪捉臂,当场促管传杯,恼人鹧鸪天里。
知音自惜,邂逅填词,总惹红怨翠。君不见、孙刘栖憩。
若个英雄,很石苔荒,乱鸦惊起。潇湘波淼,归欤何日,风流摇落悲宋玉,写兰荃、休更微声倚。
苍茫第一江山,第一相思,缩来寸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