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热烈场景。全诗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种狂欢的场面和气氛。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第三句写歌停舞散,第四句却从侧面含蓄地补足写出歌舞场面的热烈。
首句的“新词”,表示当时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曲,悠扬宛转,十分悦耳动听,并一递一句接连不歇。这句虽用平述记叙的语气,却寄寓着作者对民间男女的无上智慧和艺术才能的赞赏与称颂。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来写他们的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从意思上讲,狂欢之夜的情景已经写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钿”一语,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花钿(女子的首饰),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知当时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这种从侧面的、启人想象的写法,其含意的丰富和情味的悠长,更胜于正面的描写。这可联想到画家齐白石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故事,一次,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诗意,但画家在画面上并没有画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几个蝌蚪来表现,从而调动人们的想象,使人联想到“蛙声十里”的喧嚣情景。艺术巨匠们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送别西楼将暮。望断王孙归路。昨夜梦郎归,还是旧时别处。
前渡。前渡。记得柳丝春鹭。
嫩凉浮,幽思聚。一笛西风,吹醒陂塘雨。约略晚峰青可数。
谁放斜阳,红了疏疏树。
问渔兄,携钓侣。小咏鸣舷,唱入菱花去。时有闲鸥留客住。
醉拥蓑衣,清梦烟中补。
团团如月麻如星,星月和酥燮理成。饼出高门还第一,何如粔籹作人情。
屃赑开天风,三峰互参峙。一如植躬圭,两峰拱而侍。
削玉石为笔,书空云作纸。岚光动九天,翠色照千里。
上有碧玉莲,中有黄金鲤。壁界一字天,松老千年乳。
鹰旋磨云根,虎跑流石髓。禅师久入定,色相如不死。
灵石剖鸿荒,开山自晋始。威显三直神,肸蚃百世祀。
劫风俄扇扬,梵宇忽颓圮。僧来自怀玉,被荆营故址。
笙鹤宴群仙,钟鱼饭德士。佳客贲而思,空谷跫然喜。
一筇事幽讨,万象归俯视。山茗澹以清,村醪薄而旨。
对弈覆危枰,投壶响飞矢。盘桓苍翠间,酬酢笑谈里。
攲枕自逍遥,凭阑时徙倚。泉琴浣我心,松筝清我耳。
庐山乐天翁,敬亭谪仙子。今昔虽殊时,其乐亦如此。
留为他日观,岁月端可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