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汉家王室培育出的良马出自蒲梢,一片片苜蓿石榴,遍布在长安近郊。
内苑整日里只知道游猎,帝车为掩人耳目,出行方便,不再插鸡翘旗。
怜爱偷得玉桃的东方朔,修造金屋,用来贮藏心爱的阿娇。
谁料滞留匈奴十九年后方得返国的苏武,奉旨拜茂陵时只见茂陵松柏,细雨潇潇。
注释
茂陵:陵墓名。汉武帝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天马:骏马。蒲梢:古代骏马名。
苜蓿:豆科植物,原产新疆一带,因大宛马嗜食,汉武帝遣使采其种子遍植于离宫旁。榴花:石榴花。
内苑:内宫,诗里指宫中侍从。凤嘴:胶泥的名称。传说煮凤嘴、麟角作胶泥,可粘合弓弩刀剑的断裂处。
属车:皇帝侍从的座车。鸡翘:皇帝出巡时,属车上插有用羽毛装饰的旗,百姓称之为“鸡翘”。
玉桃:传说人吃了可长生不老的仙桃。方朔:东方朔,汉武帝时文人。
阿娇:汉武帝陈皇后的小名。传武帝年幼时曾说,如得阿娇为妻,将筑金屋以藏之。
苏卿:苏武,字子卿,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回国时武帝已死。

赏析

  这首诗首联以骏马赞扬汉武帝之武功,中间两联写汉武帝好声色、求神仙、恋女色,以体现其欲望颇多,尾联谓苏武年老归国,武帝已逝,拜渴陵寝,风雨凄凄。这首诗综合使用了传统的赋、比、兴手法,借咏汉武帝的功过,在象征和隐寓中抒发了作者对唐武宗的影射式的批评,句句用事,事有出处,字斟句酌,个个到位,达到了典丽、凝练、形象、隽永的艺术高度。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咏汉武征讨大宛,出使西域,不仅获取了“蒲梢”千里马,在长安郊外到处都种上了从西域进贡来的石榴、苜蓿——这好比武宗皇帝抗击回鹘,迎接太和公主归国,又诛杀了昭义叛将刘稹等一样,均可算得上是名动朝野,“武功”堪夸。

  “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说汉武一味地爱打猎,弓弦断了,就将西海国献来的用麟角和风喙煮成的“续弦胶”拿来,用嘴濡湿粘好再射;经常微服私游,不用插。鸡翘”标志的随从车队陪驾,而屡冒风险——这又和武宗迷恋游猎,荒废政事,如出一辙。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感叹汉武空好神仙,重色轻才,不爱惜东方朔般的贤士,却只知宠爱陈阿娇之类的后妃,发展到了“金屋贮美女,窥桃饿贤才”的不公地步;这和武宗不认真求贤致治,崇信道士赵归真,宠嬖王才人等宫嫔非常相似。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总承上意作结:等到在匈奴持节牧羊十九载的忠臣苏武回到长安,奉旨哭祭长眠茂陵的汉武帝时,一切都成过去,连武帝陵冢上的松柏也在秋雨萧萧声中,散发出无尽的惋惜哀愁;从李商隐的角度看问题,同样是想说:我丁母忧刚回京不久,武宗皇帝就大驾归天!从此国家和个人的前途都令人怅望洒泪,忧心忡忡了。

  这首七言律诗综合使用了传统的赋、比、兴手法,借咏汉武帝的功过,在象征和隐寓中抒发了作者对唐武宗的影射式的批评;句句用事,事有出处,字斟句酌,个个到位;确实达到了典丽、凝练、形象、隽永的艺术高度;加之作者采用了“六二格”结构:即前六句分别叙说汉武帝的生平盛事,一气敷陈,不着议论,后二句掉笔收结,惋叹不尽而议论自出。

  这种用七言律诗叙述评论人物事件而不显呆板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对所咏和所影射的历史人物认识深刻,了解透彻,加之有用典妥贴笔力扛鼎之功,所以第七句“谁料苏卿老归国”,从“实”事转笔,转得平地波澜,起伏有力,真正起到了一笔抹倒英雄,顿使江河绕道的作用,再用“茂陵松柏雨萧萧”一句景句虚结,这种高妙的“转合”手法,自然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和联想。至于一、二句用“三肴”韵部的“梢”、“郊”,而四、六、八句用“二萧”韵部的“翘”、“娇”、“萧”等韵字,应当看作是晚唐语音变化,李商隐等名家有意扩大律诗理论上的“首句邻韵可通”的范围,为合韵写诗作词创造先例的一种贡献,不必认为是“出韵”。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商隐结束各处幕府飘泊,晚年梓幕罢归返京经茂陵时所作,其时约为公元856年(大中十年)归抵长安,任盐铁推官前。历来认为《茂陵》诗是诗人李商隐借咏汉武帝功过来隐寓他对唐武宗李炎的凭吊之情的一首七言律诗,细忖不无道理。公元846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十月,李商隐正好守母丧三年后,复京职秘书省“正字”官;此时虽然“牛李党争”仍在继续,而所谓“李党”首领李德裕仍为宰相,先后辅佐武宗抗击回鹘侵扰,平定昭义叛乱,建立了一定的武功;但武宗喜好游猎,宠幸宫嫔,迷信神仙,服食方药,终于三十三岁早亡——对武宗寄有希望的李商隐,这时颇感惆怅。于是乎,他借咏汉武一生的功过来委婉曲折地评论了一番武宗皇帝。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落魄长官江海客,少豪万里寻春。而今憔悴向溪滨。断无觞咏兴,惟有簿书尘。
手插海棠三百本,等闲妆点芳辰。他年绛雪映红云。丁宁风与月,记取种花人。
乘鸾著色,疾蝇误拂。不及羲之醉墨。偶然入手送东阳,便看取、薰时清适。
清风去暑,闲题当日。宰相纱笼谁识。封丘门外定何人,这一点、瞒他不得。

朝退从容适且安,梁州新谱合清欢。玉箫取次闲拈处,便有霖铃蜀道难。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羲和停火轮,霢霂深民福。年康收篚文,庭寔陈秋穫。

土产若未腴,勤绥功则博。九五垂衣裳,千万监忠朴。

铜虎谨深悬,木铎今始作。诰敕常佩吟,酒色难湎惑。

愿皇钦福多,锡民无灾瘼。载答圣皇恩,转轮赴河洛。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顾我容颜今老大,忆君兄弟更辛酸。别来十载又廿载,历尽千难与万难。

舟楫几遭风浪险,竹松多受雪霜寒。武陵桥上今宵月,千里相思不忍看。

髯公本儒者,而有燕颔姿。一朝秉元戎,虏马不敢嘶。

赫赫百年内,举筹不数枚。大易称神武,岂在多伤夷。

明主见万里,何况数驿驰。白壁本不瑕,青蝇亦何为。

昨闻敕尚方,作貂缀冠禔。插羽高尺五,庸以华勋题。

愿君秉忠谅,以答鼓鼙思。

华亭当巽位,匪北与东南。新月纤悬夕,斜阳暝翳岚。

秋声连地起,云影半空昙。红叶凋园柿,青林秀石楠。

到门无吏迹,杂坐有农谈。茗椀惟孤啜,橙杯不独衔。

芙蓉霜肃肃,杨柳露毵毵。晴雪鸥栖渚,腥风虎卧岩。

耕夫朝就饷,过客暮停骖。孤夐天疑近,清高境不凡。

谷深寒锁翠,溪阔暖浮蓝。养静闲情惬,居安逸兴耽。

康强身懒杖,萧散发慵簪。暑退嫌藤簟,凉生怯葛衫。

好书常在案,雄剑镇藏函。荣任他人取,幽宜我辈探。

溪山聊寄傲,简牍贵研覃。名教真堪乐,禅机弗用参。

虚心千个竹,直节数株杉。永夜长庚对,煌芒不可缄。

集句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人间纵有伤心处,也不到刘伶坟上土,醉乡中不辨贤愚。对风流人物,看江山画图,便醉倒何如?

凤盖龙车玉作轮,兹临紫畦谒三神。
已将福酒添眉寿,更祝椒觞一万春。

千里飘零客,双亲喜惧年。马嘶青嶂外,人望白云边。

要领知谁授,舒徐颇自便。此行羞伏枥,何必较夔蚿。

意当极快处,心有不平时。少忍应无患,欲言宜再思。

绮窗花落东风软,曾读曹家女诫无。一眼浊黄天堑阔,半眉老翠太行昏。

敢效子陵辞汉爵,愿同巢父乐尧年。

越女吴娃两不分,浪花溅湿翠罗裙。湖波浩淼家何处,犹唱菱歌远远闻。

将何壮故国,台石一株松。不改长春色,时留千岁容。

朝开丹日荫,夜傍素娥封。潭入虬枝影,游人惊是龙。

无奈秋风何,怒号震林木。着我井上桐,一夜失寒绿。

莫作摇落悲,妙理在观复。

小亭主人才高翔,秋来健笔摇岳阳。鹭堠乌亭足吟兴,归来示我诗满囊。

满囊诗句满座客,高筑词坛作除夕。有怀岛佛撚吟髭,年年设祭陈新诗。

韵事艳传许相效,莫辞共引琉璃卮。我愧粗官走尘土,不学浪仙作诗苦。

穷年底事劳精神,欲饮茫然何所补。

一舸归来,何太晚、鬓丝如织。谩叹息、凄凉往事,尽成陈迹。

山迫暮烟浮紫翠,溪摇寒浪翻金碧。看长虹、渴饮下青冥,危栏湿。

谁可住,烟萝侧。俗士驾,当回勒。伴岩扃,须是碧云仙客。

风月已供无尽藏,溪山更衍清凉国。恨谪仙、苏二不曾来,无人说。

已凉天,无边清气入庭轩。碧陨疏桐,翠余纤草,润晴烟。

萧然。掩荆关。野华红绿短篱闲。秋兰数朵香韵,教人浑似在空山。

山意幽迥,斜阳千树,石泉潺湲。又风高落木,商意凄紧,天籁争喧。

凉思渐促凋年。残暑尽洗,新爽爱凭栏。银塘外,白莲犹剩,净植娟娟。

更缠绵、垂杨浥露犹堪。瘦影尚舞櫩前。桂华又吐,露冷山馨,往事还许重延。

无那寒蛩急,中宵还促织,顿减清欢。为警无衣卒岁,弄机梭,砧杵韵相连。

却欣多稼如云,万家早获,此乐真何限,祓愁怀,莫教萦绊。

盼庭树,苍翠怡颜。更数丛,黄菊禁寒。绽金英,浑不怕霜残。

正重阳近,开尊酹月,未忍酣眠。

入洞畏仰视,峭石高于头。暗步蹑滑径,晴昼忽夜幽。

石空泉愈响,澎湃水四流。我友发狂兴,大笑声不休。

手掬一勺水,为我澄双眸。洞外方畏暑,洞内疑清秋。

垣倾乱草荒,披拂登层丘。石上更有池,天巧非人锼。

贾氏曾构园,盛事遗灵羞。造化本无心,安用区薰莸。

我自出奇幻,人自恣冥搜。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