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雪花打在竹丛和树枝上,不时发出沙沙响声;浓密的雪片从空中飘落下来,聚集在地面上。
岭头的梅花已经凋谢,现在又好像重新开放了;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却又结成寒冰。
要把驯养的小鹿栓牢,严谢它们乱跑而被雪天打猎的人捉去;将煮茶的壶水添满,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尝、吟诗。
可以将春雪同春雨的功劳相比;春雪过后,松间小路上的莓苔,将会更加浓密。
注释
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无声。散:飘散,指空中的雪。凝:凝结、凝聚,指飘落后的雪。
重妆蕊:指雪凝结在花谢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开放了一样。
岩水: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
鹿儿:驯养的小鹿。猎客:打猎的人。
鼎:古时一种炊器,多为三足两耳的青铜制品。僧:和尚。
膏雨:滋润土地的雨水。功力:功能,功劳。
莓:植物名,果实小,花托球形。苔:植物名,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生在潮湿的地方。

赏析

  这首咏雪诗,紧扣诗题中的“春日"、“山中"描绘,点明了时间地点与环境状况,形成了一幅别具特色的山村春雪景图。

  首联第一句写春雪落竹丛,“无声”之中仿佛“有声",把春雪的那种温柔,缠绵和细密,写的惟妙惟肖,韵昧很浓。首联第二句写春雪的“霏霏漠漠"及其“散”、“凝”的形态,把雪花密而无声的那种状态写的十分逼真,“散”和“凝”这一组反义词同时加在了雪花的描述上,直接从状态上突出了雪花“似松非松,似散非散”的特点,矛盾而又统一,这样的雪才富有特色。

  颔联,第三句中的“重妆蕊",“妆蕊”本就是用来描写梅花的,而作者所面对的却是雪白洁净的雪花,冬天刚刚过去,梅花早已凋零,而作者在这里点睛一笔,生动地再现了春雪缀满枝头,宛如梅花再放的景象,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千古名句有异曲同工之效。第四句中的“却结冰",写出了春雪带来的春寒,连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都又重新结冰,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为当时景色的大环境坐下了铺垫,不得不说,作者在词语的拿捏,内容的安排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工的。

  颈联,第五、六两句则是平铺直叙地描写了春雪中的人事活动:系鹿谢猎客、添茶候吟僧。看似普普通通的乡家活动,却在这里赋予了雪景的一种动感,动静结合,从朴实中见真感情,使整篇诗欣赏起来更富有真实感,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充分体现了山村农家的特点,诗中所描绘的这幅春日雪景也因这生动的农家描写而显得更加有生命力。

  尾联写春雪滋润万物的功力可以与春雨相等,给山间松径带来一片生机。春雨素来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赞美,而此处,作者直抒胸臆,“同功力”三个字将春雪对大地做的贡献直接提升到了与春雨等价的高度,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无尽喜爱与赞美之情。最后又用了“松径”和“莓苔”两个意象将春雪所作的贡献具体化,正是因为春雪的滋润,这两种植物才会“又一层”,更加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在此处,也可见作者逻辑之严谨,思维之紧密。全诗以写景为主,虽无华丽之辞藻,却有真实之感情,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春雪之后山村所特有的清新、闲适淡泊的特色,全诗读来朗朗上口,读者细细品味之时,脑袋中就能浮现出那样一番雪景,雪景无限风光,着实令人神往。

创作背景

  诗人身处唐末乱世,社会动荡。王室的生活则越来越奢侈糜。.百姓们处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境地。诗人一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对劳动人民和现实生活有广泛的接触。他作此诗,实际上是借此乡村美景,反衬乱世不平,从中可以品味出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猜你喜欢

鸳鸯自朋亲,不若比翼连。他人虽同盟,骨肉天性然。

周公穆康叔,管蔡则流言。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

病不禁茅柴酒,寒添著木绵裘。寄语斜川鱼鸟,先生改日来游。

人间所乐宁过此,一事都无有俸钱。更向丰年观割稻,须知身是地行仙。

纤纤碧叶浅黄花,暗淡香飘物外家。培壅莫教摧露下,春风岁岁长灵芽。

淼淼春波碧海边。淹留佳客夜开筵。未临元夕灯先试,虽是贫家月也圆。

歌宛转,舞蹁跹。劝郎行乐驻华年。白头未定西归计,愁听箜篌蜀国弦。

犀非犀,玉非玉,
拂拂轻霜浮脆绿。披箨含梢欲成竹,
娟娟褭褭森可束。稀间只称佳月照,
劲处差耐清风触。少忍充庖得补林,
主人为目不为腹。论材似也子胜人,
终竟鼻祖与膏馥。官闲尽日据胡床,
乐与此君同避俗。冷笑京华痴少年,
枉费千金买花木。

春从邹律动,近得破愁颜。心事孤灯下,年光万死间。

赋成馀白发,身在有青山。共尔烟霞约,飘然去不还。

万里临淄路,顷缘梦里看。村居还昨似,树色正冬残。

道旧过亲友,怜余勉饭餐。忽然疏竹雨,催觉曙衾寒。

仙人手酿春云液,粼粼满贮澄江碧。透封清带蜜脾香,醉魂飞堕危矶石。

使君⽟食来天家,日给上尊承世泽。年来净洗豪华姿,苦茗清谈留坐客。

独怜樵悴泽中吟,遣赐殷勤慰醒魄。枯肠顿扫糠籺馀,入髓春风散无迹。

自惭监税常苦贫,得遇监州百忧释。但教有酒有螯持,醉饱从今肯求益。

洛阳春色画图中,幻出天然夺化工。不泥繁华竞红紫,一般清艳领东风。

疏篱短栅外钩联,聚立龙孙已嶷然。
向日斧斤几不赦,而今苗裔尚能全。
少时秀色青珉润,岁晚英标紫玉坚。
借与风烟扶直气,稍加岁月定参天。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圆实著嘉名。
虽无赪玉南风面,却耐筠笼千里行。

浓云叆叇罩山家,散作人间六出花。剪烛清谈招旧雨,开樽相对醉流霞。

市朝几辈犹无褐,帐殿三军尚著纱。谯鼓冬冬人寂寂,天公玉戏更交加。

审斋先生世稀有,曾是金陵一耆旧。万卷胸中星斗文,百篇笔下龙蛇走。

渊源更擅麟史长,碑版肯居鳄文后。倚马常摧鏖战场,脱腕难供扫愁帚。

中州文献儒一门,异县萍蓬家百口。恨极黄杨厄闰年,閒却玉堂挥翰手。

夜光乾没世称屈,远枳卑栖价低售。漂摇何地著此翁,忘忧夜醉长沙酒。

岂无厚禄故人来,为办草堂留野叟。嗟余亦是可怜人,惭愧阿戎惊白首。

一灯续得审斋光,多少达人为裔胄。眷予憔悴五峰下,频寄篇来复相寿。

年来事事淋过灰,尚有诗情閒情窦。有时信笔不自置,忆起居家吕窠臼。

审斋乐府似花间,何必老夫疥篇右。

权臣擅命久心伤,贼主之兄意未涼。
今日封章期救死,明朝削籍自投荒。
九重偶眩诬贤舌,四海皆知疾恶肠。
事久划逢天一笑,锡知刚简易名香。
落叶寒潭上,秋风钓艇间。
片云移晚渡,孤浪兀晴山。
败栅寒芜拥,高枫夕照还。
一鸥飞起处,烟霭暮溪湾。
披毛带角入廛来,跳出驴胎堕马胎。
佛手明明遮不得,从教平地起风雷。

清秋院落初晴暮,烟散尽、天如洗。残蝉乍歇,暗蛩时度,月来犹未。

文簟舒波,晶帘卷玉,安排焦尾。料纤阿幽独,姮娥淡□,尚迤逦、沧溟底。

几曲阑干遍倚。漏沉沉、凉添秋袂。香吹老桂,露溥修竹,绛河垂地。

佳茗徐斟,水沈细爇,素弦重理。正天风浩浩,银云栉栉,□冰轮起。

昆仑山摧若木枯,虞渊泛滥沉金乌。羲和沉缅不肯醒,后羿奋臂斗雕弧。

八龙骨朽呼不起,石马嘶烟寒月里。玉桃溃裂饱青鸾,方朔偷儿今日死。

茫茫元气千古浮,劫灰飞尺天地愁。回头长叫广成子,黄帝何为土一抔?

坐阅人间几劫灰,试从清浅问蓬莱。
此山此水自古有,是佛是仙何处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