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愁歌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萧瑟秋风吹得大地百草枯干,华山苍碧的身影傍晚带微寒。
我年当二十仕途坎坷不得意,心中愁苦颓丧如衰枯的秋兰。
衣服烂得像飞鹑胯下马如狗,面临岔路口拔剑向天发怒吼。
酒店下马后脱下秋衣作抵押,请赊给我这宜阳人一壶美酒。
酒醉中我呼唤老天层云不散,万里白昼顷刻之间一片凄迷。
店主人劝我好好保养身子骨,别让那尘世俗物填塞在心里。
注释
飞鹑(chún):形容衣衫褴褛。马如狗:形容马极瘦小。《后汉书》“车如鸡栖马如狗。”
临歧:面临岔路。
旗亭:此指酒肆。
贳(shì):赊欠。宜阳:地名,即福昌县,在今河南省。
填豗(huī):豗,相击。填豗,就是填塞心胸的意思。

赏析

  开头二句写景。秋风萧瑟,草木干枯,傍晚时分,寒气袭人,路旁的花树呈现出愁惨的容颜。诗人把自己的心理因素融合在外界的景物之中,使外在景物增添了生命的光彩,带有一种神秘的诱惑力。

  三、四句写情。秋气肃杀,满目萧条,诗人触景生情,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沉的痛苦。李贺二十一岁应河南府试。初试告捷,犹如雏鹰展翅,满以为从此便可扶摇直上,不料有人以李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为由,阻挠他参加进士考试。“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正是这种抑郁悲愤心境的写照。这里的“枯兰”是由眼前的秋花引起的联想,用它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之后忧伤绝望的“心”,奇特而又妥帖,形象鲜明,含义深厚。兰花素雅,象征诗人高洁的胸怀;兰花枯谢,则是他那颗被揉碎了的心的生动外现。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述诗人愁苦愤懑的情怀。“衣如飞鹑马如狗”写衣着和坐骑,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显示他穷困不堪的处境,笔墨清新,形象突出。“临歧击剑”句,写行动而重在抒情。击剑不是为了打斗,而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气。“吼”字是拟物,也是拟人。剑本来是不会“吼”的,这里用猛兽的咆哮声来比拟击剑人心底的“怒吼”。如此辗转寄托,把抽象的感情变成具体的物象,不断地撼动着读者的心灵。句首的“临歧”二字,含有哭穷途的意思。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走哪条路好。事实上眼前没有一条路可以通向理想境界了,这使诗人悲愤填膺。

  “临歧击剑”,愁苦愤懑已极,要得解脱,唯一的办法只有求救于酒,以酒浇愁。可是诗人身无分文,于是下马脱下“秋衣”,拿到酒店换酒。这两句进一步表现诗人穷愁潦倒的生活境况。秋天的傍晚,寒气侵肤,诗人竟在这时脱衣换酒,他已经穷困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衣不可脱而非脱不可,酒可不喝而非喝不行,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的心情。

  衣服当了,酒也喝上了,心中的愁苦却还是没有解除。“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醉后呼天,天也不应,浮云蔽日,白昼如冥,看不到一点希望的光亮,诗人忧心如焚。写到这里,痛苦、绝望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结尾二句,诗意一折,写酒店主人好言劝慰,要他注意保重身体,不要让俗物填塞心胸。感情愤闷到了极致,语气却故作跌落缓和之势,这二句,既起了点题的作用(诗题“开愁”,含有排解愁闷之意),同时深化了诗歌所表达的愤世嫉俗思想,显得深沉有力而又回荡多姿。

  全诗意脉连贯,一气呵成,由悲秋而起失意之感,由失意至激愤、至绝望、至自我解脱,情感变化轨迹分明、自然。笔调豪放,意境苍凉。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浑然一体,又脉络清晰,被钱钟书称为“眉疏目爽之作”(《谈艺录》一三)。

创作背景

  李贺举进士不得回归故里,后在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和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再赴长安,途径华阴县,写下了这首诗。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黄檗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馀。久疑残蘖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

玉垒城边争走马,铜鞮市里共乘舟。鸣环动珮恩无尽,
掩袖低巾泪不流。畴昔将歌动客醉,如今欲舞对君羞。
忍怀贱妾平生曲,独上襄阳旧酒楼。
湖山泥影,弄晴丝、目送天涯鸿鹄。春水移船花似雾,醉里题诗刻烛。离别经年,相逢犹健,底恨光阴速。壮怀浑在,浩然起舞相属。
长记入洛声名,风流觞咏,有兰亭修竹。绝唱人间知不知,零落金貂谁续。北固烟钟,西州雪岸,且共杯中绿。紫台青琐,看君归上群玉。

君已厌折湖上花,我犹驱迫坐两衙。须知乐事属閒客,日日携觞不在家。

况君才力自少对,取次落笔成天葩。春风湖上与之敌,豪放丽绝无以加。

幽岩绝壁无不到,欲缘云汉寻天槎。顷属胜游不得往,犹如野马绊在车。

眼看红英零落尽,长条已被绿叶遮。春芳虽晚犹得在,山丹正好红相誇。

终当摆去百事役,与君共蹑南山霞。虽老犹能沃金叶,卞娘送以双琵琶。

已教楼下排花舫,醉到碧山春日斜。

溪城如岛水环之,西驾东流此一丝。万里海风浮汉影,百重山色压虹眉。

于秋倍觉潮声壮,有月常窥钓影垂。每听沧浪歌曲罢,眼中清浊意中知。

美人在沐安,音徽间复阔。不奉君光仪,膏沐委蓬发。

青鸟西飞还,报我一书札。字字沐相思,归期邈秦越。

妾如霜中花,君如云间月。非君是妾夫,一心谁能察。

新诗湔拂自苏黄,想见当年喜色香。
草木无情遇真赏,岂知千载有馀芳。

北趋小边相河害,坐看长堤惊裂坏。中流忽起刘子叹,疏浚神功思禹大。

忆当残金竟河界,两涯峡束如萦带。灵鼍万鼓动地来,汹汹声闻千步外。

堤防不议四十年,河行虚壤任徙迁。乃今去京无一舍,冲波南卧翻鲸鳣。

今年筑堤捍渰水,明年卷扫防洄渊。涛头况与酸枣直,南北高下尤相悬。

既非经渎久远计,徒费民力妨农田。正有避移策上闻,放之旷野从奔冲。

不然建议以土湮,大堤缕水横西东,楗以木石束逾钟。

递河东去过京角,此是永逸无穷功,作诗拟达宣房宫。

满眼溪山庵尽开,草玄亭子半荒苔。如何秪写渔家意,不及扁舟载酒来。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天地之间犹有碍,江山酌酒尚无馀。
长裘短褐经行处,惟见龙蛇壁上书。

望去非花,飘来疑雪,轻狂如许。未作浮萍,已离深树。

此际谁为主。隋堤三月,几回翘首,一片漫天飞舞。

最堪怜、无根无蒂,总被东风弄汝。

踏歌魏女,离情多少,问道春光何处。乍扑空帘,旋黏芳径,好倩莺衔取。

还思往日,鹅黄初染,变态顿分今古。枉垂著、长条踠地,绾伊不住。

三津施诊著良名,针灸兼优术倍精。声色望闻无俗见,阴阳虚实得详情。

卅年却病皆神效,半世编书重卫生。久仰萱堂登上寿,一门孝悌振家声。

广南古奥区,魁奇所丛育。我友黄长睿,负才尤绝俗。

劬古得谟觞,讨今图畿服。十上不得志,神驹耻趢趗。

爰作汗漫游,西行指柳谷。在昔辽大石,曾收印都族。

元祖见角端,亦著《亲征录》。两朝逞兵棱,皆至海西曲。

沈何号方闻,迄未定员幅。烦君亟考实,归来共扬搉。

大典图书渊,渔猎资来学。岁久渐沦芜,往往山岩伏。

颇闻伦敦城,稿尚盈两屋。愿君勤搜访,寄我采遗目。

宣庙昔季年,海氛始渐张。烟禁既大弛,五口遂通商。

埔头日以辟,遍地班兰裳。迩来设海部,相率谈自彊。

既购克虏炮,复置毛瑟枪。峨峨钢铁甲,靡千亿佛郎。

利器不善用,适以赍盗粮。金钱日外溢,卮漏未渠央。

生民剥膏血,坐是羸且尪。小夫骛执利,狗态而憋肠。

器必尚服匿,食以罗湩浆。舌人语粗解,著论已汪洋。

邹衍书未读,便欲非三王。藉此弋声誉,取爵如烂羊。

可怜好家居,都被纤儿撞。望君作砥柱,努力事修攘。

管子权轻重,商务即滥觞。墨子著经说,起重理已详。

礼失求诸野,制夷师夷长。要令重九译,事我皇哉唐。

青葱榆树荫庭除,白日迟迟昼景舒。满地落花凉雨后,数声幽鸟黑甜馀。

越罗剪水新成服,海燕衔泥偶污书。座上赓吟无俗客,时时烧笋荐江鱼。

平生睡足泽南州,杜紫微言君似不。人道小鲜逢敏手,世传双鹿从遨头。

终年茹苋朝餐足,尽日池塘暮雨收。从古光黄多异士,莫教回避庾公楼。

老来长忆唐昌寺,剃发染衣情未磨。
万叠山高又涧急,仲宣楼上月明多。
一见便见,天回地转。
宗通说通,风虎云龙。
只如百丈被马祖一喝,因甚三日耳聋。
闽蜀同风。
放鹤仙人不可招,断河残月夜闻箫。
别来欲问春消息,花落西泠第二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