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断肠直,春梦池塘自碧。吴笺恨零落旧题,别后湖山总无色。
凄凉恋去国。同识蜉蝣过客。低徊处,春树暮云,江鲤沈沈素书尺。
南游共萍迹。记载雪连桡,吟月移席。一官直等嗟来食。
愁万里蓬转,十年匏繫,长安漂泊似传驿。但魂绕关北。
哀恻。岁时积。叹蜀锦江空,秦镜尘寂,瑶华玉匣伤心极。
怕腹痛回轸,感音邻笛。招魂何处,泪万点、当酒滴。
戎衣试长短,战马问瘦肥。朝驰羽檄至,暮拂剑光飞。
恭承明主诏,行伍有光辉。亲随十千众,性命总相依。
怀恩俱不浅,报国敢从违。挥戈从此去,所向必重围。
矢心坚士气,先发锐兵机。一鼓清郊野,百战绝奴归。
群酋纷狼藉,抱鞍泣落晖。立使胡气尽,大展庙堂威。
功成与诸将,终令识名希。
钧台书夏典,灵囿诵周篇。嘉会隆先祀,豫游及兹年。
春方协时律,秘驾动星躔。平圃跻倒景,神皋径中天。
赤羽匝曾峤,青翰鹜广川。华幢互幽蔼,藻帐竞高褰。
首岁布皇泽,万象光且鲜。炙晷曜微霄,宿氛霁远山。
瑞烟拂兰甸,祥飙汎芝廛。睿眷备终宴,宸惠普下筵。
从迈咸世哲,赓歌尽朝贤。弱短困孤蹇,明淑惭众妍。
敕躬方自勖,敷言非可宣。
皇帝十八年,立夏前二日。烟消雨开霁,天朗云献矞。
舞雩咏既罢,兰亭会方毕。农人将勤动,我辈俱暇隙。
良辰每难逢,乐事安可失。放舟中山寺,借榻半云室。
登临戒匆匆,历览期一一。凤凰飞不去,干将对相屹。
仗此泉石缘,已我烟霞疾。评诗遇支遁,看画思摩诘。
茗瀹先春芽,香集远方物。空谷应群响,清风生两腋。
庖厨绝荤膻,杯盘示真率。锦棚脱稚子,火剂供崖蜜。
蔬品芥台辣,饼饀藤花馝。点筹督酒令,挑灯检书帙。
赌联弥明句,窘阁侯喜笔。墨枯草书滞,韵险奇语出。
谈禅石点头,促席月在膝。同行尽能作,兹游可无述。
中朝当极治,人物近皋夔。南渡更衰乱,诸贤困逸遗。
舍人名最早,白首但论思。尚喜诗传派,于今学有涯。
居然老成独,异彼俗书姿。明眼逢吾子,掀髯话昔时。
端能继芜累,所见匪狐疑。愧我安能友,酬篇只韵随。
去年珂马喧京洛,春风凄咽东华钥。今年闲对夷陵花,岁晏天寒意萧索。
夷陵城郭连江湄,欧九当年此咏诗。青苔遍踏下牢渡,元白苏黄各一时。
我来苦被浮名误,山川文藻今非故。转石时牵瀼口船,堑山尽斫峡州树。
木叶冥冥天雨霜,江湖魏阙心旁皇。夜阑鸡唤残星曙,误作觚棱斜月光。
世事转烛愁翻海,重来应见市朝改。绍圣新猷不敢知,贞元朝士几人在。
北风吹雪轩辕台,九陌跅弛多异才。一年不饮横街酒,梦落江南事事哀。
新亭嘉会感畴昔,泪污衫袖痕犹碧。墙角馀花未忍看,天涯芳草无人惜。
倒掷酒盏三叹歌,夷陵北望青山多。春明细雨年时路,九城佳气今如何。
到老不曾开语路,临行回首却叮咛。深深海底犹嫌浅,直向金刚水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