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闻道黄杨山上头,千峰环抱百泉幽。羡君柱杖年年去,饱看人间万顷秋。
山气与湖光,四时足殊秀。我识轩中人,是为益三友。
春来爆竹声,灾及松与竹。宁知枝柯上,斑斑总成玉。
莫待春雷鸣,龙孙先徙族。
绝漠烧荒汉使还,秋风先到贺兰山。大宛大马年年入,谁道丸泥闭玉关。
绿衣使,朱冠缨,西来万里陇山青。金精气清儆,直言语分明。
藏不得,房中秘,人不知,近窃宁王玉笛吹。殿上儿,老莱戏,十幅锦绷摇虎翅。
皂雕不语君王私,拜尔君王绿衣使。
孤影又南翔。岁晏何心问稻粱。卵色天低秋水阔,茫茫。
忍说他乡胜故乡。
灯火记书窗。锦样修翎正著行。三十五年才一梦,凄凉。
却向襄阳话洛阳。
冲泥三日仆夫僵,霂霢迟迟十里长。圆岭赪呈偶剥块,方池绿浸未分秧。
雨深云在晴非碧,潦甚泉翻沸若浆。间惜棕身清几丈,不陵绝顶但依墙。
几夜幽香恼梦魂,殷勤来倩陇头人。凿开东阁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
瘦影番来新体阁,疏枝犹带旧精神。今朝伴我清吟处,不许诗怀更有尘。
沪上少竹石,亭榭亦罕遇。芙渠更稀植,美人徒遥慕。
小阮招我游,云有境堪赴。乔家园最佳,草径同缓步。
入门果奥旷,红栏半凝露。飞桥跨长空,旁折极幽趣。
芳池窈以清,有唾不敢吐。灼灼红衣明,田田翠盖护。
风来时偏反,微香静中度。如临濯锦江,疑入浣沙路。
映日色逾鲜,出波颜独嫭。吴姬比应羞,越女看先妒。
留连不忍归,临去复回顾。惜无荡桨舟,泊向花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