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青山有意要同高雅之人交谈,像万马奔腾一样接连而来。却在烟雨中徘徊,迟迟不能到达。
人们都说头上的白发是因为愁苦所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不禁要拍手嘲笑那些浑身白色的沙鸥,它们岂非浑身都充满了愁绪啊。
注释
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叶衡于淳熙元年(1174)冬始入京拜相。此称丞相,应该是后来追加的。
青山欲共高人语: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高人:高雅的人。联翩:接连不断的样子。
低回:徘徊不进的样子。
愁中白:白居易《白鹭》:“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赏析

  上阕写赏心亭的所见所感。赏心亭,据《景定建康志》,“在(城西)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开头两句由写山到写人,紧紧扣住了题目。苍翠的群山仿佛有意要同高雅的人交谈,他们联翩而来络绎不绝,有似万马奔腾.它们在茫茫的烟雨中迷了路,徘徊起来,眼看着临近了,却终于没能到达跟前.暗示着自己虽有才却不得施展,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高人即叶衡。青山有情,高人难遇。而今斯人一登上赏心亭,那逶迤的青山有不知有多少心里话要向他倾诉呵。其势如万马奔腾,接连不断。不说人之眺山,而说山之就人,这就把静景写活了。不仅如此,而且对突出人物也有很好的映衬作用。词里叶衡的高大形象进行了,描绘因为叶衡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主战派官员。《宋史·叶衡传》说他“得治兵之要”。叶衡对作者极为赏识,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即是对叶衡推荐的 ,以后又向朝廷极力推荐他“ 慷慨有大略”。对于这样一位“经纶手”,加之有知遇之恩,词人对此十分感激。三、四两句借烟雨之景,转突兀奇崛之笔而为低徊宛转之波,充分表现了无限的怅惘,无穷的感慨,可以说是寄托遥深。叶衡主战,因而不能不受到主和派的反对,他收复失地的大计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词人也就由希望变成了失望。那逶迤的青山既然象万马奔腾而来,象冲锋陷阵的铁骑。词人渴望能挥戈跃马驰骋疆场,可是转眼之间又烟雨迷蒙,遮住了青山,而无数青山也只象是万马在烟雨中低徊不前 。“望来终不来”写盼望之切而失望之深 。不说愁,而愁极深;虽极感慨,仍以蕴藉出之。

  下阕,由眺望青山之怅惘陡转而为揶揄沙鸥之诙谐,但曲断意不断,其脉络仍清晰可见。虽着笔轻快,实则发自积郁。人们都说头发总是由此愁闷变白的。“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水上的沙鸥通体皆白,岂不是一身都是愁吗 ?词人故意发此狂想,而且拍手笑之,似乎把上阕歇拍低徊沉郁的气氛一扫而光了;然而仔细体味,就会察觉到那贯穿全词的“愁 ”字并消失,或者说词人极力排遣这如烟雨一般的无尽的愁思,是感情上的挣扎,而非心灵上的解脱。人之发白并不完全由于人心之愁;而沙鸥通体皆白 ,是其自然特征,与愁没有关系。词人故意造成逻辑上的错误,说得越幽默洒脱 ,反而越使人感到强自解愁而又不能解的痛苦,借说鸟与愁无关,实说愁与人甚切。人愁是实,鸟愁是虚 ,“一身都是愁”的是鸟还是人,不必拘泥于字句的解释而自晓。故“拍手笑沙鸥 ”,一纵即逝;而“一身都是愁 ”,却如电影上的“慢镜头”在观众视野里由快放慢了。实际上“一身都是愁”是与“烟雨却低徊,望来终不来”暗中息息相关的。尽管词笔回荡曲折,然而透过层澜,仍可以看清。白居易《白鹭诗》云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 。”辛词盖本于此。白诗言愁显 ,辛词言愁晦 ,其言愁一也。但辛词多了“拍手笑”一层意思。不过就其形象来看,辛词较之白诗更加绘声绘色;就其感情来说,则更加挚浓深切。参阅作者同年在建康所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充满了激愤忧愁。以至于“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胸中积郁如此,则登赏心亭之所见所感都无非“献愁供恨”而已。由此可见,在《菩萨蛮》之中亦饱含着词人之愁,英雄之泪。某些喜剧会使有心的观众在笑声中情不自禁地掉下热泪。笑和眼泪,就是似乎矛盾却又融合无间的。

创作背景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公元1174年(南宋淳熙元年)初春作的。当时叶衡在建康任江东安抚使,作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叶衡于淳熙元年正月帅建康,此后不久即入京城临安,后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之苦,自伐去也。归涂悄然念之,作此以示同行。
稠塘旧是花千树。曾泛入、溪深误。前度刘郎重唤渡。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
一年一度相思苦。恨不抛人过江去。及至来时春未暮。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举首孤轮不似遥,樽前狂气出云霄。
常娥不惜惜丹桂,欲就高枝挂酒瓢。
未尝顷刻可去酒,无有一日不吟诗。
诗狂克念作酒圣,意态忽如少年时。

迹登海内名山遍,身向天涯绝塞穷。种菜便判迁客老,看花敢望故人同?

玉关生入承优诏,讲幄遥思更竭忠。我昔翰林曾著论,对君悲喜叙愚蒙。

纸帐吹魂,芦帘低额,小眉横碧。微吟掩抑,月落高楼闻篴。

卧空寒、残雪自香,一枝未折春暗识。似盈盈碎玉,红冰销碎,有情沾臆。

东风旧地,携素手重来,画阑空拍。簪英荐酒,苦为金钗留客。

想西江、缟衣夜还,采珠作泪花下滴。剪苍云,又听栖禽对语成叹息。

发短惭新草,冷客无春,那记花朝过。静日佳山,高楼留饮差可。

看幂历、烟满杨枝,有困雨、黄鹂深坐。声啼破。撩他乱絮,樽前飘堕。

阑衫几著香尘,涴唱吴箫,借渐离筑和。贮酒深肠,空馀愁泪包裹。

奈荡人、帘底微飔,狎病后、醉魂难妥。归去么。扶上画桥灯舸。

丸泥不闭函关路,神功煅来杯斝。色映琉璃,声随哀玉,浅碧嫩黄交射。

流霞欲化。想西伯雍容,葡萄倾泻。紫殿基平,何人收拾夜泉下。

千年又成废寺,早霜钟粥鼓,相伴清暇。土啮花斑,鱼吹浪白,过眼兴亡难话。

谁堪并价,有铜雀荒台,尚留残瓦。且尽深卮,任更阑烛灺。

鶗鴂声声若有闻,楚弦清切忆湘君。愁潘鬓发苍多少,病沈腰肢瘦几分。

芙菊满园秋竞媚,乌鸦投树晚成群。伤心最是东流水,千古无情送夕曛。

忆昔初通贽,鸡盟订自天。姓名虽久识,邑里各相悬。

倾盖衷肠合,分襟梦寐连。奇才骇神各,浮议谤迍邅。

翠羽悲鹦鹉,红颜落杜鹃。瘦因粱肉减,忙为艺文缠。

暑阁朝横膝,寒斋夜耸肩。扇摇倭国纸,被拥日南绵。

宝玉深藏璞,骊珠暗在渊。未逢宣室召,甘向茂陵眠。

经史心俱醉,王公眼尽怜。长庚重孕白,司马复生迁。

踪迹多方到,风波几处全。反躬思寡悔,搔首动追愆。

路口弹长铗,江心补漏船。自缘三岛谪,敢望九霄骞。

雅操坚如石,生辰薄似砖。四时恒旸若,双眼独醒然。

燕寝凝香处,清霜点鬓年。词章夸敏捷,篆籀擅穷研。

梦绕江湖上,身依客旅边。韬光封镜匣,病缓佩弓弦。

孤比悬崖竹,清同出水莲。放歌来树底,舒啸立山巅。

命仆呼声煦,逢人礼貌虔。烟霞成痼疾,笔砚是良田。

到处诗名播,谁家酒债牵。楼船妆雪洞,白马覆红毡。

缨濯沧浪水,茶烹义井泉。土抔挥镪楮,木偶视豪权。

哕哕丹山凤,行行陆地仙。蓬瀛三万里,锦绣几千篇。

厌俗常居寺,谈空惯问禅。善书修殿记,不受卖文钱。

误爱予多幸,相过意每专。时从鸡黍约,共话结交缘。

畏饮杯浮毒,雄谈鼎沸煎。书筒疏未久,讣札报何遄。

仙子形骸蜕,台郎道义坚。敛含依法制,冠履择新鲜。

精爽还乡里,悲愁满市廛。贞妻浑欲死,令女半成颠。

天泣霜华降,风号树影偏。仙班仍入籍,灵性了无眩。

神逐鸾箱下,幡随鹤驾旋。药方真索隐,诗句愈钩玄。

海鸟归华表,门生扫墓阡。沉沉寒食雨,澹澹夕阳烟。

已说登佳境,无劳叹逝川。招魂今日赋,遗事后人传。

正直聪明者,皇天不负贤。

危亭突兀斗城阴,风物苍茫入望沉。
万古东南多壮观,百年豪杰几登临。
夜中日出扶桑近,天外江流滟滪深。
好趁归帆拂天姥,共凭寥廓寄微吟。
况此憔悴州,居人仰煮卤。
煮卤数十年,余者皆贫寠。
我是康庐旧冷官,梦魂今尚忆云端。
山将草色到天碧,泉带松声出谷寒。
仙观几年留鹤隐,古潭有日起龙蟠。
中君肯着诗料理,乞我蛮笺半幅看。
名花无影迹,寒气日凄凉。人间千万树,歇芬芳。紫微宫女,仙驭降霓裳。名在仙班簿,不属尘凡,洞天密锁云窗。
遗珰连宝珥,人世识天香。凝寒承雨露,傲冰霜。凌仙仙子,邂逅水云乡。更约南枝友,游遍江南,共归三岛扶桑。

万里风烟倚瘦藜,湘南曾自一登陴。云崖知在宜山麓,水月传誇古洞奇。

四字丹书无梦见,千峰苍玉有谁诗。门前系马松阴下,鸦背斜阳影屡移。

幂䍥春阴酿晓寒,雨余岚翠扑征鞍。盘旋马踏层云上,淡沱峰如入画看。

村舍炊烟浮碧穗,溪桥乱石激清湍。登临已觉行非易,负重边氓食力难。

劳车发危坂,倦艘失飞湍。
滔滔褦襶子,疾走殊未阑。
鹤仙摆名宦,结庐松江干。
笑拍萍风浮,瞬视草露溥。
图川不愧辋,序谷宁先盘。
门岂俗驾拒,室无哀筝弹。
按行松菊间,澹然有馀观。
莲巢众香聚,浮天百忧宽。
秋光敛洲渚,暮翠笼峰峦。
我来挟良朋,道故盟未寒。
练颜仰孤标,耐久同苍官。
终当役薪水,刀圭却衰残。
小童门外走双壶,知是君家毓掌珠。
前语果然符老蚌,这番不可学乾乌。
且将诗句为君问,还有婆杯惠我无。
莫怪明朝东阁地,要教泥醉索人扶。
最爱荔枝初熟后,人间都在赤城间。
龟鹤与群同寿隽,貂蝉相映半时贤。
藤萝荆棘离离草,枯树无退还不倒。
败叶知他叠几重,不消一阵秋风扫。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