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人来说,在春光明媚时节奉使江南,是一次游历的好机会,况且又可以顺路探亲,一举两得,实乃好事。故这首诗里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缠绵的情调。
一、二两句说明他此行的使命和去向。轺,使者乘坐的车辆。紫泥,古人书信用泥封,泥上加盖印章,皇帝的诏书用紫泥,这里即指诏书。第一句等于说:他是奉朝廷之命去出使的。去的地方是“泽国渺天涯”,是到那遥远的水乡泽国去。
唐代从长安到江西,先走陆路,经商洛,出武关,到襄阳,然后即可乘船,经汉水,下长江。“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三、四句设想他在大江中行船的情景。九派,长江流至九江,分成九道支流,所谓“江到浔阳九派分”(皇甫冉诗句)。春天桃花水发,长江水位很高,看上去好象置身于水的世界一样。“九派春潮满”,虽然不加夸张,但春潮涌动,江水浩渺的景象历历在目。而在这浩瀚无边的水的世界里,一叶孤舟正在暮雨中缓缓飘浮。江面的阔大正衬托出行人的孤单。诗人没有正面抒写自己的别情,而别情已在景中。这一联对仗工整,状物入微。沈德潜说:“著雨则帆重,体物之妙,在一低字。”(《唐诗别裁》卷十一)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上一联是从大处着眼,这一联是从细处落笔;上一联侧重于行程,这一联则侧重于玩赏。江南的春光美,江南的春意浓。南朝梁文学家丘迟在代临川王写的《与陈伯之书》里曾这样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以故乡的春色规劝当时为北魏效力的陈伯之归降,而且终于达到了目的。江南春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草深”二句,正是化用了梁朝丘迟的文句,但显得更为流畅明丽。
最后两句说到此行尚可顺道省觐父母,当不致因留连风光而耽误行程。全诗写得轻快流丽,富有生气,乃送别诗中的佳作。
老树万安驿,古井罗真山。玉虬五云车,仙翁此往还。
云踪久不刓,汎景疑可攀。忆昔摛藻頖,题诗揭松关。
抱琴唐昌来,快晴春物妍。截竹倚伶俜,引袂飞褊褼。
历阶一稽首,为我展笑颜。善救无弃物,广度随有缘。
殊庭遥相望,异关非浪传。道士多野朴,山肴亲洁蠲。
披榛为前导,?酒勤款延。墨池鉴寒藻,书台滃非烟。
所著何隐帙,乃忍悭不传。空馀六六峰,可想格笔椽。
最怜覆盂亭,秀出层峦颠。周遭碧霞嶂,莽苍云海连。
酒囤拟泂酌,花坪夐连娟。暝色阻穷探,夜雨得佳眠。
尘缘一相误,凡骨何当仙。云霞岂不恋,简书当趣旋。
神丹夜涧火,青藜洞中天。仙翁如点头,未忍甘弃捐。
人生自作计,北屋连南庄。其间复何有,积粟埋屋梁。
敢村有退士,用意独异常。种菊一万株,规作岁晚粮。
老农与老圃,工勤略相当。春雨茁陈根,柔荑绿于秧。
剪翳披厥颖,叶盛在本昌。啜之付茗椀,聊诳藜苋肠。
秋高饱风露,粲粲枝间黄。使天而雨金,不可以为粮。
此赐何敢慢,再拜然后尝。挼挲不劳咀,迸入牙颊香。
三咽下丹田,字之曰黄粱。其情性具烈,毋以他馈伤。
为尔制颓龄,使尔寿而康。彭泽有公田,秫种半顷强。
正使及秋成,所得亦已凉。奈何不少忍,决去惊鸿翔。
百匝绕东篱,采采不盈筐。高吟发清饿,持此送一觞。
珠玉实其腹,千载有耿光。子亦慕陶者,闭户歌慨慷。
但得三径存,何虑一庄荒。老我饥不死,谁与辟谷方。
作诗聊以赠,一笑为发棠。
梵潮流转界三千,说法松风正炽然。深禁偶看遗鸟影,寂光长自摄龙天。
微寒暗送神灵雨,飞翠遥迷淡沱烟。穿径冲泥有馀兴,聊随佣作策衰年。
有客春来传尺书,书词字字敌琼琚。经时伏枕沉绵甚,异县论交消息疏。
物外高情想三凤,眼中何物当双鱼。遥知小弟凄凉意,骑省归来正望庐。
岩廊深责忝疑丞,位重材轻负宠荣。猾虏七擒输葛亮,奇谋六出愧陈平。
未行礼乐常如歉,欲挂衣冠似不情。何日对君言我志,夜阑秉烛笑谈倾。
朔风班马鸣,边草萋以绿。战士戍龙庭,秋高肥苜蓿。
不见汉家营,但见秦时月。古驿零杨柳,我室已蟋蟀。
代马与越鸟,苦思故林宿。玉门有飞雁,尽唱征人曲。
征人远未归,霜雪寒无衣。君思古离别,岁暮定何依。
野性颇爱山,逢山便欲住。那知此山中,幽胜复无数。
桃花艳春津,鳞鳞踏前路。沈绿注芳池,悠扬滋暖露。
本非无垢人,幸可洗尘雾。石壁奔云泉,聆风俨韶濩。
亭花映人肉,狂吟欲仙去。灵窍覆千钟,贪看忘故步。
秾纤半帘日,流光不肯驻。世俗未能遗,沈吟返三顾。
万绪无端理乱丝,避风镇日卷帘迟。二分春教鹦哥惜,一缕寒先燕子知。
兰露沁香清幻梦,药烟销碧澹愁眉。《楞严经》说堪疗疾,几净窗明相对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