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首联点明出征送别的时间。大唐王朝这次东征平叛,选择在秋气肃杀的时候,正是为了“昭我王师,恭天讨”。这两句暗示唐军乃正义之师,讨伐不义,告捷指日可待。“肃杀”、“白露”勾划出送别时的气氛,使出征者那种庄重严肃的神情跃然纸上。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统治者当垂恤生灵,“偃兵天下”,因此王师不喜战伐,以仁义为本。这里用“慎佳兵”来劝友人要慎重兵事,少杀戮。两句表面歌颂王师,实则规谏崔融,显得委婉含蓄。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五、六两句借表现河北战场的环境,来盛赞唐军的兵威。梁王大军兵多将良,军容整肃,这次东征定能击败叛军,大获全胜。“海气”、“边风”都是带杀气的物象,“侵”、“扫”来表现东征的气势。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末二句进一步以古人的高风节义期许友人,呼应三、四两句。诗人用卢龙塞和麟阁这两个典故是有针对性的。武后临朝称制时,轻启战争。垂拱三年(687),凿山开道,袭击羌、吐蕃,不但造成士卒的痛苦,也给中原和少数民族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眼下,孙、李利用契丹人民的怨恨,大举叛乱,烧杀掳掠,贻害河北人民。因此,陈子昂一方面力主平叛,在诗序中称赞崔融等出征时“酒中乐酣,拔剑起舞”、“气横辽碣,志扫獯戎”的豪气,后来自己也亲随武攸宜出征,参谋帷幕;另一方面,他又反对穷兵黩武,反对将领们为了贪功邀赏,迎得武则天的欢心而扩大战事,希望他们能像田畴那样淡泊明志,以国家大义为重。这两句实际上是希望友人能在这方面做出表率,表现了诗人出语坚决,正气凛然。
全诗质朴自然,写景议论不事雕琢,词句铿锵,撼动人心,正如元方回《瀛奎律髓》评陈子昂的律诗:“天下皆知其能为古诗,一扫南北绮靡,殊不知律诗极佳。”
英雄日已老,颜色难长好。昔为张子房,今作商山皓。
吾将终罗浮,服食惟朱草。何以被四肢,蝴蝶大如箕。
小翅为下裳,大翅为上衣。何以作栖宿,十围笼兖竹。
一节为一房,两节为一屋。何以为俦侣,麻姑与玉女。
作使五色禽,纷纷炼珠黍。何以充羽觞,玄碧酒如浆。
饮之一呼吸,水露皆生香。有友金吾子,家在丰湖埃。
吾令两瀑布,流出桃花蕊。桃蕊是丹砂,君餐兼露华。
复有蝙蝠好,双栖芭蕉花。千年白如雪,红者如朝霞。
赠子白复红,佩之衣带中。能令男女媚,相爱长相同。
白以佩吾子,红以佩昭容。黄帝昔成仙,其术惟房中。
素女为之师,浮丘为之宫。真人在玄牝,出入如虚空。
日月一相摩,光彩成青童。吾慕鲁女生,翩翩骑白龙。
仙成上太华,毛女千人从。君今有窈窕,左右争芙蓉。
我亦容成子,大道在其躬。相将且驻年,紫髓而方瞳。
时来建勋伐,乃追太保公。
多少泪,不惜更沾衣。一片芳心千万绪,子规啼月小楼西。
无语枕频欹。
谁欲借名山,山灵可否间。乾坤俱是借,何岁自应还。
碧树天香带露,朱楼翠袖欹寒。夜深人醉碧阑干。
珑玲影,长是隔帘看。
又见庭前素魄,何堪镜里朱颜。十年一梦此身闲。
西窗悄,诗兴颇相关。
汉殿初呈楚舞时,月台风榭镇相随。如何牛女佳期夕,又待銮舆百子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