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听百舌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离乡万里风土景物都不相同,忽然它一叫感到心惊。

怎么能对着远方的来客,叫着这让人心碎的乡音?

注释

百舌鸟:又叫反舌鸟,《易纬通卦》上说,这种鸟“能反复其口,随百鸟之音”,可见它可以学多种鸟的叫声。百舌于立春之后,即鸣啭不已,诗人多以之入诗。

风烟异:风土景物不同。

赏析

  韦鼎此诗写百舌而能遗貌取神,借百舌之鸣,抒发其客居异地,思念乡国之情。

  第一句“万里风烟异”奇突,意境浑远。“万里风烟”四字,概括出了北方雄阔苍茫的景致特点。这正是一个南方人乍到北方所首先感受到的。“异”宇不仅点出北方与江南的风景差异,也寄托着诗人客居异地产生的故国之思。江南富于山水之美,处处山明水秀,长期生活于南方的诗人乍来北方,自然不习惯北方的荒凉空旷,对江南风景更加怀念,同时,风烟之“异”又引出了下文由百舌之鸣而产生的感触。

  第二句一个“惊”字,紧承上句“异”字,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思念江南风光时的凝神状态。诗人此时正在泛忆不同于万里风烟的江南景色,而百舌的叫声不禁使诗人突然意识到已经是又一个春天来临,此时的江南风光自然会更加秀丽,也更令人怀念。同时也使诗人感到在此异乡滞留的时间已久。久客思归,不得不使诗人闻百舌声而骤感惊心。百舌声是诗人在家乡时听惯了的,如今在异乡又突然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自然更增强了诗人对江南家乡故国的怀念之情。

  诗人的乡国之情当然是由于久客异乡而引起的,但诗人偏不承认,反而埋怨百舌的呜叫声,似乎思恋乡国之情纯粹是由于百舌的鸣叫而勾起的。“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这种对于百舌的指责显然是无理的,但恰恰是这种无理的指责,使我们更加感到诗人思念江南乡国的感情是异常的强烈,以致不能再承受百舌声的搅扰了,因为百舌的叫声只能加强,而不会减轻这种乡国之思所引起的痛苦。

  这首诗绝似唐人绝句,可以看作唐人绝句的先声。由于绝句形式短小,写法上不宜直说,而以含吐不露为贵。“绝句取经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竽乃妙。”(刘熙载《艺概》)此诗正是采用这种反跌法,不将故国之思从正面道出,却借百舌的叫声从反面跌出,让人们从对百舌的指责中去领会诗人那种乡恋之情,故国之思。诗人的这种手法很成功,人们不仅能从中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强烈感情,而且感到诗人的写法翻新,趣味无穷,可以看出诗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种诗体的写法。

创作背景

  韦鼎曾历仕梁、陈、隋三朝,多居显官。祖籍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但早年一直仕宦南朝,故家居江南。陈宣帝太建年间(569—582),曾以廷尉卿聘使北周,在长安滞留多时。此诗即韦鼎滞留长安时所作,具体时间不详。

韦鼎

  韦鼎(515~593)字超盛,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人。梁时,累官至中书侍郎。陈时,官为黄门郎。陈宣帝太建年间,为聘周主使,累官至太府卿。陈亡入隋,授任上仪同三司,除光州刺史。史称韦鼎博通经史,又通阴阳相术,善于逢迎,亦有政绩,现存诗作一首。另有同名后唐诗人。

  猜你喜欢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二十馀年住两京,蓬莱阁下预恩荣。衣冠归里何多幸,老傍林泉阅治平。

经烟纬雨碧玲珑,碌碌微躯逐钓翁。虾蟹有缄容括纳,鲲鲸无计可牢笼。

初心未许蔑心得,不佞何惭祝姓同。骨格自知君子器,一时落赚小为功。

海水必自黄河来,桃树还有桃花开。试看万物各依种,安得蕙草生蒿莱。

龙溪吾师继溪子,点也之狂师所喜。自家溪畔有波澜,不用远寻濂洛水。

年年春涨溪拍天,醉我溪头载酒船。一从误落旋涡内,别却溪船三两年。

桥边风月佳,俯仰有馀思。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

三神山上遍题名,知有群仙抗手迎。借取青鸾兼紫凤,倦游归路好骑行。

驱车陟峻阪,牛斃辙亦败。
羊肠虽云险,兹险最奇怪。
千里无爨烟,四顾多障碍。
烟草何茫茫,信是要荒外。
平生尝险阻,已负垂裳戒。
今兹有此行,其又谁怨憝。
上天实为之,於我无可奈。
死生安之命,靡靡咏行迈。
致命为见危,委质复何悔。
我躬即不阅,我后恤不逮。
鹤驾腾空春复秋,淡烟寒日锁林丘。
夕郎自是金门客,莫更临风思远游。

法书分我浣溪笺,属领风花雪月权。俗骨自来医不得,此中清旷恐无缘。

九十韶华,曾费得、几番吟诵。斜阳外、无情杜宇,频频催送。

嫩绿千丛遮去路,飞红万点随宇鞚。是东风、多事接春来,添愁重。

闲却了,壶觞供。消受了,棋枰用。便金针停也,彩毫懒弄。

燕子难传留别意,桃花不醒游仙梦。叹蕉窗、灯烬夜阑时,曙钟动。

常将沆瀣当朝餐,矍铄风神世所难。走马自轻飞鞚远,看花犹剧蹋歌欢。

青葱日长堂前轻,郁烈春芳泽畔兰。欲向仙台占寿纪,不知渤澥几时乾。

两疏谁是见机还,终始君臣似此难。宸翰昭回云汉上,衣冠彷佛画图间。

当时诸老琴尊回,尽是同朝鸳鹭班。风采拜辞云陛下,白云千载在香山。

古人不作见遗书,万事茫茫感慨馀。舂臼灌园空朽腐,鸱夷马革等沟渠。

莫言狂狷非中道,肯信须眉是子虚。行矣归休吾自老,空山蛛网挂檐除。

夜半沙上行,月莹天心明。沙月浩无际,此中离思生。
上天何寥廓,下地何峥嵘。吾道岂已矣,为君倾兕觥。
香凝薇帐春风院,酒涴榴裙夜月楼。
閒把花枝思往事,旧欢都变作新愁。
杨花飘尽。云压绿阴风乍定。帘幕闲垂。弄语千般燕子飞。小楼深静。睡起残妆犹未整。梦不成归。泪滴斑斑金缕衣。

姑苏南去望松陵,才过长亭又短亭。客舫笙歌闻断岸,渔村灯火起寒汀。

归心逐逐云边鸟,行迹漂漂水上萍。闽路三千何日到,推篷吟对晚山青。

列障罗屏合,回泉玉带环。
外容三肘密,中着十洲宽。
天意驱蹲虎,人心见圣蟾。
烦君招旧隐,来此共潺湲。
冤憎会苦,爱别离苦。
钝置瞿昙,一场莽卤。
春景欲饶物,客心独优柔。
藉兹徘徊芳,强起寂寞游。
新愁来易积,旧欢去难收。
步春不得侣,不如步高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