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长夜漫漫,四周寂静如水,风很大,驿站的门紧闭。从梦中惊醒,老鼠正偷看着油灯,寒气也透进了被子。睡不着了,门外已传来马的叫声,已有人早起了。
注释
遥夜:长夜。
驿亭:古时候设在官道旁,方便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中途休息换马的馆舍。
梦破:睡梦被惊醒。窥:在隐僻处偷看。鼠窥灯:谓饥鼠想偷吃灯盏里的豆油。
侵被:透进被窝。
无寐:睡不着。

赏析

  这首词借描写夜宿驿亭苦况诉行旅艰辛。

  远离故乡亲人,置身陌生之处,独宿驿亭之中,其内心不平自不待言。词以“遥夜”开头,即表现出流放之人身虽憩而心未稳,一夜辗转无眠觉得夜色太深、夜程太久的特有感受。 “沉沉如水”的比喻,别有深意。时当深秋,水已寒凉,以夜沉如水为喻,透出词人内心的寒凉疲惫之感。接下一句,交待夜里凉意来源:原来的阵阵秋风借着夜色不断袭来,虽然驿亭的门已经紧闭,却仍然挡不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寒意。欧阳修有著名的《秋声赋》其状秋声云:“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遭受贬谪,远离故土的作者,对深秋夜风的感受,当然比欧阳修更加敏感,其悲感也必然更加深重。欧阳修在夜读之时,闻声而惊心,继而起赏玩之兴,而作者却对这透骨寒冷的秋风,躲之惟恐不及,将驿亭的门闭了又闭,层层阻障,无非是想少受寒凉,暂时获得心灵的安宁与乎静。这两句写景,看似平实,实际上是字字含情,句句见意,真个是羁愁满纸。

  接下两句,写梦醒之后的所见所感。一人在外,当然免不了乡思人梦,而且看来词人还是做了一个好梦,所以从梦中惊醒之后,他觉得那份美好的幻想,被残酷的现实给击破了。回到现实之中的词人所看到的,是如豆的油灯,饥饿的老鼠。 “鼠窥灯”的意象,既写环境之静,又写出了环境的寒凉冷清:惯于隐藏在暗处的饥鼠,竟至大胆地窥视起油灯来,可见已经是好久没有任何人声动静了。沉沉如水的夜幕之中,一点如星的灯火,是那么的飘忽不定。以一点暖色调,反衬整个环境的冷色调,冷暖对比,使整个环境更显清冷寒凉,“霜送晓寒侵被”,既可以说是梦破之后的词人,切身所感,也可以说是他看到这样一组景象之后,心生的凉意。

  最后一句,写“梦破”直到天明的所感所闻。由于秋寒袭人,加以思绪难平,词人再也睡不着了,两个“无寐”,正是他归梦难成,夜阑无绪,欲眠不能,欲怨无由的心理写照,使人仿佛觉得是词人在万般无奈之时脱口而出的怨语。“门外马嘶人起”,终于,一片人声马嘶,打破了沉沉夜幕,无寐的词人也可以暂时抛开那秋夜的寒意,那紊乱的心绪了。但是,一个白昼之后,不又得回到那沉沉如水的遥夜当中,品味那似乎永远品不完的离愁凄凉

  词中抒发的是一种悲苦的离情,而词的用韵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水”、“闭”、“被”、“寐”、“起”等韵脚,都不是响韵而是哑韵。可以想像,这首词演唱时细而低而哑的发声吐字与拍点结合在一起时,所造成的幽咽滞涩之感,会给听众留下什么样的效果。词在当时并非纯粹的案头文学,而是通过演唱传布于大众口耳之间的。所以,一首好词不仅要有优美的意境,鲜明的人物等文学性要求,还应该有表演时声情并茂的要求。

  细味全词,词人高明之处在于善用省净的笔墨(共33字),描绘了一个典型环境──古代简陋的驿馆。鼠之扰闹,霜之送寒,风声阵阵,马嘶人起,如耳闻目睹,俱以白描手法出之。毫无缘饰,不用替代,只坦直说出,却别有一番感人的力量。这是由于词人下笔精到,所写驿馆种种景况,无不蕴含着天涯飘泊的旅思况味,婉曲地传出了郁积于心的人生不平──遭谗受害,屡遭贬谪,岁暮飘零如是。白描手法的运用,不仅要求描写之逼真,尤重在情味之活现,使人读之有一目了然之快意,味之而作深长之联想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抒发谴谪之恨的词。宋绍圣三年丙子(106年),作者自处州再贬,深秋至郴阳道中,他有诗记其事,其中有一首题古寺壁的诗中云:“饥鼠相迫坏壁中”,与此词所写之境颇为近似。又,词人在郴州旅舍有《踏莎行》词,亦与此词心态相似。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猜你喜欢
古树枝柯少,枯来复几春。露根堪系马,空腹定藏人。
蠹节莓苔老,烧痕霹雳新。若当江浦上,行客祭为神。
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
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诗人寂寞欲归耕,为订樵青竹里盟。悔煞五年僧苦行,沾泥絮影尚多情。

舆台却略车不前,寒风皴肌冰在袖。
还家大胜去家时,景物顿回春气候。
宿云坏裂大几留,满放羲轮碾晴昼。
卧石荦确犹润湿,短篱檀栾挺疎瘦。
是处麦畦间青壤,谁家柳阴围碧溜。
前山竞献晓髻浓,后海全民纹縠皱。
妖桃艳杏各趺萼,近树遥林错文绣。
池鱼酣暖泳清浅,山鸟何知语幽茂。
搜诗忽忘路远迩,啅鹊不离车前后。
闲身胜践多龃龉,缓驾幽寻容宿留。
转从净宇寄倦憩,得访老禅闲话旧。
拂除尘壁诗刻在,挽仰岁华春事又。
开单一饭吾易饱,袖手千倡渠大陋。
戴星摩抚防务废,挽袂留连惭意厚。
出处殊科要酬应,气味相投真邂逅。
吾归自竟武城歌,放师道价诸山石。
浮踪散寒星,一夕生无数。
鱼跳翠乍开,沤过青还聚。
微风和影去,急雨连根露。
惆怅别君时,杨花满衣絮。

岂不为同舍,于时愧重名。佳人谁独立,大将尔横行。

病起高诗兴,春光美宦情。悬知思远道,落日蓟门城。

匿泣堂隅看鞫囚,提罂厕坐戴冠猴。谓如溟涬漂心远,几使艰危与命仇。

裂帛纫花腰束素,张囊索䴵面涂髹。阴萝羃野无暄景,凄绝沈魂向九幽。

见说红尘罩九衢。贪名逐利各区区。论得失,问荣枯。争似侬家占五湖。

所得乃清气,世喧难与言。文章蓬巷老,霜雪布袍尊。

万态竟何有,一灵能久存。自家金石响,不必出柴门。

黄幡绣字金铃重,仙人夜语骑青凤。宝树攒攒摇绿枝,海门数点潮头动。

海神罢舞回腰窄,天地有身存不得。谁将练带括秋空,谁将古慨量春雪。

黑鳌戴地几万年,昼夜一身神血乾。升沉不守瞬息事,人间白浪今如此。

白日高高惨不光,冷虹随日萦城隍。城中那得知城外,却疑寒色来何方。

鹿园草长文殊死,狮子随人吼祇树。吴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养甲争如养性,修身争似修心。从来作做到如今。每日劳劳图甚。她把幽微搜索,便将玄理思寻。交君稍悟水中金。不肯荒郊做恁。

山围燕作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遥山倚天翠蛾扫,编地成丸怪天小。方诸药幻茧楮香,咫尺烟云生缥缈。

依岩缚屋若不齐,人家高下清溪西。野桥终日才度马,村店傍午俄闻鸡。

昔年曾过冯公岭,树木萧森葛衣冷。目中览尽千万山,始觉此身凌绝顶。

邮亭夜宿天未明,仆夫惮远催早行。满前好句吟不得,今见此图同此情。

南宋院人专尽局,宫中每进更筹轴。偶蒙一笑便承恩,肯信封疆日将促。

江山万里开画图,妙绝更有元晖无。会须收拾入指掌,掷杖跳入壶公壶。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春风满禅院,师独坐南轩。万化见中尽,始觉静性尊。
我来契平生,目击道自存。与师不动游,游此无迹门。

森森月里栽丹桂,历历天边种白榆。虽未乘槎上霄汉,会须沈网取珊瑚。

婆娑壁间画,手泽犹芳鲜。清夜发光芒,睨视不敢前。

想见落笔时,气足而神全。非徒貌幽花,自写翠袖翩。

每思弃尘务,从君事丹铅。岂期不我顾,倏忽长相捐。

一恸云为愁,梁月藏婵娟。

鄂陵事稀简。

鸾凰翥丹霜,尺鴳抢枯株。知止各翱翔,卑高一何殊。

精卫苦填海,冤愤一何愚。鸤鸠不为巢,亦自有所居。

伟哉衡门士,高卧一束书。曲肱有馀乐,不用长者车。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