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晴空万里,我登上杨柳掩映的高楼,眺望一片芳草绿到天边。劝你不要登上高楼的顶点,因为此时登高怀远,最是伤怀。
堂下的新笋已长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尘土作了燕子筑巢的新泥。此时再怎忍心听那林梢上传来杜鹃的的啼叫呢?
注释
浣(huàn)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碧(bì)四垂:四面青天与远处绿野相接,自高而下,同一碧色。
芳草:意为芳草掩映的归途。
高梯:高楼。暗指登高易动乡情。
燕巢(cháo)泥:落花化为泥土,被燕子衔去筑巢。
林表:林外。
杜鹃(juān):鸟名,其声衷苦,似“不如归去”,勾人乡思

赏析

  上阕首句“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中看似都是景语,实则化用了韩倔《有忆》“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和魏夫人《阮郎归》“夕阳楼处落花飞,晴空碧四垂”的物境和意境,词人看到了渺远而开阔的景物,思乡之情就油然而生。“劝君莫上最高梯”说出了自己思乡的心绪,因为登得愈高,思乡的离愁别恨也就愈加强烈,这里表现了词人怕触动无法排遣的乡情,才不敢凭高眺远,但词人却不予点破,可以说是含而不露,深沉蕴藉。

  下阕首句“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中,词人通过写新笋成竹、落花燕巢这样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思念之情。结合上阕内容,词人把视角从天空原野拉到了眼前的新竹燕巢,一远一近,一大一小,丰富了词的层次感,也在广阔空间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的维度,使词的抒情更加真切、感人。末句是景中情语,而其情过于深切,“忍听林表杜鹃啼”采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盼望回归故里的迫切之情。

  这首写思乡之情的小令从一开始就将愁情包含在了词句之中,全词更显愁思萦绕、不绝如缕,点明所愁的正是乡情,而用典自然,如从己出,也是这首词的重要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宣和二年(1120),周邦彦曾任顺昌知府,这首词或许是这个时期所作。暮春之时,词人登高远望,看到天空中万里无云,地下芳草萋萋,远处的林外又传来杜鹃的啼鸣,触发了词人的惜春伤怀之情,于是写下这首词。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你喜欢
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自有园公紫芝侣,
仍追少傅赤松游。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
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
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君前对舞春风,
百叶桃花树红。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罗袖,罗袖,暗舞春风依旧。遥看歌舞玉楼,
好日新妆坐愁。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
商人少妇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莫虑搜贤僻,征君旧此居。
骀荡清明日,储胥小苑东。舞衫萱草绿,春鬓杏花红。
马辔轻衔雪,车衣弱向风。□愁闻百舌,残睡正朦胧。

身闲书有味,吏傲俗不亲。小窗据物表,扫尽心眼尘。

令尹垂珠玉,敲门唤行春。作意向芳物,吾车曾未巾。

愁阴入病骨,鸠妇声亦嗔。冥冥三日雨,桃李迹已陈。

空馀深枝间,一一青子新。秾芳殿春晚,犹堪慰佳辰。

酴醾晓妆靓,芍药醉脸匀。白萼簪袅袅,风卮倒粼粼。

言当呼短舞,抵掌回双颦。年来得相从,稍觉安沈沦。

岂不挂俗事,察公极清真。眼中醉乡路,风味良独醇。

流光不容玩,尺璧何足珍。漓俗益可厌,愿言勤问津。

眼中烟点小齐州,老我看人作壮游。斜日佗台谋一醉,萧萧落叶满城秋。

流水向人间,向水人亦尔。客心何淡淡,清波正齿齿。

人境两萧然,太清游无始。劳劳车马尘,谁是沧浪子?

财宝俱捐也。忆些潇洒。真修无苟且。调畅,自然舒□。

马回公惹。炉炼丹难舍。功如冶。山侗成清雅。神彩,莫能摹写。

马天高下。

御跸下都门,军麾出塞垣。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
睿曲风云动,边威鼓吹喧。坐帷将阃外,俱是报明恩。

夙有沧洲趣,云扃梦几回。临深疑地尽,望远觉天开。

月涌冰轮出,涛翻雪阵来。无机同海客,鸥鸟莫相猜。

黄发萧萧瘦骨清,每於谈妙见高情。琼浆政欲分丹鼎,霞佩胡为返赤城。

白鹤归来华表在,碧桃开尽玉棺成。师今此去哀难悼,万壑松风共此声。

空阶日晚雨才乾,小婢相随倚画阑。金钗误挂绯桃落,罗袖愁依翠竹寒。

夹坐酣饮押客,擘笺短歌丽人。
此事岂关贵势,只应抛与闲身。

渔翁结屋此江干,绿树阴浓白昼寒。满目云山诗思阔,入钩鱼鲤酒怀宽。

生即不逢春,风霜遍历身。长鸣惟向月,入户暂依人。

旅寄天蝼穴,寒铺落叶茵。客愁正繁剧,漫诉尔酸辛。

六月三日潮接天,江水入河河入田。农夫一片哭声起,可怜辛苦今尽捐。

上田下田深数尺,水势直与官河连。老翁登床急,小妇抱儿泣。

鸡犬屋上啼,马牛冢边立。哀哀疾走鸣县官,万灶炊烟忽无色。

县官为申文,上达大府闻。一日委员十数辈,江南江北何纷纷。

勘灾来,小民喜。官无言,灾已矣。官来岂不恤民艰,直陈恐失大府指。

呜呼勘灾灾不成,县官在旁徒吞声。沿江一千里,民恨不欲生。

送官走且诉,听者难为情。闻说今年仍索租,流离之民胡为乎。

民何辜,天不可呼,况复东窜西走儿寒女饥之穷途。

吁嗟呼!县官不能主,吾民毋怨苦。犹幸父母慈,清俸先分汝。

朝给饼,暮给钱,民之颠连或可补。贤乎贤乎吾明府。

远望钟山一抹烟,秣陵遗址暮云边。暂辞鄂渚刚三日,小别秦淮又十年。

千里江波归后梦,六朝风月劫余天。衰颓再到应难必,细雨篷窗意黯然。

上堂别阿姊,阿姊泪如雨。问弟尔何为,行役苦不已。

久留固无名,简书况有程。姊看随阳雁,汲汲南北征。

商声满天地,如羹亦如沸。阿弟襟袂间,斑斑家国泪。

我泪岂妄挥,人生重乖违。敬告世上人,弟兄莫分飞。

示朴吾姊夫,古之狂猖徒。开编见题字,令我长嗟吁。

种菊复种菊,今年高过屋。更待三五年,金英绚秋谷。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金埒未登嘶若是,
盐车犹驾瘦何惊。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笳鼓起城头,烽烟上戌楼。风旗翻朔雾,霜剑带边秋。

瀚海兵声合,阴山杀气浮。不因横绝漠,何事更封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