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苏州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东出盘门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一阵萧萧细雨改换了阴晴。
绿杨依依白鹭点点,全都各自怡乐欢欣,近处的水远处的山,一处处隐含着深情。
世间万物有盛有衰,凭仗上天旨意施行,叹息我尝尽羁旅愁苦,却被凡夫俗子们看轻。
这无穷美景可惜无缘留住,客船黄昏时竟还匆匆远行。
注释
盘门:苏州城西南门。初名蟠门,后因此地水陆萦回曲折,改称盘门。刮眼明:景物格外美好,使眼界开朗。唐韩愈《过襄城》诗:“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
更:改变。
自得:自己得意舒适。
盛衰:兴盛与衰败。
羁(jī)苦:客居困顿。俗人轻:被世俗之人所看轻。
住:留住。
无穷:一作“无情”。
旅棹(zhào):客船。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光景之作。作品不仅描摹了苏州的明媚风光,也抒发了诗人达观不羁的情怀

  首联总写苏州风光之明媚爽目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江南景物特色:“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这两句是说:行舯东出盘门,一片清雅明媚之色,此刻,刚下过一阵细雨,天也放晴了。不说景物如何明媚,而说“刮眼明”,一个“刮”字的妙用,使人具体感受到大地如洗的新美,爽气得沁人肺腑。

  首联是写总体感受,颔联承此而写具体景物:“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清风徐来,绿柳依依,宛如舞姿婆娑;春水泱泱,白鹭相随,宛如爱侣为伴,以说它们“俱自得”。近水如镜,既照着城头的雉堞、纹关石,又照着绿杨、白鹭和透行舟,好象要把世上的一切美秀都收于一镜之中;远山葱翠,或如玉簪亭亭,或发如鬟髻对起,似与近水媲美,所以说它们的喜爱。这一联不仅上下句对仗,而且是句中对偶(如“绿杨”对“白鹭”、“近水”对“远山”),这就使得韵致更谐美,画面更生动。这一联显然是从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两句化来,而一经点染,则别有韵致。这联诗还可以说是诗中有画,而且色彩鲜明,风光漪旎,生机盎然,韵味无穷。

  处于这样“俱自得”、“皆有情”的环境中,诗人不能不对影自怜而生感慨,于是写出了“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这样语意双关的话。大自然诚然美好,但它既有“盛”,必有“衰”,而这种盛衰又不是主观意志所能主宰得了的,所以说在乎“天意”。“天意在”三字,表面是对造物主而发,实则也是对人世的主宰者而言。这事物的错综颠倒怎能不使人产生“万物盛衰”在“天意”之想。“一身羁苦俗人轻”是对世俗的讽刺。诗人四方漂泊,故曰“羁”;沉沦不僚,不得安闲舒适,故曰“苦”。合观“羁苦”,它兼指羁宦羁旅之苦。世俗之眼,只认荣华富贵,不识道德学问,羁苦之身,白为俗人所轻。诗人被借故劾免之后,曾向欧阳修写信说:“舜钦年将四十,齿摇发苍,才为大理评事。廪禄所人,不足充衣食,性复不能与凶邪之人相就近。今脱去仕籍,非不幸也。”(费衮《梁溪漫志》引)这段话可说是对“一身羁苦”的注脚,也是不畏世欲轻视的自白。

  尾联总收一笔:“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无穷好景”回应上边所写美景;“旅棹”回应“羁苦”,表明临去时对苏州的眷恋之情。钱钟书先生曾指出:宋诗“爱讲道理,发议论;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这一缺陷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尤其是尾联)找到──煞费笔墨议论,而在议论中又缺少形象思维。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前集》中说“苏子美歌行,雄放于圣俞(梅尧臣),轩不羁,如其为人。”其实轩昂不羁的,不只是他和歌行体,像这首律诗,虽以清切闲淡为主,却也散发着俊快不羁之气。诗之佳处,正在于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何年难以确证,有人说系晚年复起为湖州长史时期,途经苏州所作,似乎可通。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猜你喜欢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路极阴溪里,寒生暑气中。
闲云低覆草,片水静涵空。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
雁峰自昔号名州,尔既难辞我莫留。
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
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
国事正殷宜黾勉,明年吾自问归舟。
肠结愁根酒不消,新惊白发长愁苗。
主司傥许题名姓,笔下看成度海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闻道梦云楼外,正小桃花发。
殷勤留取最繁枝,樽前待闲折。准拟乱红深处,化一双蝴蝶。
平湖漠漠来孤艇,远树冥冥见一灯。
翁媪隔篱呼稚子,岂头犹有未收罾。

楼兰勋业竟悠悠,聊作人间汗漫游。半谷云霞丹灶熟,一天雷雨剑池秋。

徜徉药市经旬醉,问讯巢仙数夕留。却过故庐应一叹,岸边犹系采菱舟。

望西山,西山迢递庆霄间。峰辉林彩如堪挹,翠壁丹梯若可攀。

亦有青乌占紫气。还乘白鹤驻红颜。斗极南陲分王气,天骄北漠控胡关。

近接桥陵鼎湖路,太乙勾陈临玉树。遥瞻双阙对氤氛,葱葱郁郁捧瑞云。

润接天河起箕尾,根缠维络镇坤文。长安楼阁中天起,峻极相连近天咫。

金芙蓉开万井中,罨画屏张三素里。龙宫鲸吼晓岚青,凤城鸦宿烟光紫。

雪晴琼岳转分明,日映名都一何绮。雪晴日映风光和,陌上游人积渐多。

相邀帝女柔桑路,其柰王孙芳草何。静婉香车褰翟茀,嫖姚飞盖拥盘陀。

杨柳千条金作线,梨花百叶玉为柯。雕俎华筵分内苑,锦场绣野入平坡。

行行国艳皆桃李,处处尘香尽绮罗。巨灵赑屃应相避,玄囿萧条未许过。

别有青莲千万宇,金榜红墙围净土。锡卓多非汉代名,翚飞各占周原膴。

横玉行香尽贵人,挥金资福皆豪贾。菩提花发六时閒,吉祥风动千铃语。

海昙仙梵日供张,铢衣宝鬘时歌舞。望山竟如何,由来逸兴多。

朝回长挂笏,休沐想鸣珂。三月春将谢,未请游山假。

痼疾在烟霞,俗鞅萦晨夜。闲人真遂爱山情,韦曲天西少送迎。

短屐踏莎占土脉,奚囊探韵赋春晴。岂似神仙限官府,爱山空作望山行。

荒鸡嗥朝暾,揽衣国西门。辞家从军巳四载,欲归未归仍苦奔。

王孙曾遭莲勺困,宣载亦被伐木屯。古人贤圣且如此,今我嵬琐何足论。

行行将何适,四郊尽荆棘。欲留不可留,欲行行不得。

岁月无情日崔隤,头童齿豁心巳灰。中逵抚剑肠欲结,短歌激烈长歌哀。

长歌哀,泪盈把,匪兕匪虎在矌野。结爱同心难尽言,况是悠悠行路者。

疏槐细柳中,凉占一枝风。
蜕出形犹弱,惊飞响未终。
雨来林馆静,日下驿门空。
离管尊前发,凄凉调正同。
凭仗鞋尖与杖头,浮生腐骨总悠悠。
天公尽放狂风雨,不到天都死不休!
这害风,心已破。咄了是非常持课。也无灾,亦无祸。不求不觅,不肯做墨大。大仙唱,真人和。全真堂里无烟火。无忧子,共三个。顿觉清凉,自在逍遥坐。

绿阴清昼。雨茸梅子黄时候。华堂金兽。香润炉烟透。

舞燕回轻袖。歌凤翻新奏。院静人稀,永日迟迟花漏。

一杯为寿。笑捧处自传纤手。钗头花有。瑞草宜男□。

不愿金盈甃。不愿珠盈斗。惟愿董风,岁岁人长久。

云架重楼出郡城,虹梁雅韵仲宣情。越王空置千年迹,
丞相兼扬万古名。过鸟时时冲客会,闲风往往弄江声。
谬将蹇步寻高躅,鱼目骊珠岂继明。

旧俗蚕占拟万霜,儿童犹自赏晴光。乱来锦绣无藏处,那有心情到采桑。

青青原上麦,乌鸢自相逐。我行苦朝饥,蔼然饱春绿。

望云陟高丘,采芳下西麓。念我堂前圃,白华有余馥。

愧彼循陔诗,徙倚回车毂。

年年周孔道何多,谁为缁黄保不磨。却笑纷纷韩孟辈,空言无奈异端何。

江华江月要才情,多病堪怜马长卿。莫向都门折杨柳,帝乡春色不南行。

兵戈乱后老年华,凄绝吾生未有涯。盗贼纵横民病苦,笙歌缭绕夜声哗。

冷吟步月过灯市,闲醉沽春问酒家。尊自处荣穷自困,升平何日暗咨嗟。

篱落萧条野屋贫,荒凉冷日起风尘。
如何树树秾花发,三月城边不见春。

抽红对白艳无馀,一去上林悔厥初。迹逐风尘梦里尽,香消闺阁雨中疏。

仙禽有意羞衔献,野鹿无知任吐茹。何日芳菲仍满眼,娇然一笑积怀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