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作者的一首绝笔词。词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诸将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
封建社会中,封侯显贵历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作者眼中,这一切都只是梦幻一场,所以他此时只一边冷眼旁观,沉醉音乐之中。这一组对比用反差强烈的色调进行描绘,互为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此词借助笛声与歌声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悠长深远的意境中,超然之情蕴含于这不言之中,自有一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吹笛倚楼”用唐赵嘏《长安秋望》诗中的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正切此词写重九登高远望之意。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时光流逝的波涛中。“休休”,算了吧,还有什么可说呢!即使是像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用“戏马台”之典正切重阳宴集之题,而“金络头”,用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既切戏马台之马,又照应开头说封侯的“诸将”。词人受佛老思想的浸润,人生观中有着消极虚无的一面,随着政治上的连遭打击,这种思想时有流露。这里表现的就是这种思想感情,但更为含蓄深婉。
下片遂转而为开朗达观。词人举杯劝酒:“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一作“酒似今秋胜去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是开怀痛饮,莫辜负这大好秋光和杯中酿。以功名之虚无,对美酒之可爱,本于晋人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之语(见《世说新语·仕诞》)。古人咏重九,常由美酒而兼及黄花,作者沿用此法,却又翻出新意。他运用拟人手法,借花自嘲。词人老兴勃发,插花于头,而花却笑他偌大年纪还要簪花自娱。其造语则是脱胎于苏轼的两句诗:“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词人热爱生活的不服老精神跃然纸上,他并不因处境的拂逆和年事的增高而消沉,相反觉得秋光和美酒都与去年不殊,表现出开朗豁达的胸襟。
流光代谢岁应除,天亦无心判菀枯。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
新幡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
北苑今仍在,南宫奈老何。青山解浮动,端为白云多。
文章谁是大方家,早岁英名海内誇。几处作人歌岂弟,陪京典礼际亨嘉。
望中山水诗应助,梦里丘园路不赊。莫道南都清暇甚,召还行见下黄麻。
文翰曾经品玉宸,綵毫摇映泮池春。杏坛化雨赏心远,水暖江清寄兴频。
官近故乡风习熟,堂登大雅广陶甄。诸生谩笑阮囊涩,游咏偏多得句新。
春日公车指帝乡,秋风遗魄滞河阳。慈亲涕泪随年尽,游子关山入梦长。
迟暮靡依怜白发,《式微》无后继青箱。楚些空有《招魂赋》,荆豫无如各一方。
离楚声声送落花,也同闻敌志忘家。官催一鼓乘朝气,农惜三时误岁华。
夜旦有人歌白石,天昏竟日走黄沙。鳞鸿几度传家报,肠断妻孥伏枕哗。
一榻翛然著醉侬,沉沉清夜大槐宫。梦回作恶清气重,枕上不眠归兴浓。
点滴落阶添闷雨,清哀绕壁诉寒虫。计行良未成端绪,何处高楼撞晓钟。
梦寐三十载,仿佛两厓间。浴日惊鲸波,柱天思鳌山。
非高亦非深,所忆殊跻攀。嗟予昔胡尔,正气薄区寰。
形胜存诸夏,忠节垂大闲。世宁无板荡,而独忍间关。
三公耻周粟,十万沈殷顽。向无厓海死,孰令夷腥还。
断霞荒松枯,轻风吊泪潸。归航咽箫鼓,初月灿丝纶。
英英烈丈夫,磊磊济时艰。临流倚长歌,盘器与犯颜。
元阁坐王孙,金笼惭素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