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
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期。
东谿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昨日山中捎信给我,眼下已到耕种时节。
信中怪我还山太迟,山中放友情深意切。
如今独向潭上饮酒,再无兄弟林下相约。
东溪之上想你之时,只能对着鸽鹤闯卧。
注释
高冠潭:在终南山高冠谷内,为岑参隐居之处。舍弟,本家弟。舍,对自己卑幼亲届的谦称。
只今:如今。
遥传:从远处传来。杜陵叟(sǒu):这里指与军参一同隐居的人。杜陵,在长安东南,秦时置杜县,汉宣布陵墓在此地,故称。
怪:责怪,埋怨。
期:约会
东溪:指南冠谷中的溪水,代指诗隐居之处。汝:这里指诗人的弟弟。
鸬鹚(lúcí):鱼鹰,渔人用以捕鱼的鸟。

赏析

  全诗八句可分为两层,都围绕“还”字来写。前四句写还山的原因,后四句设想还山后的情景。

  诗的开头两句说山中带出信来,告诉诗人眼下已是耕种时节。“昨日”,不一定是确指,也可能是前些日子。不说故友捎信而说“山有信”,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同时引出下文“还山”。隐居山中,时而读书,时而就种,魏晋以来一些隐居以求其志的士人们常常以这种方式生活,故信中以“耕种时”相告,催还之意自在其中。次两句紧承前两句,直接点出催还之意。“怪我还山迟”,乃是山中故友即“杜陵叟”“遥传”来的意思,用“遥传”,用“怪”,可见山中故友盼归之切,也看出诗人与他的情谊,故而不可不还。以上四句叙述,说自己当从速还山。

  以下四句写还山后的情景,为诗人的设想。“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期”,“潭上“林下”为高冠潭口的环境,“酌”和“期”为隐居之地的生活内容,说“独”,说“无”,可见诗人别弟还山后的孤独,其中透露出兄弟之间的深情。这两句虽是对别后情景的设想,但诗人也许在以往的山间生活中对此早有体验,因而不忍便与兄弟分别,“还山迟”的原因也许主要在于此。诗的最后两句仍设想还山后思念弟弟时的情景。“忆汝处”的“处”字,有彼时彼地之意。当诗人还山后想起弟弟的时候,既不能与弟弟同去潭边饮酒,又不能与弟弟携手林下同游,只能“闲卧对鸬鹚”,难以排遣的思念,难以割舍的留恋即在这一生活细节中含蓄地表现出来,不忍分别之情也就在其中了。也有人以为这后四句是转述杜陵叟的话,说杜陵里独处山间,如何思念诗人,如果这样理解,那么此篇便主要是写“杜陵叟”,似与别弟的意义不合。

  这首诗写得极为平淡自然,很适于表达山问闲居情趣。而平淡自然中义含不尽之情。诗的前半写不得不归,后半写不忍便归,把故友之情、兄弟之情都表现得很含蓄,很真切。

创作背景

  天宝三载(744),岑参应试及第,授官为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曾作《初授官题高冠草堂》以记其事。在这以前,诗人曾隐居终南山的高冠潭,时于长安与山间往还。这也是当时一些隐居以求官的士人常有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即为诗人自长安还终南山隐居之处,告别自己弟弟时所作。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烧得硫黄漫学仙,未胜长付酒家钱。
窦常不吃齐推乐,却在人间八十年。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迅商呼不来,午汗如翻浆。
道人空万缘,解后赞公房。
虚室千世界,圆满一钵囊。
碧云护兜率,白日照普光。
萧萧芦苇中,着此清净坊。
鉴师从西来,一喝登慈航。
唾手举慧刃,斫断烦恼韁。
邀我供煮饼,心地陡清凉。
官焙破苍璧,桃笙涨寒江。
从师问究竟,室西照残阳。

慰我兼贫病,怜卿隐笑啼。小来辛苦怨流离。已是十年乡信阻兰溪。

别母情怀恶,将雏气力微。锁心凭寄大江西,梦里五更霜月熨朝衣。

花落闲园杜宇飞,半溪流水映柴扉。茅檐寂寂云来暝,苔径苍苍客到稀。

洞口青猿啼近榻,林间驯鹿息尘机。长安年少多缨冕,不似山中薜荔衣。

旧直东华省,西行扈从劳。供随周日膳,赐有汉宫袍。

荐熟调陪俎,分麾傍建櫜。官推三署长,家出五陵豪。

鼓吏名偏起,铙歌曲自高。扬旗归辇毂,腾吹下林皋。

岂谓颜光禄,能寻谢法曹。双童装韎韐,一骑入蓬蒿。

握管题新句,挥觥醉浊醪。知君工奏赋,游幸待王褒。

上沽头与下沽头,上下沽头惯覆舟。昨日使君临堰上,沽头上下是安流。

得遂莼鲈愿,言从汗漫游。衣冠犹白社,楼阁即丹邱。

万井虹初霁,千峰翠欲流。忘形随杖履,天地一虚舟。

好闲早成性,果此谐宿诺。今日漆园游,还同庄叟乐。

巡官畏虎盛前呵,惊动燕山萨照磨。剪烛对床诗未稳,从渠醉尉问谁何。

此禽轻巧少同伦,我听长疑舌满身。星未没河先报晓,
柳犹粘雪便迎春。频嫌海燕巢难定,却讶林莺语不真。
莫倚春风便多事,玉楼还有晏眠人。

因山见水,见水忘山。山水俱忘,理归何所。

三衢正对福星时,喜得君侯妙抚绥。甲士散教耕垄亩,
书生闲许从旌旗。条章最是贫家喜,禾黍仍防别郡饥。
昨日中官说天意,即飞丹诏立新碑。

眉痕深浅春山翠。罗衣叶叶云垂地。故故妒青叶。画笼鹦语多。

彩云何处去。碧海沈沈雾。桂楫木兰舟。风波千里愁。

赤帝西走入咸阳,威加海内诸侯王。丐丐数岁苦未定,萧何制作开天阊。

前殿武库连云起,东阙北阙遥相望。胡桃油湿鸳鸯瓦,郁金香薰玳瑁梁。

瓦文曰汉并天下,不存戒慎徒矜张。帝赫斯怒嗔过度,大臣奏对词牵彊。

天子重威示壮丽,土阶在昔闻陶唐。亡令后世复加此,子孙藉口称高皇。

遂使济南公玉带,编蒲割黍图明堂。君不见秦并六国营阿房,二世亲降枳道旁。

可怜丞相收图籍,但效昆吾作未央。

躬行盛德基王化,密赞成谋授帝图。福及万方天所相,祛邪何假佩灵符。

万里长江,泻不尽、一天秋色。终古是、云沉日落,贝宫鳞阙。

白雁飞边山向背,黑鼍鸣处帆欹侧。叹投鞭、勇略系丝谋,都销歇。

龙虎散,精灵灭。水天话,推篷说。问滔滔是否,旧英雄血。

湖海一襟馀破帽,山河两戒空明月。暗濛濛、望里古台城,形残缺。

入宫未尽妒,君怎禁蛾眉。玉米田荒否,巫招魂返么。

文章诗变骚,祠宇薛依萝。弟子些仍昨,尹兰今若何。

万苦萦心不可论,又看秋色满郊原。孤云逝水归何处,落月啼乌正绕门。

养乏旨甘空往恨,教存忠孝是深恩。因思昔日门墙下,道义能令士习敦。

小艇乘流驶,桃花水上行。湖连双岸阔,天远一峰晴。

岁月风尘老,江潭性命轻。空嗟髀肉满,况近蜀王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