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注释
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薄,迫近。
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
秋色:一作“春色”。
落晖:落日。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首联,景中含情,景中有人。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幅图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左右徘徊不已,心里默默念着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气氛,“东皋”点明地点,“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态,复杂抑郁。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把作者的心绪交代的一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

  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衬托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多么安逸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但是这些热闹是他们的,诗人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

  尾联,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了,直抒胸臆。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同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文学风习大异其趣。全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二句以抒写情性为主。"东皋",泛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附近的水边高地,借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故而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首先推出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接着,诗人的笔锋又转向动的叙写:"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光线与色彩的调和,远景与近景的搭配,都显得那么白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可是,身临其境的王绩,他的感受远不能象田园诗人那样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有人评曰:"读《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正深得本诗的主旨。

  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以情写景、借景言情的层层深化描写,把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直觉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诗中所蕴含的不尽之意,更使人们长久地咀嚼、回味。全诗语言质直清新,自然流畅,言浅味深,句句有力,为唐诗及后代诗歌语言的创新开辟先路。

创作背景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应该就是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的时候。
王绩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猜你喜欢
何处醉春风,长安西复东。不因俱罢职,岂得此时同。
贳酒宣平里,寻芳下苑中。往来杨柳陌,犹避昔年骢。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幽云怪雨。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秋意满芙蓉,红映小园丛竹。风里凤箫声扬,有新妆明玉。
诗翁相对两悠然,一醉绕黄菊。目尽晚山横处,共修眉争绿。

我著紫绮裘,俯视蓬莱洲。手把八空气,纵身云中游。

当年信道无情价
桃叶尊前论别夜
脸红心绪学梅妆
眉翠工夫如月画

来时醉倒旗亭下
知是阿谁扶上马
忆曾挑尽五更灯
不记临分多少话

楚人固多孱,妄谓秋可悲。宁知河岳间,气俗乐此时。

壮士鸣雕弓,健马嚼枯萁。日驰三百里,榆关赴战期。

阵云压龙庭,杀气摇参旗。炽火燎狐兔,倒泻黄金卮。

勒铭燕然石,千载镇胡儿。安能空山里,冻研哦清诗。

积雨盈我庭,流水入我屋。移床就墙东,岂为避烦溽。

瓶罂互杂遝,出入泥汩汩。我病不得眠,喧呼恼童仆。

弱抱增百忧,端居茧双足。所思室岂远,咫尺限溪谷。

高歌寡酬和,曲罢意转促。窗纸风萧萧,虚檐度鸣竹。

柴门晚当闭,日入坐秉烛。

宦情牢落澹于秋,归兴萧然一钓舟。雨露难忘天地德,江湖还系庙廊忧。

古来兴废非人力,君子行藏与道谋。满目青山天万里,烟波浩荡没轻鸥。

太宰岩岩正拱宸,笑看双凤度东津。冰清爱弟为佳婿,玉立难兄处上宾。

火毓鹊炉香蔼蔼,月穿梅影酒粼粼。主人剩喜机云集,唯祝联镳侍紫宸。

寒云江上渡,去住总超伦。
落尽风鸣叶,窥残月傍人。
下签诸品彻,析难一言中。
映带河山色,孤帆处处新。

芳园草树郁芊绵,雨过千峰紫翠悬。春事祇今看又半,风光莫惜杖头钱。

桃李蕃晴日,江山秀晚春。孤舟多病客,长道未归人。

豪俗竞行乐,倦游慵问津。南山还暮雨,疑有楚台神。

扶桑日上海门东,野绿山红在眼中。流水转龙分别浦,断云如鹤趁归风。

雪色一时开菡龙,秋声五月到梧桐。白头病客乡心折,独愧登楼赋未工。

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
如何乘苦心,矧复值秋晏。
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烂。
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鴈。
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
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筭。
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
颇悦郑生偃,无取白衣宦。
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翫。
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
高台骤登践,清浅时陵乱。
颓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
金石终消毁,丹青暂雕焕。
各勉玄发欢,无贻白首叹。
因歌遂成赋,聊用布亲串。
古郡邻江岭,公庭半薜萝。府僚闲不入,山鸟静偏过。
睥睨临花柳,栏干枕芰荷。麦秋今欲至,君听两岐歌。

精灵原不死,三尺剩琴材。天地红羊劫,江山白雁哀。

孤臣余涕泪,故国久蒿莱。好和竹如意,冬青无数开。

竹屋萧疏簇短篱,解衣归卧碧山陲。人生那易骄贫贱,我辈何当远别离。

关塞草深官路失,江湖天阔雁行迟。重阳风雨愁分手,落絮飞花又一时。

荒戍隐征幰,大风惊乱沙。衣单我与尔,道远客为家。

海国日初暖,梧山桃欲花。高情贪日观,孤兴已天涯。

一自先朝敕守臣,千秋鱼钥锁流尘。
班休禁旅讥诃卒,头白中珰给扫人。
泰畤有基松橡合,寝园无狩鹿麋驯。
只余云气时来往,想忆离宫望幸辰。

闻道随阳雁,年年到此回。瘴云飞不度,炎海客能来。

峰势连衡起,滩声挟雨哀。禅关聊一憩,归路晚钟催。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