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万里写的山溪的组诗。这不仅是一幅幅奇妙的山水画,而且也是作者的行迹图,大抵是从乐平入弋阳,过芙蓉渡,晨炊横塘,午憩马家店,再至松源。
这首诗通过联想抒写思归的情思。开头两句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抒写自己在群山险壑中行旅的离愁别绪。“悲莫悲兮生别离”,何况身处险象环生的苦境之中,更罩上一层大有生离死别的暗色。连子规也被感动得凄声不止地向人啼泣。将子规人格化,更衬出游子孤独悲愁。
思绪起伏,联想居人(妻子)如果听到子规这种凄切哀怨的悲啼,也一定会泪流满面,愁肠百结,摧拉欲断。最后两句虽是以假设口吻置景,实际啼声不能传到妻耳,但它说明作者心早已飞向妻旁。明知妻子“春愁”为自己,却故作曲笔,更表现思家心切。这首诗虽未正面写山溪,但由于以情造境,却可以想象出山溪的形境。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所以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十一月,杨万里以直龙图阁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治所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绍熙三年(1192)八月,改知赣州,不赴,乞祠。《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这组诗第六首中“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与《午憩马家店》中“生衣兼草靸,年例试春风”正相合,既称“年例”(每年如此),可知非绍熙二年事,当作于绍熙三年春,诗人时年六十六岁。他外出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这组诗。本篇收在《江东集》,原为六首,这是第六首,是绍熙三年(1192)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松源、漆公店,当在今皖南山区。
二仪播元气,昼夜靡停机。有生即有死,化工亦何私。
彼狂牵所欲,冥行失康逵。无航思利涉,发此百祸机。
贼人还自贼,扰扰竟何为。
鱼在深渊鸟在山,乾坤无物不相关。野亭日午攴颐坐,闲看云天一鹤还。
系辔邮亭日易阴,离觞已彻复重斟。情知马首行难绾,语到蛾眉恨不禁。
极浦天高春岭断,临漳水合暮云深。赠君一笥回文锦,不尽悠悠此日心。
十亩芳园傍水涯,药阑莎径抱山斜。绿瓷小瓮携春酒,乌角高巾对玉花。
漠漠暗香留月色,萧萧白发醉年华。如何甫里天随宅,却是西湖处士家。
我闻神仙之国伐毛兼洗髓,远在西海西边蓬莱之弱水。
我生有梦不可到,髣髴君家画图里。溪流冷浸玻瓈天,层峦叠嶂含云烟。
渡头杨柳绿如染,洞口桃花红欲燃。老夫已借过眉杖,来听松泉弄幽响。
云中鸡犬知几家,胡麻已熟雕胡掌。此中此乐何纡馀,赴陇无烦来鹤书。
便欲相从学耕钓,细和山声同水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