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刘公干体五首·其三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胡地寒风裹挟着北方的瑞雪吹越龙山,落到帝都。
皑皑的白雪静静地落积在高台之上,风吹过后,雪花在殿前空中飘动飞舞。
然而洁白的雪啊,在春天的阳光下也无处躲避。
春天本是桃李争研斗艳之时,哪有冰清玉洁的白雪容身之处呢?
注释
龙山:即逴龙山,古代传说中北方的一座冰山。
龙山,即逴龙山,因地处极北,天气严寒。鲍照有“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之句。后遂用为咏雪之典。
君:国君。
瑶台:指巍峨而洁白的宫殿。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
兹:这个。
晨:清晨。

赏析

  该诗以北国皎洁的冬雪自喻。全诗八句,四句为一节,而一节中的每两句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从结构看,简括而谨严,没有枝蔓,没有铺排,十分凝炼。诗意也极醒豁,一望可知,毫无隐曲;然而层次井然,转折分明。虽属摹仿前人,在鲍照诗集中却是精心刻意之作。

  开头两句写远在北方的雪被胡地寒风吹越龙山(即逴龙山,古代传说中北方的一座冰山),落到帝都所在。三四两句写雪的形象美观动人,“集君瑶台上”写静止的雪,“飞舞两楹前”写动荡的雪,笔意虽平淡朴实,却把雪的丰姿写得十分具体。“君”即国君,“瑶台”字面用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指巍峨而洁白的宫殿。试想,皑皑的白雪静静地落积在高台之上,自然很壮观。《文选》李善注引郑玄《礼记》注云:“两楹之间,人君听治正坐之处。”可见“两楹前”即皇帝的正殿之前。雪花在殿前空中飘动飞舞,景象也很美。这两句虽说是景语,实涵“比”的成分。说详下。

  夫用雪自喻,较易理解。其洁白晶莹,正象征人品的高尚纯洁。北国多雪,本属自然现象;但作者为什么要写它从阴寒幽僻的朔漠吹到帝王的殿堂之上呢?这就隐寓着作者本人的身世之感。鲍照出身于微贱的寒门,想在朝廷上占一席之地是很不容易的;正如雪虽皎洁却来自遥远的荒漠,不可能轻易进入帝王所居之地。所以作者于此诗的第三、四句,特意把下雪的场面安排在以帝王宫殿为背景的地方,这实际上寄托了鲍照希望跻身朝廷、与豪门权贵分享政权的理想,当然其中也不无追名逐势往上爬的庸俗成分。但读者从诗人以雪自喻这一点来体会,至少会感到鲍照虽“心存魏阙”,却还没有低声下气到对权贵豪门摧眉折腰的地步。

  然而这第一节只是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愿望。下面四句突然一个转折,跌入了另一境界。即春日一旦来临,在艳阳天气里,只允许桃李争妍斗胜;而这时的雪,纵使高洁得一无尘滓,也没有容身之地了。此诗好就好在:“艳阳天”和“桃李妍”,原是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一般人心目中,它应该属于值得肯定的良辰美景的范畴;然而作者却把它当作高洁无滓的白雪的对立面。于是这明媚春光。桃李缤纷的场景一下子便成为名利场中趋炎附势的象征,使读者在强烈的对比下竟对绚丽妍美的“艳阳天”产生了庸俗尘下之感。这就是诗人不同凡响的大手笔了。正由于这样的写法,才更加显出豪门权贵的炙手可热,也自然体会到寒士阶层命运的可悲和身世凄凉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鲍照之学刘桢,乃是形神兼备地学,学得有血肉、有筋骨。诗中所体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仍是刘宋时代的鲍照而非建安时代的刘桢。这种摹仿与学习,实际上是由继承而求得发展,而不是照葫芦画瓢的每况愈下。悟彻此理,始可与言诗也已。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你喜欢
今夜征帆何处落,烟村几点人家。莫惊双泪向风斜。渔人西塞曲,商女后庭花。
从此五湖归去好,一杯酒送生涯。多情犹解惜年华。春闺重见处,霜鬓不须嗟。
湘岸初晴淑景迟,风光正是客愁时。幽花暮落骚人浦,
芳草春深帝子祠。往事隔年如过梦,旧游回首谩劳思。
烟波自此扁舟去,小酌文园杳未期。

霜髭病起若相侵,销尽平生未了心。一事关身俱是梦,万缘弹指已非今。

月林清影元无定,山路幽香不可寻。唤取汤休共清夜,静听帘雨写鸣琴。

阳台隔楚水。
春草生黄河。
相思无日夜。
浩荡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
欲见终无因。
遥将一点泪。
远寄如花人。
入门偶藉移韩馥,健者何曾抗董公。
须信阿瞒人物论,但言玄德是英雄。

大鹰昂头小鹰俯,杀气森森动林莽。朔云捲地尘不飞,万里乾坤同一睹。

野风萧萧日将暮,罢猎归来势犹怒。独向林间振羽毛,空山落叶谁能数。

平原纷纷走狐兔,燕雀之辈安敢侮。纵使长饥不附人,须知特立难为伍。

海东青去已多时,塞北赤毛生更稀。郅都城在馀荒草,刘表台高空落晖。

画师好手亦无敌,酒酣健笔疾若飞。霜毫素练出髣髴,金眸玉爪生光辉。

翰林主人负奇骨,虽有搏击无由施。会看竦翮入霄汉,不与凡鸟争雄雌。

素练漠漠风沙黄,画者得母东丹王。圉人牧马山阴口,曾是边头射雕手。

紫骝连钱白鼻騧,蹴沓霜蹄来汉家。岂知物变长安道,人马伤心对秋草。

迩来御里貌青龙,独数天闲飞越峰。

缁尘坐自染,白社偶相寻。俗子惭玄度,名僧即道林。

三生空有偈,五蕴本无心。说法何须难,忘言悟已深。

暑气沉晚树,晴光满遥川。
下马古道侧,濯足清溪边。
胜事乐水石,幽怀托云烟。
还来振衣起,回首徒悒然。

积雨初收四望新,颓云淡日弄晴阴。故园百里梦不到,杜宇一声春又深。

宿蝶乱红浑满地,藏鸦新绿已成林。客中情味君休问,庄舄无聊但越吟。

澄彻北湖水,圆镜莹青铜。客槎星汉天上,隐隐暗朝通。六月浮云落日,十顷增冰积雪,胜绝与谁同。罗袜步新月,翠袖倚凉风。
子韩子,叫虞帝,傲祝融。御风凌雾来去,邂逅此从容。欲问骑驎何处,试举叉鱼故事,惊起碧潭龙。乞我飞霞佩,从子广寒宫。
锦绣洲犹在,熊罴梦已无。
文风齐两蜀,仙迹接三都。
白石从天设,青崖见地图。
荔枝妃子圃,不复曩时输。
金昌西望即天涯,寒满扁舟去路赊。
瓜步沙头莫回首,一江风雪似杨花。

雨馀山径溪萦回,小桥野店相因开。新烟覆屋色掩映,薄日笼树光熹微。

芋魁香软紫姜脆,旋沽美酒添尊罍。不辞馀润湿衣袂,但惜屐齿伤莓苔。

重围亲解贵阳城,手剪蛮奴十万兵。虎子不擒空入穴,豹皮虽死尚留名。

降人轻信悲文伟,烈士无援恨进明。一卷黔书论成败,平反苛论仗邹生。

抚枕意不适,去去复山阿。讵好丘壑美,良难佳会多。

反膺惭局蹐,愿言涤烦苛。微日吐薄曜,停云结层波。

山禽时一语,风草间相摩。迢递眷长陂,容与揭溪沱。

思摇栗里树,目醉温泉酡。琴意送烟影,南山尚嵯峨。

览景肆幽度,抚化生心和。不睹众物理,岂烛微躬瘥。

平昔诗禅友契深,更来人外事幽寻。雨馀涧壑流寒响,岁晏柽杉老翠阴。

袒跣不妨陶令醉,风流多效洛生吟。山翁解榻延清赏,未放前贤胜竹林。

分两须当应两弦,此般法象合天渊。回头问取黄婆看,何必区区待口传。

卢橘垂黄雨满枝,山禽饱啄已多时。
那知岁宴空林里,竹实萧疏凤亦饥。

博山烧沉水,烟烬气不灭。日暮白门前,杨花散成雪。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