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今夜直。羡阿母白发,珠袍一色。称觞蓬阆侧。
有南路豪家,东朝贵客。华驺列戟。向尊前、箜篌醉擘。
倩何人、笑问君家,家本难忘易识。
犹忆。曾陪董相,閒过邹阳,读书骑射。贤哉湛母,截剃亲为置食。
看怀清台畔,夫人城上,无论功名赫奕。只膝前、有子谈天,生儿亦得。
青山雨过行云湿,高者在田低在隰。溪风飘摇正无力,岩峦忽开中壁立。
翠微依稀入空杳,丛林峥嵘石戢戢。山根细路无人行,空庭生苔土花湿。
江南江北定何处,拟欲从人问州邑。载酒疑逢好事来,泛舟恐有渔郎入。
心知图画本虚幻,颇为尘襟豁羁絷。粉墨人间孰与留,乾坤此老何嗟及。
乌台铁冠高屹屹,山亦可动水可激。坐将冰雪洒炎荒,六月高堂风摵摵。
真于剪刻露天机,暗处生明识者稀。春步转迷丝作障,夜游翻讶锦为衣。
曾闻云母分班坐,颇记金莲出殿归。同是玉堂年少客,晚从东壁借馀辉。
涉江见芳草,春华被远岑。薄言采其华,将以贻所钦。
顾念客游子,分符越江浔。江水东南流,波浪阻且深。
凉飙摧百卉,孤芳孰能任。置之在怀袖,无令岁寒侵。
日月忽以遒,馨香纷至今。非君垂末顾,谁能识予心。
曲栏低,深院锁。人晚倦梳裹。恨海茫茫,已觉此身堕。
可堪多事青灯,黄昏才到,更添上、影儿一个。
最无那。纵然著意怜卿,卿不解怜我。怎又书窗,依依伴行坐。
算来驱去原难,避时尚易,索掩却、绣帏推卧。
吴带曹衣自转旋。墙边屋角斗婵娟。彩绳浑似舞秋千。
甘作吴宫箕帚妾,羞为巫峡雨云仙。扫开宿雾见青天。
桃李欲开风雨多,花时犹得屡经过。缓听一曲玉连琐,满汎十分金卷荷。
红烛影纱闻唤马,翠罗承袜见凌波。杜陵老矣孤春事,奈此诗愁恼乱何。
久梦罗浮路,今朝信杖藜。泊舟明月见,頫首白云迷。
曲径枯藤绕,奔流乱石低。仙灵肯迟我,踪迹铁桥西。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左右逢其原。”独谓孟子之云尔,非直施于文而已,然亦可托以为作文之本意。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某学文久,数挟此说以自治。始欲书之策而传之人,其试于事者,则有待矣。其为是非耶?未能自定也。执事正人也,不阿其所好者,书杂文十篇献左右,愿赐之教,使之是非有定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