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 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带给人丝丝的凉意。这句写出了诗人在船篷中,却明显感觉到外面的湖影水气带给自己的凉意。 后面两句说月光被摇碎,让人心酸不已。对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理想,或者思念。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
夏夜中的凉爽是令人感到舒服的,这时诗人走出船篷来“寻凉”了:“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诗人见到的是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粼粼的波光清寒侵人。闻到的是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感到的是微风拂面,夜露湿润。短短两句诗写出了三种感觉,相互作用,“月光”、“风露”、“荷香”,都是使人心生凉意的事物,放在一起,营造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怕的“清凉世界”。“万顷”、“一天”对仗工整,境界空旷悠远。
咄咄临川,能现梦中身,而为说法。邯郸道上,一枕悲歌离合。
青驴黄犬,好妆成、红妻绿妾。等闲看,鬼门关外,何殊洛阳宫阙。
休笑卢生痴绝。算一场春梦,大家收煞。黄梁半甑,炊过几朝年月。
曲终人醒,玳筵前、酒杯犹热。又归来,独眠孤馆,今夜应添白发。
君不见八排山,黄茅萧萧高入天。军寮马箭贼满野,戍兵夜走烧坪下。
阴风吼地时吹角,桂阳城北狼星落。左里先飞校尉书,连山已建中军幕。
大夫白晢微有鬒,司马行军使者车。不妨羊祜常裘带,由来却毂事诗书。
中军策应亲戎马,复领蛮兵号横野。纵金伐鼓羽旗飞,白日欢呼奏凯归。
谁知兵后风尘起,徭落千人向湟水。征戍应含玉箸啼,甲兵未拟银河洗。
大夫下令复专征,玉勒银鞍出郡城。慷慨聊将单骑去,艰难岂惜一身行。
群徭罗拜马前谒,尽遣归农解金甲。八排岭下听铙歌,从此征夫免荷戈。
勒铭思向韩山石,饮马期归桂水波。功成已在班师后,幕府何时方草奏。
男儿本自树功名,志士何曾怀印绶。高节悠悠未策勋,誓将肝胆报明君。
汉家卫霍论功日,令人却忆李将军。
大造生人无虚设,此齿亦在五音列。当其腭锋方少时,编贝一一恣餔歠。
饔飧不曾噬腊愁,称名可匹来嚼铁。忽忽到今六十年,屠门每过空呜咽。
一饱惟求张苍乳,三寸终负张仪舌。吁嗟乎!头童发白犹无伤,耳聋目昏尚可说;
奈此堂堂雍齿侯,无人为汝祝哽噎!持粱{刺/齿}肥著力难,得毋彼天厌饕餮?
西苑群峰结翠鬟,六龙常御五云端。彩毫有客题员峤,金钿何人宿广寒。
花近圣躬烟色艳,桂临仙掌露华漙。宸游至此多真境,岂事箫声引紫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