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西下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江上风浪甚险,由江陵向西,江水曲折北流,夜间南风大作,舟行甚速。自荆门回望荆州,已是夏云重裹,清楚难辨。
人在半世生涯里,千万不可轻视离别,因为尽管我们不愿分离,老天何曾给予成全呢。
家里人写信来嘱咐我要安心在边塞供职,不要惦记。可是我怎能不想到,那挂满蕙兰的家园小径上,再难有共度美好时光的快乐了。
船向东行,前面就是辽阔的洞庭湖了。想到那儿必定是波涛汹涌,湖阔水深,蛟龙恶行,由此倒羡慕杨朱为歧路而悲了。
注释
荆门:州名,楚地,汉为南郡地。唐贞元置县,属江陵府。
一叶:一叶扁舟。
夏云:夏口之云。
险巇(xī):危险。
绝徼(jiào):绝域,极远之边塞
蛟龙:古代传说藏在深水中的动物,能发洪水,兴风作浪。
杨朱泣路岐:意为对杨朱处在陆地多遇岐路表示羡慕,语外寄托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

赏析

  首联“一夕南风一叶危,荆门回望夏云时。”开篇就设置了一种气氛。这里的“一叶”、“一夕”,音韵和谐,给读者以“一”的具象,却说的是整夜不停的江风,整船不休止的担忧和困顿。在汹涌的江波中,人有一种向往安定的心情,此时船行前面不知有何凶险。在旅途的愁绪里,诗人翘首回望,已辨认不清荆州了。回首旧地,最是怅然。这江中的回望,引出了下面无尽的感慨想象

  颔联“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诗人用了个倒句,即把结论提到前面,把前提放在后面,使句意曲折有力,富于深度。可谓“情深意远,玉溪所独”。

  颈联“骨肉书题安绝徽,蕙兰蹊径失佳朝。”在颠簸的小舟上,诗人回首旧地,感叹人生,天意难料,自然亿起自己温暖的家庭。这两句紧扣上两句“轻离别”,句意曲折深婉,耐人寻味。

  尾联“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妓。”因为杨朱遇到歧路,终究是在乎平坦的陆路上。不过,诗人此时不仅仅是失路之感迫于内心,还有一种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的情绪。杨朱泣歧路,虽然前途未卜,尚可选择,而自己此行,只有奔往“险巇”之途,不容半点选择的余地。

  纵观全诗,纪行抒怀,以颔联为中心,先叙风险波恶的江上行舟,回首旧地荆州,慨叹人生离别之苦,把握自身命运之难;进而忆及家室亲人,无限惆怅;最后把眼光投向未来,感到前途艰险,茫然无措。在排遣愁绪的同时,流露出一股自嘲情绪。全诗从头到尾,读来如舟行江中,起伏跌宕,首尾激荡,中间旋回,错落婉曲,体现了诗人独有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唐宣宗即位,史称会昌之政。这导致李德裕以太子少保司东都,李党之人大多被贬逐。给事中郑亚外调为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观察使,诗人被辟入幕掌书记。诗人耳闻目睹,看到会昌旧臣逐一遭贬,愤愤不平,在随郑亚赴任途中又遇险境,深有感触,写下这首诗。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云压高空雁阵低,江城历历草离离。
楼台秋淡玉箫远,帘幕夜寒铜漏迟。
明月鹭鷥菱叶浦,西风蟋蟀豆药篱。
一樽酒尽银河落,犹有残钟出古祠。
忠教传家大府开,苍生久已待盐梅。
我虽潦倒山林下,会听中天紫诏来。
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岩谷谩劳思雨露,
彩云终是逐鹓鸾。尘迷魏阙谩应老,水到吴门叶欲残。
至竟穷途也须达,不能长与世人看。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五代支雷屯,九野皆龙战。
开国如棋枰,皇极何由建。
太祖乘天飞,大发光华旦。
攀公江表来,经纶还如电。
微子入姬周,仓皇救涂炭。
四海乃大同,万里闻薰风。
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
大动未大赏,积庆宜我穷。
李广不封侯,继世多英雄。
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
复有起家孙,一见知千里。
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九。
非有神笔梦,粲粲文何绮。
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
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
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
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
东方兮煌煌,烜于兮晨光。
耳翰音兮三唱,屏羣兮远藏。
揽衣兮起起,危槛兮徙倚。
宁餐华兮学仟,何炙背兮夸美。
众鼾睡兮错莫知,我心恻兮独徘徊。
胡义驭兮不少尼,恐君行兮迫崦嵫。
晞余发兮扶桑,骋余兮阳谷。
习感池兮洗光,伫阊兮开且。
建采旄兮飞黄腾达虹,驾蜿蜒兮八龙。
鸾凤兮前导,灵鸟兮后从。
於微闾兮发轫,景未仄兮帝宫。
及曜灵兮未晏,尚察余兮从容。

寥落荒村灯事赊,蛮奴试巧剪春纱。花枝绰约含轻雾,月色玲珑映绮霞。

取办不徒酬令节,赏心兼是惜年华。如何京国王侯第,一盏中人产十家。

闻住华亭四五年,东风辄为望江船。料应玉貌今衰丑,却诵清诗转妙妍。

地上朋侪馀有几,天涯风雨飒无边。白头垂忆平生事,更寄伤情到海壖。

莫作寻常一尉看,斯人能大所居官。
才高不数麒麟楦,气盛曾排虎豹关。
初筮事人须以直,有心及特莫辞难。
此行有一为君贺,刺史贤如元次山。

俗冗经旬渐次除,溪山似画对幽居。号滩流水回潮后,撼树狂风骤雨初。

林外乍晴斜照见,岩阿欲暝积云馀。晚来共话瓜棚下,汲井评茶兴自如。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儿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秋天拟文学,秋水擅庄蒙。草湿蒹葭露,波卷洞庭风。

便坐翻桑叶,长坂歇兰丛。檐喧犹有燕,陂静未来鸿。

蝉噪闻疑断,池清映似空。刘安悲落木,曹植叹征蓬。

重明岂凝滞,无累在渊冲。随时四序合,应物五情同。

发言形恻隐,睿作挺神功。下材均朽木,何以慕凋虫。

两岸蛩声切,前林笛韵清。乡心与秋思,耿耿梦难成。

瘦骨如山立,临流饮渴虹。谁怜中道弃,苜蓿老秋风。

朝横而夕纵,志本在温饱。敝裘先自愧,何论妻与嫂。

匕首西入秦,生死在眉睫。秦政非齐桓,如何欲生劫?

治国与治军,卧龙岂两事。陈寿亦何知,还问司马懿。

众岳雄分野,九华镇南朝。彩笔凝空远,崔嵬寄青霄。
龙潭古仙府,灵药今不凋。莹为沧海镜,烟霞作荒标。
造化心数奇,性状精气饶。玉树郁玲珑,天籁韵萧寥。
寂寂寻乳窦,兢兢行石桥。通泉漱云母,藉草萦香苕。
我住幽且深,君赏昏复朝。稀逢发清唱,片片霜凌飙。
止水不留前世景,夕阳空照古人心。

高高孤顶雪濛濛,劫外行藏路不通。半夜岭梅消息转,不关春色暗香浓。

久矣诗名著。记常从、屏间纸上,诵君佳句。作客荒乡多岁月,竟乏平生一晤。

恰今日、芜城方遇。把酒看花欢笑极,惜轻帆、又指湘江路。

是魏武,横戈处。

好凭彩笔怀千古。更殊方、有人酬倡,弟兄欢聚。只是尊前新旧雨,添了许多离绪。

君暂住、为君细语。此别虽怜千里外,尚南飞、鸿雁书堪附。

莫更过,衡阳去。

麝沈灰暖瑞烟轻,十二阑干转画屏。翠袖閒调鹦鹉语,牙牌分榜牡丹名。

半垂帘幕因春冷,未放笙歌为宿酲。飐飐流苏风不定,隔墙时送卖花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