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敌帅窥吴越,稳泛楼船舍骑兵。开辟所无颠倒事,可能今日独横行。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贬远归方喜,交深见愈亲。恋诗留两日,醉酒记三人。
竹密梢禁雨,梅高蕊应春。论心元有素,不用再相陈。
岁序匆匆,又是清明时候。野棠花落,小院闲清昼。
芹泥润浦,燕子归来未久。暖烟微雨,似无还有。
抚景伤情,怕近云窗月牖。恨心难诉,郁怀如病酒。
倦思无聊,新句绿笺吟就。东风悄立,暗成消魂。
白草原头日晻暧,田父锄田除野菜。今年春到羁马城,麦花不生菜花生。
野人储无升斗米,户户提筐采春荠。也知煮菜一饱难,伤心且缓须臾死。
城中胥隶何披猖,经过宝马争辉光。白酒黄鸡不敢献,鞭箠嫚骂难遮防。
朝朝县令出厅事,县门仍挂恤民字。上官不复采风谣,许君原是循良吏。
吁嗟呼!野人偷生守蓬麻,但愿满地麦花兼菜花。
生怜楚客降庚寅,争驾飞凫棹水滨。锦缆千寻联雁齿,靴纹万叠蹙鱼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