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陶舟中

缭绕春堤去欲穷,参差烟坞到还通。
依依润柳侵晨雨,细细吹花傍午风。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别处秋泉声,至今犹在耳。何尝梦魂去,不见雪山子。
新月隔林时,千峰翠微里。言忘心更寂,迹灭云自起。
觉来缨上尘,如洗功德水。
紫禁宿初回,清明花乱开。相招直城外,远远上春台。
谏曹将列宿,几处期子玉。深竹与清泉,家家桃李鲜。
折芳行载酒,胜赏随君有。愁疾自无悰,临风一搔首。
俄落盏中如有恋。盏未干时,还见霜娥现。说向翠鬟斟莫浅。殷勤此意应相劝。光景尤宜年少面。千里同看,不与人同怨。席上笑歌身更健。良时只愿长相见。

明朝春琯欲飞葭,腊里重看舞雪斜。笔下百篇非事业,樽前一醉即生涯。

初疑高柳狂吹絮,却伴寒梅好放花。踏冻不辞方驾远,闭门留客更谁家。

文倚马,笔如椽。桂殿早登仙。旧游册府记当年。衮绣合貂蝉。
庆天申,瞻玉座,鹓鹭正陪班。看君稳步过花砖。归院引金莲。

袖里金锤白氎袍,尘埃自古出英豪。胸中愤气蟠不得,一夜虹蜺万丈高。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
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绿。阮郎何事不归来?
懒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

知是他生是此生。药阑花榭见卿卿。似嫌心眼太分明。

料得已难酬宿愿,欲抛争奈转多情。一回私语几回惊。

何岭巍峨欲插天,回头人与白云连。
桃花不点寻常路,从此依稀度九仙。

白鹭江心立,乌龟水底钻。红鸡翡翠竹间攒。四件将来,锅内炼成丹。

五味调和美,重攒信任餐。充盈六腑得宁康。养就真神,跳跃入仙坛。

投老未归,太仓粟、尚教蚕食。家山梦、秋江渔唱,晚风牛笛。别墅流风惭莫继,新亭老泪空成滴。笑当年、君作主人翁,同为客。紫燕泊,犹如昔。青鬓改,难重觅。记携手、同游此处,恍如前日。且更开怀穷乐事,可怜过眼成阵迹。把忧边、忧国许多愁,枧抛掷。
保庇孤根逄圣主,矜修晚节顺天机。
空门自有清凉地,不向红尘议是非。
慷慨发相思。
惆怅恋音徽。
四节竞阑候。
六龙引颓机。
人生随时变。
迁化焉可祈。
百年难必保。
千虑盈怀之。

少留归棹清溪酒,轻送松琴元日风。岸上衣冠纷拜节,行边书剑任飘篷。

群鸡咿喔茅檐午,孤鹤翱翔海气通。笑指吾庐应咫尺,而今不被白云笼。

发愤谁能识史迁,无言我欲效焦然。浮云身世离群雁,逝水光阴下濑船。

旧岁几人思汉腊,寒宵有鹤话尧年。山中甲子今何日,醉读《离骚》独问天。

桂石已无山,松云尚有屋。君还玉照堂,不羡王官谷。

索笑春寻梅,撷芳秋摘菊。离怀托篇什,共向篱根读。

送酒劳白衣,敲诗剪红烛。更偷半日閒,相劝一杯足。

公等文字豪,我惭笔花秃。愿随江月行,扣舷和清曲。

蚁封罅隙地,蛙井咫尺天。
那能致广大,此道谁为传。

凝霜凋兰蕙,白露被荆榛。好恶殊以何,零落同秋旻。

天地无终极,物理难长存。持此有时躯,而怀常苦辛。

始知至人德,乐道在守真。营魂不自慰,毕景岂再晨。

流杯亭上酌,修竹乱溪沄。
暝树烟常合,春山雨不分。
别情依去鸟,客路入重云。
怀旧仍伤远,劳歌夜独闻。
常闻积归思,昨夜又兼秋。乡路京华远,王程江水流。
吴歌喧两岸,楚客醉孤舟。渐觉潮初上,凄然多暮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