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评论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好问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横驰翰墨场”),但也批评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诗风。
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
十事如意八九无,暮年犹喜见子都。那能从公得三绝,但可一身观六如。
黄门飞鞚赐厨珍,翠舞珠歌度十春。今日败垣荒草合,近前那复相君嗔。
飞羽辽河上,移军滦水东。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计,朝看朔漠空。但期常献馘,不敢望彤弓。
帝命台臣镇五戎,豸冠兼带虎符雄。庙堂出入谋谟在,岭海华夷节制通。
揽辔孤城怀旧志,献俘双阙见新功。风霜合遣为霖雨,天下苍生正忆公。
我闻古人言,壮士不病疟。苏君虽孱儒,秉姿亦谔谔;
如何遘斯疾,驰骤苦束缚?一寒更一热,间日息复作。
当其寒生时,如坠冰山壑;遍体皆严威,战兢及手脚;
衣以狐貉裘,犹等绤絺薄。倏焉执热来,炎炎气蒸烁;
如火方燎原,眼星忽错落;请公自入瓮,汗浃始退却。
嗟哉此冰炭,变幻难捉摸。医者各进言,一一诊脉络。
或云非人致,中有鬼作恶。请诵杜陵句,援引何确凿!
我欲调荣卫,阴阳无乖错。由来正胜邪,斯言可一噱。
浮舟寺里木莲开,荐福寺前黄叶堆。输与僧家来往便,渔船才过酒船回。
苍梧月落乌号霜,寒泉幽凝金井床。绮疏光流大星白,梦惊万里长城亡。
女郎报父收囹圄,匍匐将身赎无所。官家圣明如汉主,妾心愧死缇萦女。
井临交衢下通海,海枯衢迁井不改。银瓶同沈意有在,万岁千春露神采。
魂今归来风泠然,思陵无树容啼鹃,先王墓木西湖边。
鹢鹢珍腿,猩猩美唇。醴齐调适,勺药和匀。老商嬉笑,西施解颦。
倦龟若士,翳桑饿人。
万象静中会,何处不移情。随意莳花,叠石点缀总清奇。
君自有琴未理,再说无不鼓,已被古人欺。我向画图里,声听海潮低。
惜古调,抱遗响,莫歔欷。替把焦桐,解取还向绿阴携。
弹到仙禽起舞,按到池鱼出听,何必问钟期。林木渺冥际,群鸟尽飞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