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周遭,环绕的意思。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着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一个还字,意味深长。
李白《苏台览古》有句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谓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只今惟有”四字。刘禹锡此诗也写江月,却并无“只今惟有”的限制词的强调,也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一切都被包含在“旧时月”、“还过”的含蓄语言之中,溶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而诗境更浑厚、深远。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诗人在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写下这首怀古之作,慨叹六朝之兴亡,显然是寓有引古鉴今的现实意义的。江城涛声依旧在,繁华世事不复再。诗人怀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李白《苏台览古》有句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谓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只今惟有”四字。刘禹锡此诗也写江月,却并无“只今惟有”的限制词的强调,也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一切都被包含在“旧时月”、“还过”的含蓄语言之中,溶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而诗境更浑厚、深远。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寄托诗人昔日繁华无处寻觅的感慨,江城涛声依旧在,繁华世事不复再。诗人怀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白居易读了《石头城》一诗,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后来有些金陵怀古诗词受它的影响,化用它的意境词语,恰也成为名篇。如元萨都剌的《念奴娇》中“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彦的《西河》词,更是以通篇化用《石头城》、《乌衣巷》诗意为能事了。
嵚崟一岭晓光寒,胸次乾坤本自宽。高处何妨吞里港,倦时浑欲隐中盘。
攒眉旧市谁安宅,加额残民自拥鞍。慈父母来千载遇,手将平易扫艰难。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月出东陵峰,照见西陵树。何事同心子,山中不相遇。
向来无病学呻吟,色色悲秋夜夜砧。扳柘且求轩后药,操舟姑免项王喑。
王孙一饭且淮肆,弟子三虚谢孔林。朔雪不摧曷旦羽,长随彩凤嚇飞禽。
碧云师著金伽黎,空王殿上龙象随。一夫长跽送古鼎,状若献宝波斯儿。
群缁来观集丈室,中有老夫曾致词。
云是山中旧时物,立诵窾识能无遗。惟有臣寰纪君赐,用显厥考郑伯姬。
文词诘屈错盘诰,字体隐伏蟠蛟螭。苍姬讫录世屡改,不知何代来于斯。
谢家宝树易赵璧,巨构贾与秦城齐。
鼎兮鼎兮什袭去,岁逾数纪今来归。师闻此语重叹息,兵火连年炎九域。
金钟大镛弃路傍,总若沈沙销折戟。珠还合浦独无恙,护持信有天龙力。
摩挲两铉湿烟雾,错落丹砂映金碧。浊水摩尼五色兼,出海珊瑚高一尺。
呜呼羲轩之鼎真可求,禹鼎亦已沦东周。
世所用者非尔俦,或膨豕腹徒包羞。调羹尔无与,覆餗尔不忧。
归来兮归来,北山兮菟裘。汾阴自有为时出,切莫放光惊斗牛。
乍寒乍暖,早雨雨风风,禁烟时候。偶携晚步,见参天古木,绕池新柳。
鱼浪吹香,已是江梅谢后。又谁信、西院一枝,墙角依旧。
扫地花风透。更点缀轩窗,玉兰如绣。灯前朵朵。正横斜未免,十分消瘦。
梦入罗浮,疏影怜他翠袖。有春酒。记明朝、共娱清昼。
巑岏千叠枕长河,土室萧条带绿萝。龙象不来行径没,牛羊归去野烟多。
终怜胜地埋芳草,谁道遗风逐逝波。无限樵歌催落木,高天翘首意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