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上阕写景,景是杭州之景;下阕写人,人是镇杭是官,上下合璧,地灵人杰。
上阕写杭州之景。开头先从大处落笔,以自然界中的烟霞来渲染气氛:大海映着如火的红霞,远山笼着青色的烟雾。境界阔大,设色艳丽。接下来“故都风景繁华地”一句既点出所写之地——杭州,又是一句总的概括,将“繁华”的杭州置于“海红霞,山烟翠”的大背景中,使人觉得杭州就像镶嵌在这幅美丽画面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接下来数句,是对杭州城美丽、繁华的具体描绘。映入读者眼帘的首先是宏伟壮观的城门,城门上望楼高高耸立,画戟尽显威仪。然后词人再以城门为立足点自上而下分写了杭州城内、城外的景色。写城内,主要描绘静态的人文景观。“万井”、“金碧楼台相倚”,只用八个字就写出了杭州城内人烟繁阜,市容严整,建筑华美。写城外,物境人事共同构成画面,动静结合,一气呵成。至此,故都的山光水色,已呈现在眼前。
词的下阕,转笔颂扬镇杭之官的事功人品。下片五十二字, 仅三处用韵,从内容上看,恰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为征战立功, 二为衣锦还乡,三为政绩卓著,并预祝升迁。写得舒徐有致, 雍容闲雅。
此词作为一首投献词,有“贡谀”的成分,但词中所展现的杭州的社会生活图景、自然风光的确是北宋前期“承平气象”的真实写照。再者,从“贡谀”的角度说,上片只是作为背景与陪衬;但若从反映都市生活的角度说,上片正是此词的精华。写景的视角由远及近,自上而下,笔触亦随之由阔大旷远至精细俊美,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谐相映,确是戟永词中极具审美价值的雅词。
芳草丛丛各作窠,无名大抵药苗多。山亭宴罢扶残醉,记看官奴采薄荷。
煇东汎兮,俄彫薄乎西昆。安保厥若华之容,炘不晻晻常留存?
华胥帝曰轩辕,顾眄亿万载下,庞鸿饫恩。涂藻扃牖归浑浑,曷复其顿辔,大荒神州之岸。
吁嗟漫漫,鸡鸣知旦。凤钧调之,天下糺缦。
巴山险阻备尝之,笑读豪篇似抵巇。况是岁华垂尽日,却为贤者独劳时。
寒多未放泉声活,春近先从柳眼知。早晚星轺趣回辔,东园共醉小枝枝。
楚云低,潇潇暮雨,女贞细琐黄花。缡褷寻梦路,群群白蝶,杳杳青霞。
荒祠熏圣画,数弦音小圣琵琶。道著履梅姑,是耶还更非耶。
金华。北规明寸镜,青衣綷䌨,常在谁家。镜妆回半面,残脂零粉去,犹恁夭斜。
丁丁双啄木,趁朝阳禹步枝丫。催画里,仙人挟弹,打了昏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