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癸酉春社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清清的碧波渺远,日光闪耀,柳条随风轻摆,青草茂盛。已经是垂暮老人了,却遇到春色,这种滋味有谁知道呢?竹帘都垂下来,庭院里一片安静,只有我一个人,无聊地看着一对燕子比翼双飞。
害怕寒冷没敢换上春衫,春日到郊外踏青的时候懒于和其他人相随。摆上春天地里的野菜和做熟的山里的野味,农家酿的酒可以随便些。人老了,不敢多喝,没有醉倒在花丛中,花儿没有说话,却笑话我痴。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原为单调,至苏轼始变为双调,共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癸酉: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春社:祭名,祭祀土地,以祈丰收。周代用甲日,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
渺渺:远貌。晖晖:晴明貌。
依依:茂盛的样子。一说轻柔的样子。
离离:分披繁茂貌。
帘箔: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方帘。
踏青:春日郊游。古代踏青节的日期,因地因时而异:一说正月初八,一说二月二,一说三月三。后世多以清明春游为“踏青”。
野蔌(sù):野菜。山敬:野味。锻,同“肴”。
酿:此指酒。

赏析

  词的上片写“老大逢春”的情绪。开拍三句,写春社时节,风和日暖,春光明媚,清波悠远,杨柳依依,青草繁茂。这是芳春景色,生趣盎然,令人振奋。然而词人却恰恰相反,精神并不蓣奋,甚至情绪消沉。原因是:“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逢春”是触媒,“老大”才是根源。此时的词人已是古稀老人,青春已被岁月消磨殆尽,生机活力正被衰老蚕食着,“老大”落寞伤感的情绪,当然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是无法理解的。心境如此,所处的环境又是“竹箔四垂,庭院静,次独处,燕双飞”。竹帘四垂,言与外界隔绝,很少有人来往,故庭院里十分寂静。后两句意从五代翁宏诗“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宫词》)化出,言词人独处其间,只有那忙着筑巢的春燕双双飞出飞进。这里情中写景,以景衬情。用双飞之燕衬独处之人,足见其孤独寂寞;以动衬静,愈见境静,映衬出其心境之落寞凄凉

  下片写人的活动。换头“怯寒未敢试春衣”与上片“老大逢春”相应,丝丝人扣:因“老大”而“怯寒”;因“逢春”尚寒而“未敢试春衣”。这里既写出了年届七十、年迈体衰之老人对节候的切身感受,也暗寓着主人公的情绪低落,真实入情。正因为如此,在春社这个游览踏青的大好时节,这位老人却“踏青时, 懒追随”。一个“懒”字,刻画出老人力不从心、意懒心灰的情态和无可奈何的心情。那么,老人来打发这个“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春社节日的作法是:“野蔌山杀,村酿可从宜”。即是说,只要有点山野风味的酒食就可以了。这里作者强调的是:蔌以“野”、骰以“山”、酿(酒)以“村”为宜。 用字准确,既有聊遣愁怀的一面,也有追求雅趣的一面,疏淡别致。煞拍三句,以描述人的心态作结:“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已经有了野蔌、山骰、村酒,老人本想”酩酊酬佳节”,独坐“花边拚醉”,只是担心“花不语,笑人痴”,而只好作罢。可见作者人老心不老,犹想学少年的情怀。着直表心迹,振起全篇。

  这首词体现词人“惟婉转妩媚为善”的词作主张,景中见情,情中写景,情景交融。写出“老大逢春”的种种心态和微妙的“情绪”,真实生动而富有情趣。在遣词用字上颇具匠心。如开篇连用“渺渺”、“晖晖”、“依依”、“离离”四个叠字句,渲染春光;“野”、“山”、“村”字都移易不得,具见精神。又有频用前人的诗句,化繁为简,意蕴不减。结拍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妙趣横生,余味隽永。

创作背景

  古代春社,一般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其时正当春分前后,是古人春天祭祀社神(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又兼有乡邻会聚宴饮的性质,故颇隆重热烈。癸酉,为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此时词人王炎七十五岁。词人于社日有感而写下了这首词。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猜你喜欢
几见芙蓉并蒂,忽生三秀灵芝。千年老树出孙枝。岩桂秋来满地。
白鹤云间翔舞,绿龟叶上游戏。齐眉偕老更何疑。个里自非尘世。
柳枝却学腰肢袅。好似江东小。春风吹绿上眉峰。秀色欲流不断、眼波融。
檐前月上上花堕。风递余香过。小欢云散已难收。到处冷烟寒雨、为君愁。
督府监军重,清时握节荣。
长云抱汉垒,残月偃边兵。
戍雾渔挝叠,衢风鹤盖平。
不应烦暑路,河朔趁飞觥。
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忆前欢,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
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
水云间,俏无言,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
天易见,见伊难。

初欣綵胜迎春早,已觉鸡人报漏迟。风色结寒犹料峭,天光煦物已融怡。

花气袭人喜欲狂。花前对酒乐非常。美人名字有余香。

粤海炎天才菉蔌,燕京腊月已芬芳。从今休说小南强。

有唐太和年,宫中亦甘露。
曾不如此台,空山自甘霪。

人生长勤,忧与劳分。忧为喜昆,劳乃逸君。忽然时往,四者同群。

不忧身老,忧道不闻。老虽佚我,颓躯惫筋。望道于天,如日如云。

履贞自稿,无为贵道。抱璧自穷,无为贵宝。虽稿日滋,虽穷日澡。

今人弗宜,古哲言好。

桃叶十三龄。掌拓鞋觥,夹衣如雾鬓蝉轻。依约那回曾见过,眉语盈盈。

雁柱整琼筝。唱到离声。便须归去且迟停。杨柳若耶溪上路,春水方生。

三语君为掾,百罹吾厌生。江山共乡思,兰桂敌交情。

黄卷真无负,龙渊恐不平。何当改初服,别约纽荃蘅。

鸬鹚滩头浪花白,百丈拿舟上不得。中流一断去如飞,骨肉相看俱失色。

舟师借问是何断,开头转舵如有神。大呼一声上滩去,烟树微茫收近津。

昨日舟中读群史,宋元末路正如此。得断失断势转殊,天北天南恨未已。

我今全家出颠危,痛定思痛翻成悲。便欲作书献天子,云深山高白日迟。

迎得春来又送归,被他撩乱扑征衣。莫教十字街头种,花到开时四散飞。

共访招提去,轻舟漾晓风。水光云影里,山色酒樽中。

边戍今休卒,吾生免转蓬。兹游惜不与,犹喜一篇同。

傍桥买得小溪船,略举离杯去意悬。
一水夕阳红荡影,数峰晴树碧生烟。
秋声不断云间雁,别恨空长柳外蝉。
后夜他州看明月,定知相忆未成眠。

西风飒飒吹老晴,夕阳欲下寒鸦鸣。荒村烟瞑蟙䘃舞,牧竖倒跨牛背行。

飞鸟随云瞥眼过,卧石蹲虎拦脚横。隔林忽送梵钟响,独立苍茫无限情。

江树溟濛雪暗天,似闻寒雁破昏烟。相思此夜堪乘兴,试问渔翁觅钓船。

十分画独相似,祗有一处谣讹。
佛祖检点不出,从教平地干戈。
古寺崔嵬俯帝城,攀跻渐觉旅愁轻。
楼台寒入三山色,砧杵秋高万户声。
向夕张琴依竹坐,有时待月伴僧行。
从来禅室多心赏,几席无尘梦亦清。

雪晴方欲出,之子适嘉招。寒烧回芳草,新流及断桥。

好游穷楚畦,念乱述吴谣。身世纷多感,全凭一醉消。

龙潭水接阅江流,百里潮连易溯游。枉渚依芦眠塞雁,凉风吹浪起沙鸥。

好携江左三家笔,去写淮南九月秋。闻有韩山祀韩信,为余沽酒酹名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